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视域下《孙子兵法》“五德”思想探讨

    郭立友

    摘要:五行思想是一个大系统。之于一个系统,着眼的应是其整体结构及宏观功能,而非其中的某个维度、层面或某些单一的元素,因此,问询五行体系的源头,就是要追究其整体结构和宏观功能的肇始。《孙子兵法》开篇即亮出的“五德”思维鲜明、深刻地依次表征、映显了传统盛行的“五行”观念。

    关键词:五行视域;《孙子兵法》;“五德”思想

    中图分类号:B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 (2015)11-0086-03

    《孙子兵法》乃全球影响最大、最深、最广的中国古籍经典之一,其“唯一小提琴手”孙武,才华横溢,独步古今,于当时种种战争的具体情形、真实实践中感知、体悟战争、民众、政治、君权、世界,故而对世界、战争等的描述精当、深刻、直观,透显出特有的素朴、精炼中见深奥、大义的唯物主义哲学形态。其“五德”思想遵循了“五行”理念,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深具启示意蕴。

    一、《孙子兵法》里“五德”思想

    (一)孙子论“智”

    “智”即智慧。孙子认为,统兵打仗将帅必须渊博学识,善断多谋,能正确认知、把握各种事物,可预知、前瞻事态改变、转化,能积累力量,创造条件,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赢得胜利。于《孙子兵法》之甫一开篇,孙子即将“智”置于将帅“五德”之首,尤其关注统帅战争最高司令官即领导者的知识、智慧、禀赋、能力。原因何在?孙子确信如此,在他看来,自古伊始,于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他者的斗争、角力、较量中,无不是“斗智”最重要、最有力、最有效、最有利,战争之胜负、输赢、结果,既是兵士、走卒的殊死“斗勇”较量,更是敌我将帅竭力“斗智”的思维竞争。就是说,指挥打仗的将帅究竟必需哪些知识、学问呢?在孙子的视域里:“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孙子兵法·始计篇》)统兵打仗之将帅,必需具备政治文化、天时地利、将领管理、兵士驾驭、法规习俗等领域的知识、智慧。就是说,将帅惟有深透理解、扎实把握这五个战略要素,方能赢得战争;将帅惟有学富五车的“博学”而“尽知”“先知”,方能雄才大略、傲视群雄而达“全胜”;将帅惟有是大“智者”,方能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智”字乃通“知”字,可见,神奇过人的“智多星”乃以博闻强识、学富五车为基石。

    (二)孙子论“信”

    于《孙子兵法》里,孙子坚定主张,强调“信”即诚信待人,“言必行”且“行必果”。孙子看来,平时,将帅要教育士兵严格遵守命令,具有良好纪律观念,打仗时,士兵才会有纪律意识而服从命令听指挥。换言之,将帅带兵须信义为先,才能赢得威信,获取大家信任,使得军队内部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倍增,戮力同心,同频共振。王皙说:“信者,号令一也”。(《孙子十一家注》)

    (三)孙子论“仁”

    在孙子的视域里,所谓“仁”乃善心、仁爱、关爱。仁爱、关爱涵盖爱自己、爱亲友、爱另外人、爱所居环境、爱整个大自然。但是,《孙子兵法》里孙子所论及的“仁”主要之义为,统兵之将帅要真心实意地爱惜兵士、呵护手下,确实做到关心、体恤下属。孙子认为,指挥打仗的将帅须对士兵要满怀爱心,关心、关爱、关注,借助恩惠广施,赢得威信,让下属心服口服、忠心耿耿地听从指挥。孙子非常注重、特别讲究仁爱赏罚的领导艺术、方式方法,真正注意并竭力做到“恩威兼施”,坚决拒斥、摒弃溺爱士卒或赏罚不明的思维、理念。孙子认为,将帅要实施奖惩时,倘若士兵暂未认同、亲近自己,就草率给予处罚,那么被处罚者必然不服,使得打仗时无法驾驭他们。

    (四)孙子论“勇”

    在孙子的视域里,所谓“勇”乃敢于决断,勇中有智,大智大勇。众所周知,战争、打仗的残酷性、特殊性,决定了统兵之将帅欲取得胜利,必须深具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信念。孙子所强调的统兵之将帅应具之“勇”,并非只懂角力“斗狠”而不愿斗智“用脑”的匹夫之勇、鲁莽之猛、个人之力,而是勇于决断、善于决断,敢于担责、善于担责的大智大勇、智勇双全。毋庸置疑,在孙子看来,一个“勇”气缺失者,就极可能于打仗决战时动辄观望彷徨、应断不断、举棋摇摆而痛失良机、败走麦城。作为统兵打仗的将帅,“勇敢”乃必需之重要禀赋。假如不重谋略、不讲计策,仅靠硬拼死打“斗狠”,便极易出现“覆军杀将”“血本无归”的危险。孙子强调,草率、非理性、冒险、无远虑深谋、轻敌,并非真的“勇”,必然代价惨重甚至失败。

    (五)孙子论“严”

    在孙子的视域里,他所青睐并力主的“严”乃具有以下内蕴,即严肃、严格、严厉、严行。孙子强调,统兵打仗、指挥战争的主将,如果心慈手软,且无威严,教育松弛、训练不明,那么,一般军官、普通士兵便无遵循,没有规矩可守,加上布阵无序,这就是“乱”,势必会导致战争时一触即溃,败走麦城。孙子尤其重视、一贯强调“军令如山”、严字当头,赏罚必须分明。他将“赏罚孰明”置为“七计”之一计,绝不容忍、坚决遏制“吏强卒弱”“卒强吏弱”、“吏卒无常,陈兵纵横”等“驰”“陷”“乱”的现象。

    二、五行学说概论

    (一)五行之起源

    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之“五行”,其五种基本物质存在着一定的“生”“克”联系。其实,“五行”观念、学说起源特别之早,比如《史记-历书》就言及黄帝讲打算“建立五行”。据说,早于公元前22世纪的大禹亦说及、阐述“五行”。该范畴于文字上初见于文献《夏书-甘誓》,被具体解读、阐发于公元前12世纪末期。华夏长期以来,“五行”被人们认同、诠释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大物质性元素(“水”“火”“木”“金”“土”)。

    (二)五行之基本概念

    五行学说,是古人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界不断的体验和认识的过程中概括出来的。为方便认知、掌握和阐释事物的生成逻辑和内在联系,就用古人在平时生活实践中最常用的五种材料“水”“火”“木”“金”“土”为代表,并以五者之间彼此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态势,来诠释、论证事物有规律的生成、变化而成为系统,于是五行学说遂以肇始。

    其实,最初的五行乃“五材”,即“水”“火”“木”“金”“土”这五类平素可见之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尚书·洪范》载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时的五行,已经不单指五种具体物质,而上升为抽象的哲学概念,即具有一定属性或功能的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的代称或符号。这五种基本元素在发展过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通过取象比类的推论演绎的方法对相似或相同物质或现象内的五种元素特征的分析、归纳,找出内部联系规律,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

    还有,“五行”思想里论及的“五”,乃与上古时期的数术观念深度关联,同时,与原始宗教、原始历算、原始天文、远古巫术、远古占卜等渊源深厚。上古数术观念以追求一种神圣、庄重、和谐为目标旨趣,注重天地人通联,强调所有万物各居己位、完美有序之理念、法则。不过,亦有多于五行,即多于“五”的,比如《左传》引《夏书》日,“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亦有少于五行的,即少于“五”的,比如汉朝“仁”“义”“礼”“智”的“四行”之谓。“五行”之“行”字,自字源学维度探赜索隐,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于《说文》将之阐释、界定为“人之步趋也”。可见,在这里,“五行”之“行”,被形象地喻示成一种活动、一种行为。

    (三)五行之特征

    五行的特征,乃借以认识、分析和归纳种种物体五行属性的根本凭据。《尚书-洪范》将“五行”概念鲜明喻示为“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由此可见,五行的特性,尽管源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五种材料,但抽象比类后的五行的作用和性质,已不再是既有所指的具体的感性物质,而是五类特性的提升、抽象、集合,深具尤深、尤远的“形而上”之深邃、厚重哲学意蕴。

    (四)生克制化关系

    五行学说用五种元素间的彼此作用来阐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五行之间正常状态时的彼此发力、相互作用包括五行相生、相克及制化,宏观而言,共同维持着五行系统的动态和谐和相对稳定,以实现诸事万物周而复始之良性循环。五行学说能够有效防止某一事物的“过火”或“不足”,确保整个系统动态的、整体的及和谐地生成。之于五行而言,由于相生,故不会引起某种气的运动“不足”;因相克之故,不会造成某种气运动“过火”之情形。该生克制化,从而促成了五行之气,协调、平稳的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交替变化,持续生成、不断演化,建构了五彩斑斓、百态千姿的神奇生命世界。

    (五)“五行”之功能

    之于功能、作用、机理而言,“五行”并非以静态构成论、组合论的方式阐释、解读世界,而是以动态的、生成的机体论、关系论、和谐论和过程论的维度审视诸事万物;它并非关注万物的原质、“始基”以及规定万物之永恒、终极的本体,而是承认诸物内外力量、多样化功能、流变性等,且预测未来前景,力促诸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换言之,备受关注的“五行”学说之瞩目重点、发力之处并非用来解读、阐释世界何以构成,即有哪些具体的问题,而是着力、聚焦析论、诠释世界的生成、流变、动移、发展,强调万物的具体实情及将来趋势是由或显性或隐藏的“动势”“胚胎”“端倪”“能量”之彼此作用、相互生发所诱使、厘定的,且伴随各种力量的此彼消长而不断演化。比如,一般而言是土能克水,倘土气过虚、过弱,或水邪过泛、过滥,水则反而能够实现“侮土”

    三、五行视域下《孙子兵法》“五德”应用

    (一)简述

    《周易·系辞传》指出:“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就是说,借助观察以得到事物、现象的形象(形态、性质、作用),将该形象较于五行属性,以定五行归属,即取象比类。“五行”本乃“水”“火”“木”“金”“土”五大物质元素,古人相信客观之世界统一于这五大物质性元素,这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包括孙子等后人,将“五行”思想拓展,其精华主要有二点:一是“五行”已由物质性跃升、抽象到物性,再由物性跃升、抽象到符号,于是诸事万物便都统统纳入符号化的“五行”系统之中;二是“五行”之间既有生有克,还有反克等,变化万千。

    (二)应用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观察理解事物的一种方式,可以在《孙子兵法》“五德”得到应用。《孙子兵法》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智”“信”“仁”“勇”“严”,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曹操谓之“五德”,并进一步强调说:“将宜五德备也”。为将之材尤须兼备五德,五德全具而不可偏废、有所缺失。杜牧将此五品质概括,“盖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五德”取象比类应为,智一水、信一土、仁一木、勇一火、严一金。

    比如说,可以用之于教育工作。教师和将军面对的工作对象都是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和指导,而将军的宗旨是“孚众”,带兵打仗,以取得胜利。它们在功能上基本一致、异曲同工。就是说,尽管具体对象不同,但是工作原理类似,因此,基于五行视域,用《孙子兵法》“五德”思想指导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