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成因、类型与防范

    鲍熹懿

    【摘要】 ?大数据的应用在为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使高校财务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文章研究发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在于预算管理不合理、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和人员素质不匹配。由此,形成了财务系统运行风险、财务数据缺失风险、财务会计核算风险和财务资金经营风险等。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优化财务信息发布机制、完善财务数据加密机制和强化财务人员培训机制,从而切实增进高校管理效率并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

    【关键词】 ??大数据;高校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14-0113-02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正聚焦于“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的应用,依托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会计核算和数据处理为基础,实现财务部门对财务数据、财务信息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进而大幅提升了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效率。但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在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绩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大数据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财务信息发布和储存方面存在潜在的风险[1]。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生成原因、主要类型和防范措施。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生成原因

    在大数据背景下,无纸化办公已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这种模式也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风险的概率,尤其涉及财务数据的采集、发布和储存,很容易凝聚潜在风险,从而导致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无法正常运行。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但大都来源于大数据的大容量、多样化、高速度、复杂性等特性。根据大数据发展趋势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可归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管理不合理

    随着高校财务体制的深入改革,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如预算编制、初审、审批、执行、调整等将贯穿于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但一些高校往往在预算管理上存在随意性较大、管理不严格、风险防控不健全等问题。例如,由于高校收入渠道较为单一,再加上未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导致高校对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和偿债风险并不能做出准确的评估[2]。另外,很多高校对预算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收支和管理,缺乏对预算执行的监控以及对预算执行的绩效考核,使得预算的编制偏离高校实际运行。随着高校规模的持续扩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涉及的财务数据信息更为复杂,亟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二)管理系统不完善

    大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都是由软件公司开发的,但每个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都具有个性化,这就意味着对财务系统的生搬硬套很容易导致财务管理的低效率甚至不如人工模式。同时,高校财务系统与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难以匹配,二者之间的衔接存在数据结构和标准的差异,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汇编、分析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和漏洞。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需加强与软件开发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财务系统的个性化设计,并根据后期运行不断进行调试和修正,给财务管理系统升级提供足够的空间。

    (三)内部控制不健全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风险。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和升级,内部控制也由“人工控制”转向“人机共控”。不仅如此,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也由传统的事后查账方式变为财务管理系统的后台设置。由此,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结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也是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根源之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与各部门管理系统的融合、互连和互通,实现内部控制一体化模式和流程。

    (四)人员素质不匹配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具备与大数据应用相匹配的基本素质成为高校财务人员的业务评价标准。但是,业务能力低、服务意识差的问题在高校财务人员中仍然较为普遍。其一,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会计核算上,忽视了大数据条件下的财务决算、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岗位要求。其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尚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咨询。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本应该提供真实、可靠、有效、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为高校的发展规划和管理科学化提供数据支持,但由于财务工作的繁杂、时间紧迫,财务人员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职能。因此,人员素质与大数据时代的不匹配必然会增加高校运行的财务风险。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类型

    财务数据信息的挖掘、管理和分析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当财务数据发布和储存出现潜在风险时,会导致工资绩效、科研经费、学生缴费等数据不准确、不全面,甚至会出现数据信息被删减、篡改,从而严重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将面临更严峻的潜在风险。

    (一)财务系统运行风险

    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已成为各高校在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财务系统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并未根据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来构建,而是完全依赖于软件开发商提供的财务系统及各类服务,这给财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风险,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财务系统更新缓慢、财务系统服务缺失、财务数据传输延迟以及财务系统与银行、高校其他部门的衔接问题等[3]。

    (二)财务数据缺失风险

    高校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财务数据的准确、全面。大数据时代对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数据挖掘、处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高校往往存在财务数据缺失的风险,降低了财务管理部门获取财务数据的准确率,从而导致财务管理部门无法准确获得其他部门的资金使用状况,也无法与其他部门形成有效的交流和反馈,最终使得财务资金并未得到有效使用,大大增加了高校的运營成本。不仅如此,高校财务数据也很有可能遭到黑客、病毒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职工的薪资数据会存在被恶意删减、篡改的风险,这会导致教职工薪资发放滞后或不规范,必然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财务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高校财务部门的基础性工作,而会计核算的结果则反映了高校财务运行的情况。在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日益复杂多元,会计核算风险的概率大大提高,如核算制度不健全(主观因素影响大)、财务人员的疏忽大意、个别报销违规违法等。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张,运行经费逐年增长,一些高校教师违规提供虚假发票,变相套取科研经费,造成会计核算结果失真,增加了财务会计核算的难度和风险。有些高校为了争创“双一流”,集中力量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忽视了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改善,这不仅带来了极大的财务管理风险,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行,甚至还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腐败行为。

    (四)财务资金经营风险

    伴随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运行、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因此,各个高校都通过各种方式从银行筹措资金,以保证教学科研及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银行贷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的资金紧张问题,但需要支付高额的银行利息,从而带来了财务资金运行的风险。一方面,有些高校会因此面临巨大的债务偿还压力,并承担相关风险,直接影响高校的声誉和再融资能力;另一方面,有些高校为了扩大资金来源,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风险。作为高校资金的管理者,高校财务部门肩负着资金筹集、调配、投资、使用的职责,在面临政策调整、利率变化、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时,也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是非常必要的,财务风险防范有利于高校甄别潜在的风险隐患,对于优化财务制度、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4]。不仅如此,财务风险防范还有利于高校拓展融资渠道、避免资金浪费,而且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高校对于自身运行风险的识別和处理能力,有利于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高校有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必要手段。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可以从风险的甄别、评估和化解三个维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财务管理的潜在风险和现有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便于财务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识别财务风险隐患,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控制。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健全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化解方案,有效提升高校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高校应该制定详细的财务风险问责机制,根据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岗位职责,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全面系统地应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各类财务风险。

    (二)优化财务信息发布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是准确发布财务信息。在财务风险防范过程中,高校财务部门应该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优化财务信息发布机制,确保财务信息发布的准确性、针对性[5]。高校要以大数据技术为载体,充分利用自身财务系统的特征和优势,制定相应的财务信息发布制度,合理优化财务信息发布的各个环节,以避免财务信息发布风险的发生。高校财务部门还可以根据需要,动态监督财务信息发布,使其透明化。此外,高校还需要在各部门之间构建交流和反馈渠道,巧妙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加强财务人员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互动和交流,以方便财务人员掌握其他部门的各种诉求,全力规避财务风险的频发。

    (三)完善财务数据加密机制

    为了防止黑客对财务数据库的攻击和删改,高校财务部门应该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密管理,以确保财务数据完整[6]。由于很多高校的财务系统都依靠于校园网,一旦校园网遭到攻击,就会牵连财务系统,因此,在财务数据加密过程中,高校应把校园网与财务系统进行分离,单独设置财务系统的防火墙和安全级别,以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高校财务部门还应根据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程度,定期修改财务系统的加密密码,以避免薪资数据被删减或出现缺损,保证财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真实、可靠。

    (四)强化财务人员培训机制

    在财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高校要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对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降低高校财务部门对财务系统开发商的依赖程度。根据财务系统运行的潜在风险,应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补充财务系统管理和应用的相关基础知识。一方面,针对财务系统的升级和运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熟悉财务系统运行的流程,掌握财务系统管理的方法、技巧;另一方面,高校财务部门应该定期检查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及时分析系统运行的风险和隐患,有效提升财务系统运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同时,高校财务部门也应该完善轮岗制度,以丰富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X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亮.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危”与“机”[N].中国会计报,2017-12-8.

    [2] 耿晓霞.“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服务模式与方法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19,(04):80-83.

    [3] 翟姣姣,季云端,米文红.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创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09):36-39.

    [4] 胡弢,黄文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财务报销创新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8,(05):128-133.

    [5] 刘荣莉,王敏.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监督体系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审计评论,2017,(01):82-89.

    [6] 徐明稚,张丹,蒋晓璐.基于现金流量模型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体系[J].会计研究,2012,(07):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