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扶贫脱贫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特征

    崔梦圆

    【摘? 要】在党领导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40多年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身努力,经过艰苦奋斗逐步富裕起来,社会扶贫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理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Abstract】In the more than 40 years of history of the Party leading the country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gradually become rich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and arduous struggle, and the cause of so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made achievements that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is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realizing the ideal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關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扶贫脱贫;改革开放

    【Keywords】people-center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duction; reform and opening up

    【中图分类号】D61;F323.8?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1-0134-02

    1 引言

    早在陕北扎根基层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农村的贫困状况就有着“深刻印象”,在主政地方到主持中央工作的实践发展中,扶贫工作一直都是他花费时间最多、耗费精力最大的重要内容[1]。

    2 当前中国扶贫工作的成效

    众所周知,人民的生产和消费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人民的消费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之初,人民的生活还处在一个普遍贫穷的状态,有大约7亿的贫困人口,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我国经济在缓慢发展中陷入低效能和高浪费的困境。因此,解决好社会贫困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国家扶贫标准线也处于逐上升状态。经过数十年扶贫政策的有效推行和大量资金的支持,据统计,在1978-2012年这三十多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97.5%减少至10.2%,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由最初的77039万人降低至9899万人[2],极大地消除了我国众多的贫困人口,解决了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就有了深刻的内涵变化。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在民生领域,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则是最突出的短板。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使我国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重点在乡村的扶贫机制,在扶贫实践之中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3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

    贫困人口作为人民当中的弱势群体,是党和国家必须去救助和扶持的重点对象。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其中的价值归宿就是人民利益至上。

    3.1 发展为了人民是发展的基本准则

    经过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建设发展,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仍存在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新时代扶贫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全体中国人民可以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红利,从而满足自身的精神物质需要。精准扶贫脱贫作为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中央统筹协调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就是为了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只有经济水平提上去,人民才有条件有精力开展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建设,才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有序的新时代中国,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脱贫目标。

    3.2 发展依靠人民是发展的路径选择

    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认识到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依靠人民自觉发展自我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路径选择。当前,我国在开展扶贫脱贫工作时,对于贫困群体务必要做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依靠政府无偿的经济援助和低保政策仅能作为最后的生存手段,对于尚有生产能力的贫困群体必须优先做好扶“志”与扶“智”工作,也就是要激发贫困者的自我觉醒意识,创造学习、劳动和生产的条件,使贫困人员进行自主性的、创造性的生产活动。

    3.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发展的根本遵循

    实现共同富裕绝不是依靠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扶贫工作中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救助、精准扶持,确保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及时的援助,不断提升人民基本的生活条件;二是建立有效的脱贫机制,通过产业、就业、整体迁移等手段开辟贫困人民的收入来源渠道、提升收入水平,防止脱贫后又返贫;三是完善社会资源的分配的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蛋糕”越做越大,社会财富的分配尤要注重公平正义,要在共享观的引导下不断缩小人民收入差距。

    4 从精准扶贫脱贫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特征

    在这个新时代,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工作中实现预定目标,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以实践的方式体现在社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当前炽热的话题。

    4.1 人民利益至上

    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就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特别是要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奔小康,这是当前保障人民利益的重点任务;另一方面,精准扶贫脱贫的提出和實践的主体在人民,在精准扶贫脱贫工程中最重要的是唤醒贫困群体的主体性认识、创新思维,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扶持人民摆脱贫困,将人民利益摆在一切工作的第一位。

    4.2 群众路线实践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的优良传统,党和国家制定的理念方针在实施中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实践方法上必须多听群众的观点和意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脉相连的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精准扶贫脱贫确保“精准”的实现,就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之间,入户见人,以“六个精准”作为基本工作要求,眼睛向下,多听多问,协调好群众利益诉求,在和群众的交流接触中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

    4.3 问题导向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有了新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自我价值实现中更加追求多方面的发展。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要在实际工作中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在当前贫困人口中,有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突发性事故导致家庭陷入贫困的原因,也有因缺土地、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等缺乏生产资料导致贫困的原因,在扶贫工作中找准致贫原因去分类解决贫困问题是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关键。

    4.4 实事求是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实践中的首要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坚持实事就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对于贫困的识别要以事实为根据,而在实际调查中可以发现存在家庭收入在贫困线以上但使残病子女户口分离领取低保金、有子女或养子养女但使父或母户口分离领取低保金等救助不准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资源没有真实利用在贫困人民身上,不符合我国扶贫工作的要求,因此,在精准扶贫的开展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4.5 开放共享发展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根据我国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分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为我国精准扶贫事业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落到实处就是要让人民切实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我国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缩小人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全球视野,中国在世界各国中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承担着消除世界贫困的责任,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大国作用,我国在世界反贫困失业中设立国际基金提向贫困国家提供无息贷款账务、基础设项目支持,还大量引进外国留学生和劳务工作者进行技能培训等。这些都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静止的和区域性的过程,而是融于世界人民之中,以人民为中心永远在实践的路上。

    【参考文献】

    【1】公丕明,公丕宏.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89-96.

    【2】李萍,田世野.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教学与研究,2019(2):5-14.

    【3】刘墨非.精准扶贫脱贫持续发力[J].北京观察,2019(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