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文言文篇章在中学教材的比例逐步增多,文言文学习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久远且深奥难懂,学生因此怕学、厌学。特别是中考语文加大了文言文考查力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及知识积累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的阅读太难了,课标中所说的“浅易”成为了很多学生难以跨越的鸿沟。
历年来,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显示,文言文教学效率令人担忧。教师教得辛苦、教得无奈,学生学得艰难、学得疲惫,但效率仍很低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有效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为此,我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趣设悬,巧妙引生入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文感兴趣,是教学成功的敲门砖。课前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好导语,创设出与课文相适宜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利用初中生追求颜值的特点,设置了一个关于美男子的悬念:“大家知道齐国的美男子是谁吗?有一个人和齐国的美男子比美,你想知道比美的结果如何吗?”同学们顿时充满了好奇,想要尽快到课文中找寻答案。
教学《出师表》时,我讲了一个韩国片中“出师表青年的故事”(一个能背诵《出师表》的年轻法官的故事),并说,看看我们班有多少个“出师表青年”?这大大激发了学生想要背下《出师表》的欲望,因为他们觉得能把《出师表》背下来是一件很牛的事,能得到别人的仰慕,那节课,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
二、重视诵读,形式方法多样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诵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预习结束后,可听教师范读,注意字音字形及停顿。然后,学生第一遍自读,读准字音、停顿,读顺词语句子。第二遍读,可指名同学分段读,其他同学指出并纠正字音和停顿。最后,全班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畅。
在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后,可由老师或同学说译文,学生读出对应的句子,这是理解性的朗读。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赏析课文后,可借助课文思路或有关问题,读对应的句段。
个人读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方式,如:默读、自由放声朗读;多人读可以和同学分角色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竞赛读、接龙读、师生互助读、提问式的读等。还可以借助表情神态、身体动作帮助朗读。这样反复多次不同形式的读,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课文。
三、文言知识,分门别类积累
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言知识的积累。掌握文言知识是理解课文内容和读懂课外文言文的前提。通常文言知识分为四大类: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詞多义、词类活用。在教学中要重点掌握这四方面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并分类归纳。
除此,有一些特殊句式也需引起注意,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等,这些特殊句式有自己的句式特点,可借助其加以区分。如:判断句一般为“……者…….也”或“…….者也”等;被动句一般为“…….于…….”或“…….见…….于…….”等。
若能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对以上文言知识进行在收集整理和归纳,长此以往,学生对文言知识就会有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认识,也为学生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
四、授之以渔,自主合作探究
要想赏析一篇文言文,需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因此,翻译的环节必不可少。
普通的翻译模式是,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再要求学生把整篇翻译抄写并背下来。这样填鸭式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效果并不好,不仅没有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反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甚至打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要理解文言文,还得从基础做起,还得把翻译任务交给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借助现有资料和以往的文言知识经验自主学习或和同学合作完成翻译。教师只需教给方法,稍加帮助即可。
如:学会借助资源:已有文言知识、书本注释、参考资料、同学互助、询问老师等;教给翻译方法:①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②具体方法:留(保留人名、地名、书名等)、删(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增补省略的成分)、换(用现代词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倒装句语序)、变(变通原文,活译有关文字)。
这样,学生经过自己一句句翻译,印象才最深刻,在翻译过程中,对现有和以往文言字词的运用,也巩固了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理解课外文言文打好了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了课文,会增强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翻译的信心,收获了学习的成就感、能力提升的自豪感。还在合作中增进了同学情谊,培养了合作精神。
五、赏析品味,感悟文言精髓
和现代文一样,每篇文言文都有自己的内容和情感。文言文往往言简意赅甚至微言大义,许多深刻的道理和作者的情感蕴含在精炼的文字之中。因此,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要对文章进行深刻的剖析,方能体悟文章意旨,领会其精髓。文言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浓缩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文言文中,无数古代的能工巧匠、能人志士,他们的智慧和思想熠熠生辉;古人探访的智山智水,古人的闲情雅致,古人的壮志豪情……也许都只能在文言文中去找寻。用学习现代文的方法,梳理文章思路,感悟思想情感,分析写作手法,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得其精髓。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并非无计可施。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转换思维、改变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互动、创建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相信文言文教学终将迎来灿烂的阳光。
作者简介
王蓉,女,48岁,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中学语文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市幸福家家庭研究院“幸福家庭种子师资”中级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