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幼儿园:以“自然生态”之笔绘“嬉乐”童年
周浩
2016年,金桥幼儿园“嬉乐游戏生态开发”项目被评为江蘇省前瞻性教育实验改革项目。3年多以来,金桥幼儿园秉持“儿童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办园思路,传承“大爱无疆、大爱无痕、大爱于行”的理念,努力“让孩子成为孩子”。探索出了一条“嬉乐”发展之路,为广大幼儿园课程建设发展予以启迪。
2019年11月22日,冬阳生暖。站在至高点看“嬉乐园”,“嬉乐园”里的游戏是壮观的景象。孩子们是一个个跃动的精灵,扑闪着翅膀,自由、快乐。童年是一场欢畅淋漓的歌唱。游戏是明亮的因子一样的东西,所及之处,光彩熠熠。
“嬉乐园”就像繁荣的春天,怕迟了日子,一股脑地将这片“嬉乐”世界展现在面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桥幼儿园(以下简称金桥幼儿园)何尝不是一座大型“嬉乐园”呢?循着孩子们游戏的“嬉乐声”,记者走了进去……
亲近自然,“嬉乐”成长
战壕区,孩子们正在积极“战斗”,子弹呼啸声、炮弹炸裂声、士兵中弹倒地声,孩子们模仿得惟妙惟肖。战地医院里,几个孩子扮作医护人员,正忙碌地抢救“伤员”。
杉树林中的迷宫里,孩子们在探究如何走出迷宫,尝试、探索、讨论。当然也有别出心裁的孩子,径直走下木板,穿过杉树林,便也走出了迷宫。
沙水池这边,孩子们就像是春天的花圃里抢着开放的百花,相互追逐着,嬉闹着,欢乐洋洋洒洒,将童年装扮得更加有趣。
“嬉乐园”是一位魔法师,一年四季,惊喜一颗接着一颗炸裂,令人着迷。春天,海棠花开,“嬉乐园”便循着节气的脚步,将有趣的故事丢在小路上,期盼着孩子们捡拾。秋天收获的季节,终于可以摘海棠果了。金桥幼儿园的“海棠节”便应运而生。
海棠果酷似苹果,大班的孩子查询资料之后,方知海棠果是水果。他们决定用其制作美食。怎么采摘海棠果呢?大班的孩子们动手制作采摘工具,当然也有孩子提出直接爬到树上摘就可以了。经过讨论、尝试、加工,孩子们成功制作了采摘工具。他们将自己制作的工具带到了“嬉乐园”里,分工合作,收获了不少海棠果。在制作工具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经验提升,激发深度学习。
当小班的孩子捡起掉落的海棠果时,树上的海棠果又勾起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乐乐说:“我看见大班的哥哥姐姐做了好多的工具,我们该怎么办呢?”童童说:“那我们可以请老师帮忙吗?”……在教师的帮助下,孩子们找到了摘海棠果的方法,每个人都收获了不少。在草地上,他们将海棠果变成了五角星、心形等形状,此刻的孩子是创作者,海棠果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显现和明亮。
孩子们“做中学”“学中做”,创造推动了成长。
“嬉乐”探究的故事连番上演。小班孩子抓取海棠果比赛开始了。谁一把抓的海棠果多呢?孩子们将各自手中的海棠果放在儿童天平的一端……这无形中丰富了他们对多与少的认知。当然,孩子们不会忘记自己的拿手好戏——手工制作,他们将海棠果粘贴在白色的纸盘上,做成了一株株硕果累累的海棠树。他们彼此合作,相互学习,小小的海棠果给予了他们丰富的体验和认知。
“嬉乐园”遍植海棠,本是毗邻金桥幼儿园的一座小公园。建造之初,金桥幼儿园就介入,根据孩子的需求,在公园里增添了沙水池、战壕、种植园地等,将之改造成游戏乐园。
3年多来,金桥幼儿园秉持“回归田园生态,吐纳自然气息”的理念,按照“生态、乡土、养气、嬉乐”的原则,引入生态群落,融入乡土元素,还原南通田园自然背景,让儿童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世界、释放天性、发展个性;在生态的环境中游乐嬉戏,学会合作、沟通、创造;在游戏中享受童年生活,全面发展成长。
“嬉乐园”是多元的,有互动,有探索,满足了不同孩子嬉戏、审美、发展的需求,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铺就一层积极向上的金色。
以趣为题,烛照成长路
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从“嬉乐园”起飞,飞进幼儿园,你定会惊讶这所幼儿园竟然有如此之丰富的自然材料,芦苇、柚子、芝麻秆、玉米、竹子、棉花等,数不胜数,海棠果不过是这汪洋里的一粟。
趣味盎然。玉米娃娃头顶两个小辫,穿着玉米皮做的斗篷,神气地站在区角里,旁边是棉花拓印画、芦花拓印画,还有玉米棒搭建的高楼大厦,共同装饰了幼儿的生活,丰满了幼儿精神腰肢,编织出了处处洋溢着趣味的世界。
在“趣”的引领下,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低结构材料被孩子们的灵性点亮,转化为游戏材料、教具、画笔……有了七十二般变化。烛照前路,孩子们快速向前奔跑……
玉米到底可以多有趣呢?金桥幼儿园置玉米为活动生成的焦点,生成了诸多有趣的“玉米趣”活动。玉米粒、玉米皮、玉米棒、玉米芯等经过师幼心灵的酝酿,开出了灿烂的花儿,结了丰硕的果。除此之外,以泥巴为内容的“泥趣”,以草为内容的“草趣”,以芦苇为内容的“苇趣”,还有“棉趣”“竹趣”等多种趣味活动。
这些活动以低结构自然材料为支持,适应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创作和游戏的权利还给了幼儿,幼儿得以澄明。而教师也在有趣的活动中提升了课程活动创设能力,以及育人的能力。
让我们走进“苇趣”主题活动,去探究“趣味”的由来。“苇趣”主题活动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好玩的芦苇”“捉蜻蜒”,实景活动“芦苇和小鸟”“芦苇篱笆墙”,还有集体活动、地域节日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涉及语言、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此刻,芦苇仿佛是—根无所不能的魔法棒。
当芦苇被选为活动的主题之后,教师和孩子以及家长,实地走进大自然,了解芦苇的生长环境、生长状态,丰富自己对芦苇的感性认知。每个趣味主题活动,金桥幼儿园都会安排师幼走进自然,真正触摸它们,了解它们。每一次走进大自然,幼儿都会收获颇丰。他们称之为“实景活动”。
芦苇被带进了教室,不知道哪个机灵鬼,提出了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板凳插上芦苇,做成了“芦苇墙”,缝隙很大,根本藏不住人,可孩子们并不介意。躲在后面的孩子,脸上挂满笑容,张大眼睛,透过缝隙,盯着“芦苇墙”外扮演找人的小伙伴,而他却假装什么也看不到,左顾右盼。游戏不就该如此这般自由吗?
芦苇管被剪成小段,涂上各种颜色,做成了拼搭游戏材料。孩子们拿着蓬松的芦苇花,蘸满颜料,挥动起来,一幅有趣的图案便成了……
芦苇被孩子们的心灵打亮,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那么,“泥趣”“棉趣”“竹趣”诸多趣味主题活动,又该是多么精彩?!
金桥幼儿园园长季新萍说,每个主题都由三个年龄段的系列活动组成,每个年龄段又有各自的主题网络和幼儿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包括集体游戏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及主题环境创设方案,涉及幼儿学习的五大领域,已经成为金桥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
挖掘地域资源,丰厚发展之基
逆着“苇趣”主题活动生成之路,记者走近芦苇、棉花、竹子等被选中为孩子游戏、学习材料的那一刻,聆听趣味主题活动的开启。
基于幼儿的学习和探索特点,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金桥幼儿园将课程建设的目光锁定在了通州这片江海资源丰富的土地上。
课程从泥土里种了出来。
“自然、生态、便利”作为资源建设的原则,金桥幼儿园从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环境入手,将野生植物、田间农作物以及水土等资源,纳入到野外资源库。从这时开始,诸多野外植物、田间农作物被带进了教室,成为了幼儿成长的小伙伴,幼儿用他们的灵性赋予这诸多自然材料以光彩,开启它们作为“艺术品”的旅途,而它们也将天地、风雨等自然赋予幼儿的成长。
经过反复甄选,“趣”作为灵魂被赋予了这些自然之物,水、泥、虫、草、豆、竹子、芦苇、玉米、棉花等,成了嬉乐游戏开展的主要材料和主题线索。
抵达创造萌芽之时,记者发现,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金桥幼儿园还积极挖掘整理历史资源。传统的老游戏是否还有活力呢?传统的农业劳作是否可以变为孩子的游戏?经过探索,答案是肯定的。
金桥幼儿园发动家长带领幼儿,探寻祖辈曾经玩过的游戏,搜集整理之后,将之以“祖辈的游戏”的形式重新交给了孩子,如“滚铁环”“撞拐子”“打李逵”等,而游戏垂钓、放纸鸢、斗蝈蝈等游戏重新被以“古老的诗意”之名唤醒。
在这个过程中,金桥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遵循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将老游戏与搜集到的自然材料进行有机链接,与幼儿一起探索出老游戏的新玩法。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值得更多的幼儿园学习。
抵达创造萌芽之时。记者发现。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金桥幼儿园还积极挖掘整理历史资源。传统的老游戏是否还有活力呢?传统的农业劳作是否可以变为孩子的游戏?经过探索,答案是肯定的。
当纺纱织布、连枷打谷、推磨碾米等农业劳作以游戏的形式登上舞台,劳作的感恩、珍惜,也被唤醒,悄悄地种在了幼儿的心底,萌发,生长。
历经探索实践,金桥幼儿园建成了三类活动基地,这也是课程生发的肥沃土壤,复合型的“嬉乐园“‘生态农场”“自然湿地”。
“生态农场”依托通州区近郊多个综合性生态农场,是嬉乐游戏主题活动实践基地。在开放式的原生态环境里,孩子们的心灵敞开,精神是愉悦的、自由的,他们得以亲身体验生命生长,感受生命的律动,探寻生长的脉搏。也是在这里,他们收获,学会了感恩、珍潜。南通滨江临海,水系纵横,河流密集,金桥幼儿园把天然的自然湿地作为课程基地,开展童年的水边游戏,让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感受到了戏水、玩泥、淘沙的天然野趣。
多层“审议”,探索课程建设新路
继续探索这“趣味”的生发,记者走近了金桥幼儿园的课程审议。芦苇如何变成课程资源?棉花又可以生发哪些游戏活动?自然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离不开课程审议。课程审议是活化资源、生发趣味游戏的关键所在。
为了点亮诸多的课程资源,金桥幼儿园组成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审议小组,从班组到年级组,有效地保证了活动实施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教师们以“微项目”的形式创设嬉乐主题活动。在每个项目活动中,不同层次的课程审议小组,共同合作探究,从目标的设计到实际实施,不断深化,形成了连环式的深度开发模式。自然材料在大家的讨论和思考中变成了游戏材料、装饰材料、学习材料等,又在幼儿的创造中变成了艺术作品,点亮了游戏,精彩童年闪耀。
季新萍园长说,当项目方案初稿形成后,项目组全体教师对主题方案的目标、内容进行了解读,在老师们对每个主题的建构网络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认领“微項目”,将其列入班级教学计划予以适时实施。
当项目落户后,以年级组为单位制订实施计划,细化实施步骤。在小组讨论中,教师们领悟到了“趣味”主题活动并不只是活动,每个主题活动的游戏材料都是课程生发的切入点。“实施过程中更要研究主题背后的关联信息,从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制订详细的集体活动、环境创设和游戏区域设置方案,并搜集相关材料。”
实施项目方案是由各个班级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投放材料,引导幼儿游戏,材料和幼儿之间相互作用,彼此成全,材料得以展现它自身的价值,幼儿得以成长。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否合适?游戏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游戏内容与幼儿发展目标是否切合?教师不断观察和反思。师幼一起就班级嬉乐游戏材料的特性、投放、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和探讨,寻找和建立本班嬉乐主题扩展链,以每个扩展链的细化和深入带动嬉乐项目的深入,并对原有的游戏活动方案进行审议,根据班级实施情况进行循环调整。老师们扎根理论、深入探究、层层推进,从环境创设、课程建构、游戏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体化”“全方位”的实践与探索。
在实施中完善提高“趣味主题”活动方案,也在不断发展和生发新的活动内容,金桥幼儿园贴近自然、贴近儿童,关注创想、关注整合,探索出了“六大开发策略”:基地孵化策略、实景召唤策略、还原复活策略、长线延展策略、链接嵌入策略、联盟其建策略。
小班的易老师举了“棉趣”主题活动的例子。棉花可以怎么玩?棉花还能做什么?大家围绕着棉花进行创想,“棉花可以做装饰材料。”“棉花可以放在美工区,可以印画、贴画。”“棉花可以纺线,进行刺绣。”“棉花壳也可以让幼儿玩。”……
在课程审议中,自然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进入了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之中,它们凝结着幼儿成长的经验,也凝结着教师成长的心灵创造。这些材料在师幼的共同努力下,成全了双方的发展,也为金桥幼儿园铺就了一条宽阔的发展大道。
“嬉乐园”的游戏不知道何时结束了,回归了平静。眼前的游戏只是这块土地上开出的几朵小花,鲜艳亮丽。未来,金桥幼儿园定会鲜花满园,像是盛宴一般。孩子们的笑声似乎并未远去。记者知道,明天游戏将继续盛开……
金桥幼儿园要“让孩子成为余裕的孩子”“让孩子成为自然的孩子”“让孩子成为本土的孩子”“让孩子成为全人型的孩子”“让孩子成为彼得·潘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