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探寻语文课堂的“静”界

    谢建芳

    [摘要]语文课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算是成功的?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静”界,通过静读、静听、静写,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真。

    [关键词]静读;静听;静写;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10-02

    《我的叔叔于勒》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小说。教学时,笔者抓住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变化这一切入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骤变的原因,从而达到把握主旨的目的。本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为学生“搭台”,让学生“唱主角”。虽说时间紧,但一节课结束,笔者还是颇为自得,觉得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活跃度高,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整个课堂精彩纷呈;但是,在课外与学生交流时,笔者却发现他们对于本课的印象除了热闹非凡之外,便所剩无几了。这点发现让笔者陷入反思,语文的课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算是成功的呢?

    深刻反思后,笔者发现,本节课学生虽然看起来是参与到课堂中了,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浸入”文本、“浸入”课堂,没有真正静下来。教师如何在一堂课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建构,使他们在进行头脑头暴的时候处于的安静状态?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并进行了尝试。

    一、静读,让学生静心入文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考虑到时间紧,便在学生朗读文本后,匆忙从旁提点重要词语,没有留给学生静心读文的时间,这便导致学生没有能真正静下心来“浸入”文本,不少学生自我分析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要跟着大家一起进入到课文学习的“高潮”。

    初学长篇课文时选择朗读这一形式显然是不明智的。叶圣陶认为,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静读也是读;而静读作为一种内部精神活动,特别适用于初学课文时。开课伊始,静读更有利于学生收心,让他们更快地进入课堂。

    初中語文部编版教材否定了传统教法中“脱离文本、单拎字词”的做法,明确提出字词必须放到文本中去学习。初学的课文中肯定会有学生无法朗读或理解的字词,而学生如果在朗读时遇到这些字词,他们便会停下来,这样他们的思路就会被打断,很难再静心入文。因此,初学课文时最适宜采用静读的方式,这样学生就能静下心来尽快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去。笔者在回顾了2017年南通市初中语文评优课暨新教材培训活动中所有的展示课之后,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简单导入新课之后,都选择了运用静读这一方式开启对文本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尽快静心入文,沉浸到对文本的学习中去。

    在教学《台阶》这一课文时,笔者做出尝试,在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时,给出问题:“父亲为什么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为造新台阶,父亲做了哪些事?”“新台阶建好了,父亲又为什么感到处处不对劲?”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静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进行个体化的阅读,而不会受到个别字词句的影响和旁人的影响。作为阅读的个体,他们可以读出自己心中的“父亲”,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疑问,真正沉浸到文本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读书,这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静读,从而让学生“入文入境”。

    二、静听,让学生入思

    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是思维的第一道门槛。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倾听的时间,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静心思考。

    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中回忆了自己初中时静听老师教学田汉《南归》中的诗的情形:老师入情的朗诵传染了整个教室,大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以至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随口背出。这就是静听的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取恰当的时机让学生静心倾听,以自身的情感体会来调动学生的情思。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虽然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的平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却忽略了教学的根本;而学生只顾忙着展示自己,不去倾听别人的回答,没有能静下心来比较、思考、沉淀,以至对文本的理解仍停留在个人肤浅的解读上。

    “学而不思则罔”,静听可悟得。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环境、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等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静心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听到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进而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学生不拘泥于自己的观点使得他们能够认真听取、思考别人的看法,然后再平等地参与交流和探究,进行深层思考,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威尼斯商人》时,部分学生抓住文本中夏洛克的部分言辞,认为夏洛克是值得同情的,而那些法律的制定者是披着仁慈的外衣的小人,他们的本性中也有着贪婪的一面,因而无法理解“文章的主题是歌颂仁爱”这一说法。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让学生在聆听中再思、再悟,最终学生领会了夏洛克鲜明而复杂的个性,认识到这个戏剧对仁慈、友谊与智慧的歌颂,进而真正深入文本。

    三、静写,让学生入境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干国祥老师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自然应该引领学生进入这种境界。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兴致高昂,笔者不忍心打断,以致最后未能留足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所得,难怪这堂课留给学生的印象只有热闹。学生缺少一个静下心来动笔思考的过程,没有能够及时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因而无法产生情感共鸣。

    把“写”融入课堂,有利于让学生“入境”。在读与听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写”融入课堂,为学生的“写”创设空间,提供安静的环境。或让学生发散思维,抓住文本留白部分写一写;或在学生若有所思时,让他们抓住心中瞬间的灵感写一写;或让学生联系生活,针对灵魂深处的共鸣写一写。教师只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才能让他们得以进入理解的更高境界。

    在《背影》一文当中,朱自清精心描写了父亲爬月台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背影。课堂后期,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将这一经典描写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并进行写作训练。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入境”,让经典与生活相互印证,而在互证的过程中,他们与朱自清之间不再有隔膜,文中的父亲形象与真实生活中的父亲形象融为一体。这样,当学生再读这篇文章时,自然就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非宁静无以致远”,教师应努力探寻课堂的“静”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只有在“静”中咀嚼,才能更好地理解、吸收所学的内容,真正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