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志在四方”壶的文化内涵
许建华
摘 要:“志在四方”壶的壶钮高耸,线条夸张,装饰性的线条遍布其上,在制作时同时使用了雕镂捏塑等技艺,细致而入微,各部件衔接流畅,对于流、把、钮大小比例的掌握极为精准,所以整器看起来十分和谐。虽为方器,却毫无棱角,线条流畅弯曲,似乎正中“中庸之道”。
关键词:紫砂;志在四方;文化艺术;古朴简约
1 前言
宜兴紫砂工艺以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宜兴紫砂工艺除了它的历史悠久、艺术上繁荣的茶文化历史之外,它的历代传世佳作更体现了紫砂工艺的光辉艺术特性,其造型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宜兴紫砂以其得天独厚的材质,特别优良的功能,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及艺术风格,极高的艺术价值闻名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瑰宝。
2 紫砂“志在四方”壶的文化内涵
紫砂壶是紫砂陶中的大类产品,从某种角度说,紫砂陶就是紫砂壶,紫砂壶也代表着紫砂陶。紫砂壶名称繁多,有“砂壶”、“泥壶”、“朱泥壶”、“工夫茶壶”等称谓。紫砂壶的造型是由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决定的,它不适宜用辘轳拉坯,也不能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而是完全用手工拍打身筒和泥片镶接成型或用石膏模成型。其外形基本上非圆即方,经过变化、变形,装饰就呈现出花货、光货、筋囊货和塑器类四种类别的造型,即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多姿多彩的艺术造型。
茶壶不仅是泡茶的器具,亦是一种紫砂艺术品。独特的紫砂材质和形体特征,使紫砂屹立在陶瓷艺术之林。由于紫砂器的属性和美学特征符合人们日常所需,文化意味也贴合百姓的生活,得到人们的认可。
“志在四方”壶方圆结合,宛若一气呵成,壶身线条婉转流畅,而壶嘴、壶把则棱角分明,两者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让人不禁想驻足品味一番。壶钮高耸,线条夸张,装饰性的线条遍布其上,在制作时同时使用了雕镂捏塑等技艺,细致而入微,各部件衔接流畅,对于流、把、钮大小比例的掌握极为精准,所以整器看起来十分和谐。虽为方器,却毫无棱角,线条流畅弯曲,似乎正中“中庸之道”。
“志在四方”壶,不仅令人感受到这样一种气场,更令人感受到艺术大师胸中绵绵不断的创作激情。这是一种情境,只有具备了高端技艺能力的创作者,才能一旦入得其中便潇洒驾驭,得为己用,并使其融为壶语。这壶,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方中寓圆,方中求变,满身满景都是化不开的造型语言。壶体线条柔和,却暗藏气势,深邃的颜色让此壶看上去沉稳大方,神气十足,却毫无戾气,不见锋芒。
从历代文献和考古发掘来看,紫砂壶从来就是崇尚古朴、简约的风格。紫砂壶的制作经历了变迁、战乱等因素,在不断地改良和演化过程,经历从古朴到艳丽,最终回归古朴雅致这一过程,奠定自己在陶瓷史上的基础。紫砂虽是陶器,却是宜兴特产的陶土制作。在泥质和特性上与其他陶制品皆有着不同之处。
明代的制壶大家以简约大方为艺术特点,传世的壶大多古拙,从考古发掘的残片中,可窥其貌。而观现代之壶,多重精细,缺乏拙朴之感,而重器之巧。如果说单纯注重精工细作,不注重整体造型的简洁、气度,就使壶的整体美观失去了古朴之味,而过于粗,则失去了雅味。所以在寻求这一审美的道路上,紫砂艺人也在不断寻找一条符合紫砂发展的道路。
3 结语
紫砂历史悠久,从陶文化到紫砂文化,经历了漫长的过渡期,而从明朝兴起的紫砂艺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从紫砂工匠的制作到文人的创作再到国礼的尊贵,紫砂无时无刻不在演绎一个又一个传奇。紫砂简约的设计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为人们所喜,基于这两点,紫砂就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