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周立环
摘要:自社会学萌芽以来,至今仅有180多年的历史,在这短暂的发展过程中,却涌现了各具特色的理论流派。其中,由帕森斯创立、默顿发展的结构功能主义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之一。结构功能主义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自然科学日益进步以及古代社会学思想的影响的背景下不断发展起来的,并在20世纪中叶成为社会学中占据主流地位的理论观点,直到现在仍然发挥这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介绍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理论体系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帕森斯、默顿以及他们眼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并解读了现代社会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帕森斯;默顿;结构功能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1-0060-03
一、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对于研究社会理论的学者来说,提起结构功能主义,首先会想到帕森斯。帕森斯是哈佛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始人,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之后一直在努力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在他的诸多著作中,都或多或少的给我们介绍和解释了这一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内涵。帕森斯在1937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这本阐述其理论的重要书籍由于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当时正处于二战时期,人们的视线集中于战争方面,从而忽视了有关社会学理论的书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和平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帕森斯的学术理论才得以发展并崛起。
作为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在帕森斯看来,无论是整个社会行动系统,还是构成社会的小群体、家庭和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具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在其运行中既要求着也发挥着某种特定的功能。(注释)帕森斯把这些具有一般共性的功能要求和功能作用用一种框架的形式概括了出来,这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A-C-I-L框架。
A是适应(Adaptation),强调的是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帕森斯认为系统必然和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既包括环境对系统的限制,也包括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G是目标达成(Coal-attainment),指的是系统自身存在的目标导向,系统本身有能力确定自身的目标,并且能够调动系统内部的力量去实现系统目标。
I是整合(Integration),强调的是为了能使系统发挥出各部分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组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可以开展有效的合作,保证各部分协调一致,进而避免出现系统脱节、系统分离等现象的发生。
L是模式维持或者潜在功能(Latency patternmaintenance),它是指系统内部存在着一些规范,个体一般都是遵循规范来行动,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和连续。社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断现象,但系统本身的运行模式不会因为中断而消失,它会利用自身的某些规范和原则来保存自身的运行模式,处于系统中的个体将会受到这些规范与原则的影响,遵循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从而重新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A-C-I-L框架是帕森斯社会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结构功能主义的论证复杂、概括程度最高的部分。组成该框架的四部分是保持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它们对应了社会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分别是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四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作为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社会系统。
二、默顿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学从微观层面引领到了宏观层面,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获得了美国社会学的主导地位。然而,对美国社会学界来说,一直把直面社会实际问题、参与解决社会现实矛盾作为要旨。帕森斯的理论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至于其实施的可行性仍值得商榷。默顿作为帕森斯的学生,对其理论有着更广泛的了解,然而他也发现并怀疑帕森斯所构建的宏伟蓝图的可行性,并结合社会实际,完善并发展了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创立了更全面、可行性强的中层功能理论。他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之前的功能主义进行了批判和修正。这三个方面是:功能一致性、功能普遍性和功能的不可或缺性。
默顿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关注功能问题,他认为用宏大的理论框架是无法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这种宏观的社会学仅仅描述经验事实,提出很多微观层面的假设,无法有效的解决十分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所以,默顿主张建立一种介于宏观概括和微观描述之间的社会学理论。在默顿看来,结构功能主义分析问题应依赖于理论、方法和资料的结合,但以往的功能主义多倾向于宏观理论解释,而忽视了功能分析的方法。默顿曾指出,要完善社会学的功能分析,就应该确立起社会学定性分析的范式。他认为功能分析的范式可以对社会学家的研究起到指引的作用,并且可以凭借范式评估他们自身的研究成果。他还总结了功能分析的步骤:首先要描述和说明功能分析的事项及其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于这些事项中的结构关系及其带来的客观社会后果,最后评价事项所履行的功能及功能的作用对象。
默顿针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拓展,其对结构功能主义的突出贡献是对“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与负功能”作了进一步区分,显功能是明显的和可预见的活动结果,而潜功能恰恰与之相反,它体现的是隐蔽的和不可预见的活动结果。对社会学家来说,相比于研究可预见的功能,不如探寻那些隐藏的不可预见的功能,这正与社会学的存在作用和意义想契合。社会学除了可以用来描述经验事实外,更重要的是其预测功能,用现有的经验事实去揭示那些存在的却不为人所了解的功能和作用。
功能的区分也可以表现在系统的作用方面,对社会系统的整合有益的功能,默顿称之为正功能;对于那些不利于社会系统的整合、破坏社会系统的则被称之为负功能。功能虽有正、负的区别,但默顿并没有把它作为判定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的唯一标准,还应考虑到该系统的界限和性质。因为对于某个系统具有正功能的因素,对另一个系统可能会产生负功能,反之亦然。
默顿在对功能区分的基础上又探讨了“功能失调”问题,所谓“功能失调”是指某种最初有益于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后来演化过程中变成了有害于这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已经无法调整和控制由它发出的功能。
三、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意在探寻社会良性运行和社会平衡发展的机制,是一种维护型的社会学理论,它强调的往往是“稳定的秩序”。该理论系统的探讨了在一个社会系统内如何保证系统的稳定有序和协调一致,因此,它对于当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在帕森斯看来,个体、群体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个体、群体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反过来为个体、群体的社会化及目标实现提供了保证。总的来看,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内容既包括一般的社会学理论,也包括一些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理论成果对一般社会理论和现代化理论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种学术理论,无论它是微观的理论还是宏大的理论,它都是现实社会的反映,也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所在。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种比较宏大的理论体系,不仅开阔了人类的理论视野,而且对于社会自身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社会整合功能
帕森斯的理论框架中,阐述了系统的整合功能,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整合三个方面的功能。其中,价值整合是整合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价值的一致性使得社会成员保持行动的一致,行动的一致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有序。规范整合类似于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它可以使得系统的规范和价值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从而避免个体与系统的冲突,保持社会的规范和秩序。结构整合强调的是结构之间的优势互补,认为无论是结构内部还是在结构与结构之间都存在功能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单个个体所发挥出的功能,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1+1大于2,这有利于系统的整体运行。
(二)目标导向功能
在帕森斯所建构的社会系统中,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其自身目标的指引。整个系统都有一个总目标,每个子系统也有其自身的目标,子系统的目标是为整个系统的总目标服务的。同时总目标的确立,可以引导个体行为向其靠拢。帕森斯的A-G-I-L框架中突出了目标达成功能的作用,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可以使系统规范和原则内化为个人的内在价值观,使社会成员进入系统本身就具有的运行模式和轨道,从而来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规范约束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顾名思义主要强调的是结构和功能,主张从社会结构人手研究系统的功能,如何保证社会结构稳定有序对于整个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一直试图找寻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平衡点,以达到社会结构的协调一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系统通过自身的规范和原则来引导社会成员按照系统潜在的运行模式和轨道来行动,同时也可以约束那些越轨者。虽然在系统当中也不时伴有僭越系统规范与原则的情况存在,但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模式维持功能,保持其整体的运行模式性质不变。这里的规范与原则类型于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二者都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但却能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与演变
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社会学界一直占据主导学术地位的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社会变动的影响下,结构功能主义开始受到质疑和批判,主要有两大学派:一是以冲突理论为主要代表的宏观社会学派;一是以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为代表的微观社会学派。前者认为帕森斯等人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太过于关注社会的稳定,而忽视了社会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其社会理论应更倾向于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类冲突,如革命、暴力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使得该理论更加适合分析转变过程中的现实社会。后认为结构功能主义过于强调内在结构的作用,而忽视了除了结构以外的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该理论认为应高度重视系统中个体的行为以及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关系,适当调节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社会变动的影响。结构功能主义的衰落不仅有外来理论冲击的原因,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该理论过分相信社会的稳定性,而在美国现实社会中,冲突、斗争不断,这直接反驳了其理论的正确性,也说服不了大家,因此,导致其受到批判而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理论取代了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逐渐占居主导地位。70年代后期,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借鉴了该理论中所强调的综合与概括的精神,然后开始对自身进行新的综合尝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功能主义孕育而生,新功能主义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延续和发展,它是一种理论综合,不仅剔除了结构功能主义里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吸纳了其他理论流派的理论精华,成为近代社会~个重要的理论流派。
结语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重在理论构建,追求理论上的大一统,比较宏观和抽象,不易为人所接受,而默顿眼里的结构功能主义则比较务实和具体,他重视经验的总结,强调知识的积累性和科学的阶段性,因此,他的理论比较易于为人所接受。其实,社会学本身就是一门强调综合性研究的学科,单纯的只针对某一方面的研究缺乏全面性,容易引人诟病,无论是抽象的理论概括还是务实的经验总结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新功能主义正是秉承综合性这一特点,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了的概括和总结,使得结构功能主义具有了更强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