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优化

    史倩慧 蔡静

    摘要:本文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教学比重过低”和“学生未建立清晰文化体系”两大主要问题,提出三大对策以期对外汉语教育环境现状有所优化。同时笔者从近年来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四项教学原则,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广大同僚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1-0044-02

    1跨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截至2020年7月,国家汉办数据显示中国拥有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学堂,遍布全区162个国家和地区。跨文化传播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并且这种文化输出方式在中国的国际交往中影响深远,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语言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我国自1950年开始对外汉语教学,让汉语爱好者们通过孔子学院、留学交流等方式逐步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他们既是汉语的学习者,也是跨文化传播的体验者和主动传播者。对外汉语的教学将不断影响他们本人对中国的正确认知,也将辐射更多外国友人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

    经过了几十载的实践和探索,我国从早期的专注语言语法教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成功确立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用以指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学生的教学。张英在《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中总结了“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两个方向的教学思路和分段培养目标[1]。文化因素指的是语音、语法、语义等层面的文化,而文化知识指的是社会交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近些年来,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二语言的教学目标也逐步从“培养语言能力”提升到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此,跨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对外汉语在文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中华文化的教学比重太低

    每一种语言都高度凝练其文化中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单纯对字、词、语法方面进行知识性的传授,是“授人予鱼”的行为。一旦忽视了文化内涵的渗透,学生往往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学习,把交际语言变成了套模板、凭感觉猜,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效果十分缓慢[2]。

    2.2学生未建立清晰的文化体系认知

    以教学材料为主体,以锻炼听、说、读、书写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常常是在学习过程中穿插讲中国文化知识,这种方式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对中华文化的系统性认知。帮学生及时梳理他们对文化体系认知,学会以中国人的语言思路进行交流,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也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应该着力提升的部分。

    3对外汉语教学优化对策

    3.1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方向优化

    对外汉语专业的设立旨在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人才,因此在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上,更应对中华文化系统学习和教学技巧上有所侧重。但目前各大高校在培养方向上依然在向传统中文系看齐,甚至大部分文学类的专业课都进行了合并授课,没有考虑到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和现实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在政策方面,国内以师范类为主的各大高校需从源头抓起,注重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中国文化相关(如:民俗学等)的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而历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培养目标适当放宽。

    3.2以学生为核心选用主体教材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有非常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因此,亚洲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速度和学习进度普遍比西方国家的学生快很多。

    我们在选用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核心,根据他们的母语环境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教学方法[3]。第一类,根据母语编写的教材,从第一语言的角度来启发学生,减小学习难度;第二类,根据学生年龄段设计针对性教材,适合培养系统性的汉语知识,适用于升学、考试等;第三类,根据行业划分,更适用于成人的汉语学习,如商务汉语、法律汉语、医科汉语等门类,实用性极强。

    3.3结合本地特色补充校本教材

    中国地大物博,各省的风土人情都具有地方特色。面对来到我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群体,学校和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定制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带留学生们体验包括但不限于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比如苏绣、制陶、酿酒等),探访文化古迹等活动,形象生动地深入了解饮食习惯、禁忌风俗等。

    老师在带队进行实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进行翻译和讲解所见所闻,尤其是文化古迹的学习。提前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授课后,为学生留下悬念,对实地探访有所期待。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和运用汉语知识。老师还可以结合自己家乡或者自己的见闻,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基本基调,对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有更深的理解[4]。当然,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老师还可以鼓励他们把中华文化和自己的母国文化进行对比,给他们提供汉语表达和实践的平台。

    4教学方法的优化

    语言交际能力是一项综合了社交能力、学习能力、逻辑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直接表现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得体性和灵活性上。所以,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各方面都应有所兼顾。

    4.1包容性原则

    在跨文化传播交流中,对外汉语教师既是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导者,又是他国文化的学习者,理应秉持着客观的心态来看待其他国家文化的,不能对学生祖国的文化随意批评,要以身作则,倡导学生们形成尊崇、包容的文化交流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本着传播科普、分享交流的心态和定位,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思考中国风俗或与之类似的其他国家风俗的差异,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也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真正跨文化的交流。

    4.2差异性原则

    根据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亚洲的学生在母语文化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更为贴近,这对于汉语学习有天然的优势。教学中要更加关注西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充分考虑人文通感,选择恰当的讲解方法,努力赢得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尊重。积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时与暂时跟不上进度的学生沟通,改进教学方式,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3自主性原则

    第二语言的学习都受母语的影响,不同母语的学生一起学习第二语言,本身就是多元的文化碰撞。老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多个文化差异的比较中去,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比如,亲属的称谓差异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传统文化中保留下来的亲属称谓,反映出了父权社会长幼亲属的理念,而英语则是把叔伯舅在英语中都统称为uncle。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谈谈自己母语中的这些亲属称谓,自行讨论得出其中的差异和原因,引起大家自主学习的兴趣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讲授其中的文化内涵,达到主动学习、记忆的目的。

    再比如,大部分汉语爱好者都会有自己的华人偶像,比较常见的就是功夫明星、中国风歌手。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适当地引入一些中国风音乐,还是穿插武术的一些文化知识,相信都能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5]。

    4.4实用性原则

    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其使用规则和社会交际中遵守的文化规约和交流习俗,是语言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联系。学生对于汉语学习成果最终是要落在他们的社会交际之中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实用性出发,有选择的舍弃教材中失效、滞后的一些内容。根据学生汉语水平引入恰当的网络用语,在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学生也因实用的交流效果,对自己学习成果有较高的肯定,形成良性的循环[6]。老师还可以有选择地帮助学生梳理流行词汇蕴藏的文化传统知识,将实用的新知识纳入学生的汉语学习体系之中。

    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教师(Who)通过课程(In which channel)对学生(To whom)进行教学(What),让学生习得第二语言——汉语(With what effects)[7]。也正因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属性,才让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一个极好的跨文化传播途径。我国大力推动汉语国际传播,不只是满足外国友人对于汉语学习需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舉措。我们应积极改进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促进跨文化传播交流,朝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12(6):56-58.

    [2]李小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10(5):155-158.

    [3]王栗蔚.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200.

    [4]张龄中.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原则[J].文史,

    2011,9(26):103-104.

    [5]龙叶,雷英杰.浅谈中文歌曲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22-25.

    [6]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7]矫菲.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对外汉语教学[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0(10):1066-1069.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史倩慧,女,山东青岛人,本科,研究方向:传播学。

    指导老师:蔡静(1978—),女,湖北武汉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