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直觉思维
孙峰臣
[摘要]直觉思维是形成语感的基础。直觉思维是个体在后天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培养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建构,注重朗读教学,注重整本书阅读,注重直觉思维的捕捉。
[关键词]语文教学;直觉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08-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以说,思维训练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而“直觉思维”则显得更加神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并没有什么有力的抓手来落实对其的培养。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直觉思维培养做一些探究。
在语文学科里,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为“语感”。语感即“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吸收能力。指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趣的敏锐感受。普遍存在于听、说、读、写中。主要依赖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逐步推理验证而迅速把握问题,是内隐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强调语感的重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想培养良好的语感,就必须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语感所依赖的“直觉思维”是指,“根据对事物现象及其变化的直接感触而作的判断。事先未经思考或逻辑分析,是一种对没有意识到的思维过程的直接觉察。无严格的逻辑顺序和明显的推理步骤,具有模糊的整体性或轮廓式框架;具偶然性,一般须经事后分析才能明确其内涵和结构。不受常规思维方式的约束,易产生新的异乎寻常的观念或构思,在创造发明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學习活动中,很多环节都需要依赖直觉思维。例如要回答下面这道题目,主要靠的就是直觉判断。
1.“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
这两句诗选自李商隐的《春雨》一诗,此诗并非名诗,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读过,但根据语感可以做出判断,李白、杜甫的诗不会是这种风格。再如:
2.“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画线句子是病句,语感训练到位的学生读一下即可做出判断。至于是哪一类型的病句,则需要逻辑思维来进行判断;而如果给出了修改的选项,甚至可以略过逻辑思维的过程,直接做出选择。
直觉思维同分析思维一样,也是个体在后天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皮亚杰经研究指出,直觉性已成为3-7岁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贯穿于儿童的各种活动和行为之中。这个时期,他们虽说不出或解释不了“为什么”,但却能成功地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和应付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语和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分析思维逐渐占了主导地位,他们也日益能够凭借直觉思维更深入地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更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正确地做出各种选择和预见。由此看出,在科学活动中有重要作用的直觉思维能力,并非超自然的、天赐的“神力”,而是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的。
既然直觉思维是个体在后天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么直觉思维就是可培养的,而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就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建构
思维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建构。中国有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积累和建构的道理。拥有扎实的语言知识的学生才能产生省略推理、判断等中间环节的直觉思维。
首先,要背诵一定量的文章。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就是在说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创作。直觉思维的培养与此同理,即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形成直觉思维。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并背诵一些重要的篇目。新课标要求学生背诵72篇课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背诵更多的篇目。例如《江南的冬景》《荷塘月色》《拿来主义》《南州六月荔枝丹》等文质兼美的现代文,甚至话剧《雷雨》《茶馆》等的精彩片断也可以背诵。
其次,语法知识应熟练掌握,在背诵的基础上教师应给出训练强度和目标。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都遵循一定的法则,即使古代没有“语法”这个概念,但他们写作也是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的。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规矩,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可以凭直觉进行大体上的把握。因此,语法学习非常有必要。因为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法知识没有过多的要求,导致到了高中,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并不够全面和深刻,而高中课文样式多样,处处都有语法的身影。例如关于高一的文言文《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的用法,什么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什么是“助词,无意义”?要想了解清楚必须掌握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背诵相关语法知识,且在背诵的基础之上,还要进行一定的训练,给出目标,这样才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
最后,写作要锤炼语言。高中学生写出的作文存在着这样一个大问题:语言乏味、直白,没有注意修辞。长期这样作文,语感自然得不到提升。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锤炼语言,炼字炼句,多用修辞。若能长期坚持,他们便会体会到汉字的精确、优美及意蕴的丰富,也会体会到言内之意、言外之意的韵味及审美趣味。一旦运用纯熟,语感建立起来了,直觉思维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二、注重朗读教学
记忆有很多种类,其中一种为“形象记忆”,其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等。朗读会引起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会加深记忆,可为直觉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既可以加深记忆,还可以帮助理解文意。朗读也是形成语感的比较直接的一种方法。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做默写题时,突然想不起来下半句是什么,而多读几遍上半句,往往便能“顺”出来下半句,这就是直觉思维在起作用。
笔者以为,教学课文时都应该要求朗读,这样更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培养。朗读《江南的冬景》可以了解郁达夫的风格、现代散文形式;朗读《一个人的遭遇》可以了解小说的结构、俄罗斯语言风格;朗读《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了解《红楼梦》的风格及古代小说形式;朗读《雷雨》可以了解话剧形式。
教师应注重朗读、指导朗读,合理运用分角色朗读、齐声朗读等,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
三、注重整本书阅读
直觉的判断不是分析性的,而是对事物整体形势的一种概括性判断,它有赖于对整个形势的整体评估,因此与判断主体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这有利于直觉思维的产生。
新课标首次将“整本书阅读”明确为课程内容:“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也就是说其目的是在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直觉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或要求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例如,教学《祝福》一文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阅读完小说集《彷徨》。《彷徨》整本书包含十一篇小说,学生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当然,也可以适当放长时间。读完整本小说后,学生就可以对鲁迅的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进而可以更加完整、深刻地理解鲁迅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在教学长篇小说时更是要注重整本书阅读,例如《红楼梦》人物众多,如果不读完整部小说,会觉得其中某些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显得突兀不合情理,如晴雯可以对主子贾宝玉发脾气,可以任性撕扇子取乐,这在封建社会尤其是等级森严的明清时期是不可想象的。然而通读全书,就可以看出晴雯的所作所为完全与贾宝玉的行事特点相吻合,这样她的人物性格特点就更加鲜明,悲剧性也更加突出。
课文选文只是一个窗口,它的背后是一本本的书。透过窗口阅读整本书,是快速形成直觉思维的一个方法。
四、注重直觉思维的捕捉
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往往在大脑中快速出现,转瞬即逝。因此,要想利用直觉思维,就必须学会捕捉直觉思维。在阅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批注法进行阅读,这是捕捉直觉思维的一个好方法。
首先,要重视第一想法。面对问题时,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种思维非常活跃,而脑海中的第一想法,往往是经过快速判断而成的,是基于广博的知识和各种能力之上产生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然,第一想法不一定正确,还要运用逻辑思维对其进行推理论证。关键是,要注重这第一想法,准确地将它记录下来,这样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例如阅读凌叔华的小说《小哥儿俩》,很多学生产生的第一感觉就是温馨、可爱、生活气息浓,认为里面的每个人都温暖可亲。这些第一直觉对做题目“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有很大的帮助。小说塑造了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而读者看到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会产生喜欢、讨厌、可怜、痛恨的感觉,这些感觉对理解小说的主旨、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阅读散文时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作者的喜怒哀乐,这些感觉如果捕捉得当,然后加以分析综合,会对散文的理解起到帮助作用。
其次,要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学生的第一想法往往来自某种猜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布鲁纳曾指出,我们的教学中对分析思维太过于强调了,而对直觉的训练又太多地被忽视。教学往往不是从直觉水平开始,而是向学生提供高于他们思维水平的‘超分析模型,这不仅不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分析思维的训练。”
总之,直觉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重视它的存在。“布鲁纳是美国认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认知的理解与解读,对于美国甚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除此之外,布鲁纳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关于思维过程的分析。就思维而言,布鲁纳尤其关注对直觉思维的探讨,非常重视直觉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布鲁纳对直觉思维的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既然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要改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从各方面进行探索,切实落实直觉思维的培养。
[參考文献]
[1]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曾庆龙.布鲁纳直觉思维思想初探[J].高师函授学刊,1995(3):38-40.
[3]李殿森.布鲁纳的直觉思维论及其教学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1):14-17.
[4]朱梦涛.布鲁纳直觉思维特征及其教学启示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95-96.
(责任编辑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