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技创新对劳动生产力基本要素的作用机制
孙烨 冯留建
[摘要]随着当代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劳动生产力发展的新标准应包含使用价值的种类、质量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科技创新正是在上述几个方面对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劳动生产力基本要素带来显著影响,从而推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根据科技创新对劳动生产力诸要素的作用,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鼓励企业创新、推进“互联网+战略”、深化供给侧改革等可行战略路径实现新时代劳动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劳动生产力;科技创新;生产力基本要素;使用价值;知识生产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5—0079—07
[作者简介]孙烨,女,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研究;冯留建,男,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新中国的建设史实质是一部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探索实践的历史,我们在过去70年中取得了很多引人骄傲的成绩。放眼未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将仍然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重要任务。科技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在过去70年的实践中不断得到证实,以科技作为引擎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仍然是时代留给我们的重要课题。
一、當代劳动生产力基本要素
(一)劳动生产力构成的“三要素”与“二要素”
劳动生产力指人们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或社会财富的能力。劳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对生产力发展的考察是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研究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为揭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关系,而不是为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献计献策。[1]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如何在社会主义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没得到系统的阐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随着当前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进一步推进,如何解放、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卫兴华教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再三提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应当为发展生产力服务。
针对劳动生产力所包含的要素,历史上有过争论。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了生产力二要素理论,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2]。有学者认为在斯大林的理论中,忽略了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劳动生产力二要素的说法和马克思的观点以及实际情况也有出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了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这里提出了构成劳动生产力的多重要素:其中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包括管理、科学、自然条件等等的发展状况。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和理论探索的逐步深入,对劳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改进,劳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仍然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范围。本文的重点不在于分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的范围以及科技究竟是否是劳动生产力的要素,而是着力于揭示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影响。虽然本文没有采用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要素之一的观点,但并不影响本文分析科技创新对三要素影响的分析结果。就当前的研究分析,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深入分析如何提高劳动生产力,首先要从其三个基本要素入手。
(二)“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
传统研究认为,任一生产主体衡量生产力水平时,总是通过生产效率,即生产率的高低具体地刻画出来。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是劳动生产力的现实的量的表现形式,其体现的内涵和劳动生产力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表征的是一种潜在的生产能力,后者则是现实生产能力的量的具体表现。根据劳动生产率公式: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数量/生产时间。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使用价值的数量和生产时间两方面要素的变化。仅将时间和数量作为考量指标的劳动生产率对劳动者实际能力的表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力的衡量指标也应该与时俱进,仅凭数量和时间得出生产率高低的评价远远不足以刻画劳动生产力在新时期的内涵。劳动生产力的本质是劳动者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单位时间内产品数量的多少固然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能力的重要体现,但这个能力又不仅仅靠使用价值的多少决定,结合劳动生产力的本质以及当代科技的新发展。笔者认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用价值种类的增加。科技创新拓宽了使用价值的生产范围,越来越多种类的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使用价值。第二,劳动效率的提高。也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加,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同质的劳动付出必然会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全社会在劳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价值的总产出不断提高。第三,使用价值质量的改善。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无形的,而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是有形的,而这个由具体劳动创造的、有形的使用价值会因单位或个体差异存在质量的区别。因此,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体现在使用价值的质量。这里质量是指新产品和新服务蕴含的科技含量能为人类社会提供多少更新的使用功能和更好的使用体验。例如现在的柔性制造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价值。第四,使用价值的环境友好性。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全球环境保护需要,还应将使用价值生产的环境友好性纳入劳动生产力的衡量指标体系中。在过去劳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不会把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可持续的利用与破坏纳入生产力发展的成本。今天,环境问题已经给人类带来日益惨痛的代价,这越来越说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也必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在下文中,我们将就以上几个因素分析科技创新对劳动生产力诸要素的影响。
当代科技创新的步伐突飞猛进,科技创新为劳动生产力的发展,释放着源源不断的动力。马克思在《资本论》《社会主义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率先提出了[4]“科学技术一旦并入生产过程,便物化为生产力”,在这里马克思较为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列宁指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5]。毛泽东也将生产力视为“革命的因素”,并认为“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6]。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1988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睿智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习近平同志对科技创新尤为重视,并多次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事关社会主义发展的兴衰成败,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在前人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更一个与时俱进的体系。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研究出发点,令这一开放的体系在新时期实践中继续放射真理的光芒。这既是新时期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历史使命。本文选择以劳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为切入点,探索科技创新如何提高劳动生产力。
二、科技创新对劳动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影响
(一)科技创新对劳动者的影响
劳动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的成果也反作用于劳动者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蒸汽技术的发展,诞生了火车轮船,大批劳动者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电力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日常交通从畜力升级为电力,人类开始以分工的形式进行生产,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同时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流水线上的劳动者个体从此失去独立完成一件产品的能力。劳动者是科技力量的肇始,同时又被科技的力量重塑,为下一轮科技创新做好新的准备。立足当代,科技步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期,它对个体劳动者的影响较之以往更为深远。
首先,科技创新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普遍延长。19世纪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50年增加了一倍,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每三年增加一倍,新千年以后知识的增长速度更快。[8]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劳动者必须储备更多的知识以满足生产所需,这就要求劳动者在进行生产活动之前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储备足够的知识,其受教育时间相应延长。仅就我国数据分析:1985—2017年期间,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从32岁提升至37.6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从6.38上升到了9.02年。?譹?訛足量的知识是劳动者技能形成的重要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外在显现,是能够熟练运用的实操知识。例如:单词量丰富的人阅读能力提高得更快。受过更高层次教育、拥有更充足知识总量的当代劳动者,劳动技能也随之大幅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劳动技能的熟练将带来单位时间内生产使用价值数量的增加或者单位数量使用价值的生产时间的缩短,这都将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具有更高技能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的质量也会得到改善。因此,劳动生产力在效率和质量两个维度上都得以提升。
其次,科技创新要求劳动者必须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节奏。科学研究的不断突破和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使得知识的生产周期不断缩短,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18世纪知识的更新周期是80—90年,2000年后已经提速至2—3年。很多新知识还没有来得及用于生产使用价值就被淘汰了。例如具有完美对称性的“纳米王子”富勒烯,它的三位发现者由于这个堪称人类科技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发现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富勒烯的相关技术还没来得及转化成产品形成真正的使用价值,就迅速地被制备成本更低廉、性能更强大的石墨烯所取代,时隔仅仅14年有关石墨烯的研究再次站在诺贝尔的颁奖台。知识推陈出新的速度快到令人目不暇接。可见,仅凭一次性的学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劳动者已经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再高学历的劳动者只要停止学习就会立刻落后于生产需要。而劳动者不断学习的结果就是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总量加速增长,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并保证自身劳动技能的持续提高,从而使其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和效率都不断改善。
最后,科技创新使越来越多的直接劳动者成为知识生产的主体。科技创新使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越来越去中心化。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知识生产系统中,任何直接劳动者个体都可以成为新知识生产的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直接劳动者参与到知识的生产、传播、加工和应用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直接劳动者集群知识创造和更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我国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中,企业占比达63.3%和66.4%,企业对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增长贡献率达73.5%,这一数据目前还在上升。以深圳为例,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根据知识转化为使用价值的速度和路径,可以将知识划分为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知识A和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知识B,其中知识A对劳动生产力提升具有直接作用,知识B对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间接提升的作用。企业中的直接生产劳动者通常是知识A的主要贡献者,而科研院所人员通常是知识B的主要贡献者。知识生产的去中心化使越来越多的生产劳动者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从而大大推动了知识A的生产与应用,与转化周期较长、不确定性较大的知识B相比,知识A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企业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直接劳动者所创造的知識A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日益重要。
(二)科技创新对劳动工具的影响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劳动工具是撬动历史杠杆的支点。[10]马克思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劳动工具,将劳动工具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劳动发展相结合,清晰而有力地阐释了劳动工具的本质及其重要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将劳动工具总结为:“人类之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和器官”,这从根本上说明了劳动工具在社会演化、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活性。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劳动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更多之前不具备的新特征,并在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价值,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飞跃。
首先,科技创新使当代劳动工具普遍呈现出高效化的特征。根据摩尔定律,获益于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微处理器的性能则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单位价格购买的有关计算机的使用价值,每隔18个月翻两倍。芯片运算速度的提升使计算机的存储和运算能力大幅提升。而且,制造技術和设备带来模具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使当代劳动工具进一步呈现出高效化的趋势。科技创新带来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升级,在节约有限资源的同时能够减少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同时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生产实践中,从而使劳动生产力保持持续提升。
其次,科技创新使当代劳动工具的数字化程度提高。数字化趋势正在对劳动工具产生着巨大影响。劳动者借助计算机对各种劳动工具实现数字化控制在制造业已经变得十分普遍,数字化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数字化生产意味着在生产之前劳动者能够准确获得需求信息,为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提供更精确的指导;第二,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对劳动对象进行更精准的加工,从而使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三,数字化生产能够更加迅速地获取市场需求的反馈,从而使前两步过程及时改进。数字化技术是生产者在生产完工之后仍然能够从使用价值购买者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改进形成高效率的反馈回路。与此同时,与过去工业化生产的千篇一律的产品相比,数字化生产还能够实现产品的个性化。例如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的汽车制造,能够根据客户的信息对产品进行设计生产。数字化生产的产品既能够实现产品的个体化差异又兼具生产的高效性,大大提高了使用价值的质量,劳动生产力也随之提高。
此外,当代科技创新使劳动工具的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成为当前生产生活发展的重要趋势。智能化的本质是由于算法的改进所带来的运算速度和运算质量的显著提升。生产组织在智能化技术的促进下不断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不断提高。机器将大规模替代很多现有的人工劳动,将劳动者从清洁、计算、搬运等繁重的、重复的、危险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者可以将精力投入到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探索中。根据牛津大学的最新统计,至2033年,美国现有的47%的工作岗位将实现自动化,电脑将更加全面的取代人脑,机器将在更大范围内替代人工。面向未来,智能化机器设备将在更多领域生产使用价值,劳动工具的智能化将促使生产更加高效从而大规模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科技创新给当代劳动工具在外观、结构和功能上都带来了较大的改观。高效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仅仅是当代劳动工具众多新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特征。科学技术持续不断的改进着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工具的不断升级既增加了使用价值的种类和总量,也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使用价值的品质,制造了更多、更新的使用价值。全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在新劳动工具的助力下迅速提升。
(三)科技创新对劳动对象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对象生产。劳动对象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也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1]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劳动对象既包含劳动工具也包含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创造使用价值的基础,劳动对象范围的越大,产品的种类会随之增加,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也随之增加。
首先,科技创新将过去无法被利用的自然资源纳入劳动对象的范围。科技创新使劳动者对很多自然中存在物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范围广泛拓宽,很多生产资料能够更加轻易和便捷的获取。之前无法利用的材料现在经过新技术的加工重新纳入到劳动对象的范围,成为“新劳动对象”。例如,过去由于技术原因没有被利用的比石油储量大得多的页岩气,随着水平井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日均产气量提升至垂直井的3—5倍,产气速度提高2—4倍,单井日产量高达3万方,到2020年页岩气消费将占天然气总消费的9.3%[12],页岩气的开采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创造了重要的使用价值;此外还有我国应用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开发深埋于海底永久冻土层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每立方米可分解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居于领先地位。“新劳动对象”开采成本的降低也弥补了资源使用单一化造成的资源枯竭风险,使劳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更有保障。总量日益增加、成本日益降低的劳动对象给劳动者提供了创造更多使用价值的可能性,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作出重要的贡献。
其次,科技创新催生了新型劳动对象的发明和合成。例如,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是石墨通过微机械剥离等方法制备出来的,这一新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将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透明显示器、传感器等领域。将石墨烯材料加工成的超级电池能实现1000次充放电性能不减。再比如,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的青蒿素,过去由于依赖植物提取的生产方式使原料供应市场稳定性较差。目前,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正在快速地走向规模化生产。未来更低成本、供应更加稳定的人工合成青蒿素将产生更大的使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最后,科技创新增加了劳动对象的环境友好性。以环境为代价换取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已注定不可持续。从更加长期和总体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成本也应该属于劳动对象的使用成本,只是这种成本在短期内难以估计,很容易被忽略。我们可以把劳动对象的使用成本划分为劳动对象的直接获取成本A和间接获取成本B。成本B往往要在比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充分呈现。为尽可能降低成本B,应该在对劳动生产力贡献相同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从而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真正降低劳动对象的获得成本,提高使用价值的生产效率。当代科技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已卓有成效,例如,热电新材料和纳米锂电池材料等不但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还能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对自然的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劳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三、科技创新对新时代发展劳动生产力的价值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3]加快科技创新,厘清从科技创新如何推动劳动生產力提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性工作。科技创新在当代给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并最终推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应该以科技创新对劳动生产力诸要素的影响为依据,深入探索新时代劳动生产力持续提高的可行战略路径。
(一)大力发展教育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14]。发展教育是劳动技能持续改进的最基础手段之一,二者的关系可以体现为公式:
劳动技能的持续改进=(教育质量×教育时间×受教育人数)终身教育
因此,要通过教育质量、教育时间、受教育人数以及发展终身教育制度等几个维度实现劳动技能的提升:第一,提高教育质量。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对使用价值的生产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劳动生产力的质量。第二,为劳动者创造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教育时间的总体延长也能够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储备更加丰富、技能更加熟练的现代劳动者是更多使用价值创造的基础。第三,为劳动者创造终身学习的各种支持环境。终身学习能够带来知识的快速迭代从而促使劳动者不断掌握最新的技能,这将提升劳动者总体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和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第四,为更多劳动者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实现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为更多劳动者创造获取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的机会,扩大劳动者队伍。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4]等目标和任务。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基础手段之一,政府要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加快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
(二)积极推进“互联网+”战略
互联网能够从生产、传播等多个维度不断打破劳动者获取知识的界限,从而为更高质量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做好准备。首先,互联网加速了知识的生产。网络的便捷性使越来越多的直接劳动者参与到知识的生产中,劳动者之间界限的打破使不同领域间知识的加速融合,新知识的生产加快。其次,互联网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互联网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便捷的形式,大幅降低了劳动者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门槛,更多种类的使用价值呼之欲出,全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为之改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业务体系、商业模式等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正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一样互联网作为新的生产力工具正在成为现有一切产业的助推器。要不断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各领域的成果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发展新形态。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15]互联网是新时代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要通过“互联网+”战略加快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持续助力经济转型,最终实现我国劳动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三)为企业创新提供各种积极环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不断创造的重要来源,要积极建立各种与企业创新激励相容的机制,以便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能动作用。第一,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知识A是企业以更好的方式生产使用价值的诀窍,这既是企业的自有资产,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举措将会使创新者优先享受到创新带来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第二,为创新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支持,通过税收政策、银行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等为有创新活力的企业提供资源方面的支持。创新本来就成本高、风险大,如果在资源方面还有欠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切实让企业更易获得创新必需的资源,就会降低企业创新门槛,帮助企业提高创新的成功率。第三,进一步促进官产学研的打通,让创新的整个链条更好的协同起来。政府要在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攻关等基础领域保障投入,并确保这些科研投入的引领性、基础性和成果扩散的及时性,鼓励作为知识B的科研成果尽快向社会扩散,缩短科研成果生成使用价值生产能力的周期。同时,充分激发企业在应用型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知识A的创造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各类知识创造兼顾、使用价值生产能力持续改进的完整链条。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16]这正是劳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的要诀。
(四)紧抓深化供给侧改革方向不放
供给侧改革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结构,改善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手段最终实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有效供给的改善主要来自供给的质量和供给的种类两个方面。首先,要提高供给的质量。通过增加更高质量、更好使用功能的产品供给,从而以高层次的使用价值代替低层次的使用价值。其次,增加供给的种类。通过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使最终使用者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实现更多的使用价值。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将生产要素向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业部门配置从而促进更多新的使用价值的创造。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的各个流程,使信息化经营管理手段在企业中的普遍程度日益提高,将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通过分工的优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十九大报告指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7]。因此,我们要以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为抓手,促进大数据和制造业的加速融合,以产业升级带动产品使用价值生产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18]。科技创新是当代劳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加速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拥有丰富知识与熟练技能的新时代劳动者为更多使用价值的创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新型劳动工具不断出现,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新产品和新服务令使用者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为劳动者的生产提供大量成本更低、更加环保的可再生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的环境成本使劳动生产力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科技创新通过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的作用推动劳动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纵观未来,如果将劳动生产力的新一轮发展比喻成一枚蓄势待发的火箭,那么教育是这枚火箭的燃料箱,互联网是它的助推器,创新是它的发动机,供给侧改革则是这枚火箭的导航仪。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教育、鼓励企业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战略并紧抓供给侧改革方向不变,从而实现劳动生产力这枚火箭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加速上升。
参考文献:
[1]卫兴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M].济南: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2017:27.
[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4.
[3][10][1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411、20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43.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9.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74.
[8]詹姆斯·马丁.信息化社会漫话,杨昇鸿等译[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58.
[9]甘星,刘成昆.区域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深圳市2001-2016数据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8(11):133.
[12]国家能源局.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Z].2016.
[13][16][17][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14]中共中央國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Z]. 2019.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7-20.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