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

    张頔

    内容摘要:随着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关注到了“德育”和“教育”之间的联系,参照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解读德育教学的渗透教学,并且满足中学学生成长的个体需要。本文建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中学德育教育作了实践教学分析,获得了相关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中学 德育教育 生活化

    一.中学语文德育教育实践教学

    (一)中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基本含义

    中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德育教育的功能,其中语文课程既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又是高考的重点科目,因此,广大师生和学生应当重视语文课的学习。中学语文课程除了完成固定的教学目标外,还有着教书育人的功能,中学语文课程中包含的典故、哲学思想都蕴含着德育思想,语文课堂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对中学学生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所以说。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做好语文德育工作。部编版语文教材形式非常丰富,有文章阅读、诗歌赏析、文言文理解、议论文鉴赏等等。所以说学习好高中语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化课成绩还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学艺术情操。

    (二)中学语文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同学们的行为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同学们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报负,达到育人育己的目的,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也就有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是与人类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方法当然也带有文化传承的特色,所以说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语文文化,学好这门课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多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上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语文课毕竟是一门语言类课程,语言的学习要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能把语言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而是要把语言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着重在于培养人们的说话和写作能力,关键在于各门学科的有效结合。

    二.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普及率

    中学语文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德育知识需要进一步普及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目标,但是实践中,我国各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教学质量高低不齐,长时间以来,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使得德育教育效率大大降低。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德育知识的普及度是非常高的,几乎所有的中学都在开展德育知识教育,而且德育知识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教育水平非常高,通过德育知识教育,在校内外形成了较高的行为意识,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把目光转向遥远的西部就会发现,德育教育的普及度是非常有限的,受制于交通条件、地区经济水平、地区文化程度的制约,当地的教育水平一直不高,德育教育也难以形成。所以说,德育教育东西部发展水平不均是影响德育教育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二)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以提高同学们的应试成绩为核心,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几乎没有,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了很久都没有扭转过来,影响了一代人的发展。学校在每学年给教师们都制定了教学目标,比如,語文老师要把语文成绩提升至一个范围,数学老师要把数学成绩提升至多少分,老师们为了达到预先的教学目标,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而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几乎没有人关心它的存在,还有人认为德育教育都是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没有多大的关系。语文教师只能按照学校的规定开展教学工作,导致教学思想更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其次就是某些语文教师德育教育水平不高,又不主动接受学校的培训,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语文教学,学校对德育教育抓的不严,老师又跟不上德育教育速度,导致德育教育与其他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三.中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学

    (一)提升中学教师文化素养,做好德育教育的第一人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中有许多优秀文化典著和文学经典,比如我们常见的《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等等,这些名著经典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首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在授课之前,老师们都应当细心专研备课,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师只有真正领悟语文文化的精髓所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这种点点滴滴的文化渗透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净化才能使人的行为得到矫正和熏陶,从而真正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师作为优秀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资源应当具备这种素养,应当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生命的底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全面挖掘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所在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造就了许多不朽的名著和经典,这些经典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我们之所以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入语文课堂,其目的就是弘扬我们的先进思想,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所以说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传播古代文化尤为重要。语文教师重在承担起引领世代价值的责任,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把时代的、民族的主流文化价值带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对人的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发展谨慎考虑。部编版语文教材把程序重点作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梯度的对知识进行由浅入深性的教学,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螺旋上升式的认识效果。

    (三)注重学生文化价值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

    我们要重视将传统文化价值与学生的价值观念相结合,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劳动中积淀下来的,在时代的长河中既有各民族的特色又有一脉相承的共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的插入部编版教材中的泰戈尔、孟浩然等人的成长事迹来系统的传播中华文化,还有就是他们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一种人生精神也值得大家学习。用凝聚中华民族人文情感的载体和饱含人文道德情怀的价值因素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最佳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许多积极因素正是语文课堂中所需要的,这两者的结合将会促进语文教学的文化使命。

    (四)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以此适应新时代的教学使命

    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德育为主”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德育的强大实践功能,竭尽全力想学生所想,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使人的心灵得到更好的净化。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们提倡学生教师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交流机会,强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课外交流互动,着重关注书本内容与生活经历的结合、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得到更好的思想解放,寻找合适自己的道路避免迷失人生方向。

    四.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思想途径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传播德育教育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借助互联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传播德育教育内容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可取的方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语文教材内容与多媒体教学方式联系起来,大大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一些德育教育内容可以在网上查找,互联网中的德育教育内容非常广泛,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德育教育思想,还是与时代同步的德育教育思想,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都可以找到,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其次,互联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非常快捷,老师只需要在课前把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好,在课堂上,只需要一快U盘就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不需要人工进行手写。最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传播途径也非常便捷,打开PPT幻灯片,老师只需要动一下鼠标,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不用像以前一样用口语传播,极大的方便了同学们。

    (二)大力开展户外教学,丰富德育教育思想

    想要达到德育教育的最初目标,就要开展广泛的语文教学活动,把德育教育思想融入同学们的脑海中去,语文教师要开辟各种各样的教学渠道,保证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学生的参与度是影响德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如何让学生们参与进来是德育教育实践教学的首要考虑对象,实践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比如,通过赛跑、踢足球等体育活动锻炼学生们的竞争意識,提升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户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同学们的感知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激情,体会到学习的愉悦感,明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升自己,才能追求到更远的人生目标。

    (三)进一步拓宽语文文章的含义

    初中语文经典名著有很多,除了语文课堂中学习到的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名著资料供大家学习,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有黄河颂、一颗小桃树等内容,黄河颂这一篇文章里蕴含着爱国思想,小桃树这一篇课文里有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这些素材都能够发挥德育教育的目的,起到启迪心灵的作用。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深挖语文文章的核心思想,进一步拓宽语文文章的思想内涵,从不同方面对中学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发挥语文文章的应有作用。除了我国古代一些教学思想之外,还有许多国外名著可以供大家阅读,国外很多教材内容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学习外国经典名著也是中学语文的必修内容,中学语文教师要融入文本、感悟语文教学思想,用真实情感讲课,让学生不自觉的接受德育知识的教育,从而实现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五.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培养核心人才的关键,在初中教学所有科目中,语文是与德育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是最恰当的,现阶段由于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德育教育在全社会为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德育教育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借此机会,本文以德育教育为中心,深度剖析了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期望能够促进德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方案[J].王香悦.江苏教育.2017(03)

    [2]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J].许文苏.未来世界.2018(09)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柴门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