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李洁峰

    内容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提倡学生进行海量课外阅读已经是一种绝对趋势。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外阅读相当有必要。本文用《幼学启蒙》《爱的教育》等书为例,阐述了笔者是如何运用微信小程序和微信阅读交流群等互联网载体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

    关键词:互联网 课外阅读 指导策略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还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新课标也指出该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40万字。

    2018年9月,我开始接手本校305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这一届的学生比较特殊,刚上一年级就撞上二胎生育大潮,生活、学习环境的“动荡不安”导致本班一二年级语文的阶段性目标基本没法实现。这一班的学生,不喜欢阅读,课外阅读量低,阅读能力较差,尤其是对刚开始接触的作文呈现一片倒的现象……

    经了解,我们305班59位学生的年龄处在8---9岁,正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所以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课外阅读指导有着极大的年龄优势。然而学习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形成的,想要得到提高就必须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科学的、系统方法的指导。

    2018年国庆假期以后,针对本班59位学生的学情和年龄特征,本着好好利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丰富资源和便捷的交流共享方式的目的,以及顺应孩子们热衷网络的爱好,我们开始尝试利用“一起阅读”APP进行阅读打卡。通过家校交流信群邀请学生加入到梅县区丽群小学“一起阅读”APP,全班共有52位学生均加入到了圈子里,其中不乏父母亲都一起加入到阅读圈里了。

    在两个月的实验打卡里,我们根据学校语文教研组制定的三年级上学期读书目录,要求学生每天晚上最少进行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最后完成了五套书的阅读。这五套书,由中外名著相结合,分别是《夏洛的网》、《幼学启蒙丛书》第二辑(共有4本,分别是《舜耕历山》、《龙生九子》、《大禹锁蛟》、《黄帝诞生》)、《鼹鼠的月亮河》、《绿野仙踪》、《爱的教育》。作为指导老师,在互联网环境下,我对他们的阅读指导策略分为了三个阶段:

    一.利用小学中年级学生对互联网的好奇和新鲜劲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APP阅读打卡形式比较丰富,每位学生在完成每天最少半个钟的课外阅读后,可以在“读书笔记”里选择性发阅读的照片或阅读感受,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浏览彼此的阅读成果并交流讨论。如果当天有事或者漏打卡的学生可以在隔天选择补打卡方式。我们会根据程序后台统计的打卡的天数给学生颁发小红花,每月统计一次,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小红花,但对参与阅读的学生来说也是巨大的鼓励。

    在进行APP阅读打卡的同时,我在周末的时候经常在班级微信交流群抛出跟阅读书本相关的问题给学生思考讨论,还鼓励学生在父母引导下通过搜索引擎去查询相关知识,学会共享网络资源。以阅读《幼学启蒙丛书》第二辑为例,我给他们抛出的问题是:整套《幼学启蒙丛书》讲了哪些民俗故事和节日故事呢?学生通过搜索殷勤后立刻在群里展开了讨论。

    通过两个月的打卡时间证明:这种有组织、有纪律、有目的的集中统一的阅读打卡方式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互联网快速、便捷、丰富的特点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兴趣和后续动力。

    二.利用互联网推进阅读中关注人物、情节和作品的价值取向等

    人物、情节和作品的价值取向是一部作品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而阅读一部作品,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品质阅读,也要进行价值同读。“品质阅读是指阅读首先要关注作品中语言的各种要素,进而关注作品人物、情节,是一种停留在语言和审美范围内的阅读。价值阅读指的是要发现文学作品中所负载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阅读,既价值取向。”品质阅读和价值同读虽不相同却又相关联。“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现实生活,有着深深的烟火气息,刻着现实生活的烙印,却又高于现实生活,因为它不仅仅深深根植在社会文化的土壤里,还超脱现实生活体现着作家对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内涵和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在互联网环境下,指导老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互信息技术的支持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阅读——品质阅读和价值同读。

    关注人物。就是要掌握人物各种描写方法及作用,赏析人物形象。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集体智慧和网络资源的力量,有质量地完成阅读计划,呈现一定的阅读效果。

    (1)读一读。读读文本里关于人物描写的句子段落,掌握人物描写里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能对所读文本里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想一想。多种描写方法使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要理清楚不同的人物形象对作者表现作品主题有什么关系。

    (3)写一写。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不同的人物描写和班级阅读群讨论的观点,写写自己阅读文本后的感受和理解。

    关注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情节一定离不开人物、环境、矛盾冲突等因素。即使是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解读方案所关注的情节和意向可能是不同的。故事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艺术的加工处理,就比現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经典名著拍成的影视作品等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形象,能轻而易举实现情景再现,鼓励学生观看经典名著影视剧,能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

    以阅读《幼学启蒙丛书》为例,上古神话传说里混沌世界的极致神秘和盘古开天辟地的惊天动地较为抽象,借助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和高清镜头的还原,学生能够化抽象为形象,提高自己对神话世界那个特定的环境里的善和恶、美和丑的鉴赏。

    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由于每位读者的经历、观点、立足点还有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不同,所以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也不尽相同。正如那句话所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代构建主义认为,读者在与作品的交流对话中,建构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因此,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文化作品的理解也许是不同的,是多元的。”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的理解,利用互联网环境的丰富和生动的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文学作品。例如我们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时看见这一段故事:费鲁乔一出场便是个“坏”孩子,他经常做的事便是和同学打架。虽然如此,慈祥的外祖母仍然无比关心爱护着她的外孙子。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夜里,费鲁乔的父母外出了,家里突然闯进来两个强盗。打斗中,年迈的外祖母发现了这两个强盗的真面目,他们恼羞成怒要杀了外祖母。“坏”孩子费鲁乔为了保护外祖母,被强盗的刀刺进胸口牺牲了。学生们在阅读到这一个情节时,都联系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在读书笔记里交流讨论,写下了自己不同的感受。

    三.结合互联网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拓展交流活动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生需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同时也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因此,阅读和互联网相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在互联网环境下,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鼓励学生养成“人人爱读书、终生爱读书”的爱好,同时也为学生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班结合互联网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拓展交流活动。

    (1)发起一个倡议。每位学生利用微信、QQ或者Email的形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发起“每天阅读半小时”的倡议。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方式,营造人人都来读书的良好阅读氛围。

    (2)组织体会交流活动。全班学生分成6个阅读小组,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间,观看相关的经典影视剧或者自主排练课本剧、配乐诗朗诵等并录制发布在微信阅读群供大家讨论鉴赏。

    (3)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可以借助微信阅读打卡小程序里的闯关项目,让学生在阅读后一展身手,比出高低。

    (4)开展征文比赛活动。每阅读完一本好书后,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篇作品,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改写结局,可以是手抄报,不限形式,不限字数,作品完成后发布在梅县区丽群小学305班阅读圈供大家浏览阅读,最后由语文老师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小奖励。

    根据上学期开学初的问卷调查反馈,90%的家长都支持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和互动交流。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本班的课外阅读活动已经进行了5个月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极大提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每天进行半个钟的课外阅读甚至已经是一种习惯了,阅读效果显而易见。不论是在语文考试还是在征文比赛方面,本班学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知识面的增加,语文老师的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也渐渐变得复杂起来,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并阅读大量的不同的名家名作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体会,笔耕不辍,才能和学生一起在阅读中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终身爱读书的人,促进全民学习型社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安凤.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研究[J],2017

    [2]三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大全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360doc.co)》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丽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