试论胡锦涛的“和谐型”民生理论

    王晓洁

    【摘要】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民生发展经验,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陆续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思想和策略,形成了“和谐型”的民生理论体系,为民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入研究胡锦涛的“和谐型”民生理论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十六大;和谐型;民生;民生理论

    一、胡锦涛的“和谐型”民生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科学发展理论

    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并不意味着发展可以不计任何代价、通过涸泽而渔获得经济增长。发展要掌握科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平衡发展关系实现的发展才是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科学发展。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当前实现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有效手段,提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党中央带来了民生理论的新发展。随后,党中央对科学发展的相关理论的探索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放到核心位置。

    1、以人为本的民生发展理念。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对“以人为本”进行深入阐述。他指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解决当前面临问题的重要课题。只有察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真正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逐渐提上日程。面对当前的发展机遇,要进一步提高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程度,就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以人为本,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经济增长不能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唯一指标,经济社会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基础上。只有真正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2、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改革开放近30年改善民生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对党的民生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并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民生的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概念,并且指出,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随后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巨大推动力量,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为人民谋福利,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过渡。实践证明,不顾长远利益的片面发展观只能带来短期的效益而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要形成稳定、持续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就必须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改善民生是一项巨大而艰苦的历史任务,在这期间要妥善的处理好各个地域、各个行业、各个部分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通过树立全局意识,协调和缓和社会矛盾,保障改善民生的事业顺利开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党和国家的最终奋斗目标。党中央十分重视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并在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具体部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与本质属性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效手段与措施。众所周知,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从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利益才能真正改善民生,才能真正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采取一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尽管我国一直严格实行着计划生育政策,但不可否认,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只顾当前发展而不顾长远利益的做法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峻,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过度粗放的发展方式使得部分地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乱占滥用现象较为普遍,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增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生态环境理论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的执政兴国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从理论定位看是促进国家发展更加科学合理,从理论定性看是我党全面贯彻落实执政为民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民生问题的高瞻远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务实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坚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真正构建。

    (三)社会建设理论

    改革与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程,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要改革就必然会激化一些矛盾,矛盾并不可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清矛盾,并找到化解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人民收入增长不协调,贫富差距拉大;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增大,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严重;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十六大以来,随着民生理论的深入发展,改善民生的事业持续推进,但是社会建设方面不足也日益凸显。为此,党中央在十七大上首次把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从而提升了发展民生的战略地位,社会建设理论应运而生。

    二、胡锦涛“和谐型”民生理论的时代价值

    首先,“和谐型”民生理论加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拥护者,党中央始终把造福人民、维护人们利益作为执政兴国的目的。而坚持“和谐型”的民生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执政规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表现,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其次,“和谐型”民生理论促进了民生实践的科学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仍然较大。坚持“和谐型”民生理论有助于认清当前的困境和问题,运用科学方法与手段实现科学发展,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从而实现是社会和谐进步。

    最后,“和谐型”抓住了民生重点。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保障。民生改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密不可分,改善民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社会和谐是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重视了民生就获得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手段,抓住社会建设就掌握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法。因此,构建“和谐型”民生理论,必须抓住民生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万泽民.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张俊岭.构建和谐社会重在解决民生问题[J].理论参考,2006,(11).

    [3]苏立言.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J].党建,2007,(9).

    [4]李仕文.民生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诉求[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

    [5]肖冬梅,柳礼泉.试论胡锦涛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J].探索,2010,(6).

    [6]吴素霞. 十六大以来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创新要论[J]. 思想理论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