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新的发展要求

王会方+董振华
摘 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和战略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任务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九大精神;主要矛盾;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2-0084-04
改革開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给未来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精准把握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并以此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逻辑基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历经艰苦实践得出的治国方法。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转化的重要论述,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述一经提出,迅速获得了理论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共鸣。这一重要思想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理论武器。②
任何复杂事物中都存在多个矛盾,这些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④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决定着党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党不断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判断的重要保证。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论断,是党中央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对新时代众多复杂矛盾相互关系的甄别、分析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党对国家发展全局新的重大判断。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就需要深刻领会“两个没有变”“两个变”的重大现实。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地位没有变。这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对于指引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过去的社会主要矛盾相比,是矛盾本身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展开。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明人民生活水平在向更高层次提升;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昭示着社会生产力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和未来的历史性变化。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主要表现
解决矛盾的首要前提是充分认识矛盾。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才会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社会存在诸多矛盾,如人民内部矛盾,敌我之间的阶级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党和非党的矛盾,中国和外国的矛盾,等等。但上述矛盾都受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主导和支配,只要把握好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着力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来展开战略布局与生产实践,次要矛盾便会迎刃而解。因此,需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具体表现及其特征。
1.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⑤,这决定了满足人类自身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是社会生产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有饭吃有衣穿,不再满足于有房住有学上,而是想着吃得更好、穿得更美、住得更舒适、行得更便捷,对教育、就业、收入、医疗、消费等方面的需求有更高的标准。社会主义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向前推进”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充分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2.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尚需完善
民主是人民生活在政治领域的反映和要求。法治是实现人民权利的根本保障,没有法治就谈不上民主,更遑论美好生活。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改变而改变。”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转化为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民所遵守。⑧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的要求是一个在层次上由低到高、在范围上由窄到宽、在程序上由粗放到精细的不断提升过程。当前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同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愿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大力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成为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重大战略任务。
3.社会公平正义亟须维护
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正义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人类始终追求的崇高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对于公平正义的诉求更加强烈。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都十分显著。国家发展成果的社会共享水平亟须提升。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一碗水端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果不想端平、不敢端平、不能端平,老百姓就会有意见,就会有怨气,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整体社会关系才能和谐,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4.民众生活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疫病等需求。一旦安全出现问题,轻则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重则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影响安全的因素还比较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这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很大差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摆上重要位置。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⑨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其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⑩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B11。这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5.发展不平衡问题集中显现
当前较为突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质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不平衡。经济领域的发展一马当先、奇迹频现,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虽稳步推进,但与经济领域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一个快、一个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依旧突出。二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仅加剧了人口的自然趋利性流动,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城市病,而且阻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不同社会群体间发展不平衡。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并已影响到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6.发展不充分问题复杂多面
当前,我国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式发展。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已取得切实成效,但是新动能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挑起经济发展的大梁,第二产业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第三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的节奏还较慢。二是全面依法治国还处于强力推进阶段。目前,我国依法治国已取得重大进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依然没有消除。要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建设还需大力推进。三是优质公共服务的共享水平依旧较低。诸如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这些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四是生态环境亟须全面改善。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增强和相关措施落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三、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蕴含的发展新要求
为了从更高层次推动经济社会不断优化发展,就必须全面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着力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就要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深刻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思维。
1.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转化,但这没有改变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保持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才能守护好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一是顺应“变”、促进“变”。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安排适时进行调整变革,以“变”应“变”。二要立足“不变”、坚守“不变”,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夯实经济基础。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一种发展思想,也是一种执政理念,更是新时代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彰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好做实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一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坚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此,要把发展的着力点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二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務,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四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五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针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现实情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党和国家保持兴旺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关键要注重推进绿色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发力点,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推动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筑牢绿色发展的根基,不仅需要注重解决当前突出问题,还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多策并举、标本兼治。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坚持重点和基础两手抓、两手硬,既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又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以综合治理突破难点问题,让保护修复夯实生态基础。二要针对生产和生活双管齐下,既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又倡导绿色消费。以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模式从生产端发力,以绿色节约、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消费端着力,形成彼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三要聚焦保障和引领,既着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又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制度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以绿色发展方式引领经济健康发展,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和活力。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我们要胸怀全局,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注释
①⑨B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52、50页。
②燕爽:《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贡献》,《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1期。
③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2、32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6页。
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
⑦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⑧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求是》2015年第1期。
⑩李太淼:《构建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
责任编辑:翦 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