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保靖土兵征调论述

    内容摘要:明王朝征调保靖土兵主要参与三种性质的军事活动,即“征蛮”“征贼”与“御边”。保靖土兵积极接受明廷的征调,为维护国家局勢稳定、抵御外来者的入侵做出了特有的历史贡献,值得后世铭记。

    关键词:保靖 土兵 明代 征调

    明王朝在湖广布政司西部设立了保靖土司,也就是现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地区,这也是与永顺土司等级相同的土司,从唐、宋以来就在湘西地区进行统治。保靖土司的统治范围主要包括以土家族、苗族及少数汉族的大片区域,保靖土司所组建的强大土兵,以前在明代的政治生活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历史痕迹,其中土兵抗倭援辽之功,被后世所称道,而其他方面则鲜为人知,今根据明实录记载,对保靖土兵的征调作一个全面的论述。

    一.保靖土兵的构成

    保靖土兵,想必有许多人都认为是由土家族所构成,其实并不然,保靖土兵的兵员还包括了苗族以及生活在湘西地区的汉族。明代,保靖土司统治的地区靠近苗族所生活的腊尔山、雷公山等地区,在明代史书上闻名遐迩的黔苗就与保靖土司相距甚近,而且交流十分紧密。地方志书和明实录都有相关的记载,保靖土司很喜欢召集苗民来耕种属于土司所有权的土地,同时也喜欢召集苗民充当自己的护卫或兵士,用于防御或攻击,来稳定自己的统治。明王朝曾命令保靖土司节制约束苗民。所以在保靖土司所辖区域,自然是土苗杂居。明实录说:“自正德以来诸土司赴调,多倩此苗为先锋。”1“土官构仇,各厚饵此苗,以助攻杀……由是土人与苗互结姻亲。”2这些记载可以清楚的说明,保靖土兵是由苗族和土家族的人民共同组成。保靖土司土官虽然大部分是土家族,但是构成保靖土兵的兵员,苗族则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

    二.保靖土兵的征调

    明中期之后保靖土兵的征调活动十分频繁,保靖土兵参加的战争范围几乎遍及全国,而且参战的次数也非常多。其军事征调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受明王朝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被明王朝利用去平叛湖广、四川、河南、贵州等各族人民的反明斗争;二是去镇压各地的流民起义,包括荆襄、河南、四川等地。三是不同于前两类的战争性质,当中华民族面临外族侵略时,保靖土兵毅然开赴东南沿海前线,进行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宣德七年(1432年)新郎等寨残苖吴不尔等,出没清浪卫地方劫掠,朝廷调湖广木顺保靖二宣慰司五寨长官司,分路并进并力攻剿,以除边患。

    正统十四年(1449年),湖广参将张善上奏,率领保靖土兵前往贵州地区征讨五开苗及广西壮人的反抗。

    景泰五年(1454年)湖广右都督陈友上奏清水江苗贼约万余在黄土坡及平茶等处流串杀掠,朝廷调永顺保靖镇溪等处土兵及各卫所轮掺官军并力剿除。

    景泰七年(1456年)保靖宣慰使彭舍怕俾随方瑛镇压铜鼓、五开、黎平等处苗贼。

    天顺二年(1458年)调保靖土兵随方瑛征讨东苗,要求保靖土兵自带兵器粮晌,平乱叛变之日有功重赏。

    成化元年(1465年),速调湖广永顺、保靖兵征讨山都掌大坝等寨蛮贼,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调永顺保靖并两江口镇溪茅冈等土兵在今年九月内会合剿,烂土等处苗贼。

    弘治十四年(1501年)曹恺请发湖广永顺保靖宣慰司土兵会官军克期进讨贼妇米鲁及福佑等营。

    正德十一年(1516年)湖广总兵官杨英,巡抚都御史秦金命各参将整备兵粮,调永顺保靖播州酉阳土兵剿贵州车椀寨苗贼阿傍等。

    正德十二年(1517年)平浪苗夷阿向等人作乱,巡抚都御史曹祥调永保酉阳镇湲土兵进剿。

    嘉靖三年(1524年)总督都御史张嵿等调湖广永顺保靖土兵各万人与本省官兵剿思恩土目刘召。

    嘉靖三年(1524年)贵州按抚官先后上奏报芒部逆贼陇政阿核等纠集苗夷,剽掠毕节卫等处,杀伤官军,毁官民房,调取永保土官云南守臣部署曲靖等处士兵三千,屯截要地,防贼逃逸。

    嘉靖四年(1525年)田州土官岑猛阴谋叛乱,姚镆调保靖土兵随沈希仪、张经等统辖的官军,分道讨伐。

    嘉靖十六年(1537年)贵州土苗王聦在凯口图谋不轨,贵州总兵官李璋等率领一万保靖土兵及五万酉阳清浪等地土汉官军讨伐。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明王朝调保靖土兵开赴东南沿海前线抗击倭寇。第二年,又调保靖土兵三千人前往苏、松地区抗倭。后来又接受胡宗宪请求,调保靖土兵六千人由彭守忠率领抗击倭寇。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巡抚贵州佥都御史张鹤鸣上奏红苗为患,蹂躏三省,下敕四川湖南二省提供兵饷并下令湖南的永保二司平叛红苗。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保靖土司彭养正挑选五千名士兵用作先锋随官军平叛播州杨应龙。

    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命保靖土司随官军参加平叛荆襄流民起义。

    正德六年(1511年),四川起义军首领蓝廷瑞、鄢本恕纠集党羽二十八人在四川反抗明王朝统治。明王朝命保靖土兵为前锋,随官军前去会剿。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长沙、益阳等地区,常德地区派人前去求救,偏沅巡抚调保靖土兵前去常德地区救援。保靖土司彭朝柱率领土兵三千,日夜不停极速行军,常德之围得解。

    三.保靖土兵的作用

    有些学者认为土兵制度是反动的,土兵的生存状况是令人悲哀的。3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看,战争中的土兵是非常英勇的,虽然有过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它的积极贡献确是不容抹灭的。

    (一)维护王朝统治及国家统一

    土兵受中央王朝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以及国力强盛的影响,曾多次被中央王朝所征调参加各种战争,成为中央王朝维护王朝统治及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中央王朝与各土司、土司与土司、土司与所管理的民众等经常有利益冲突,矛盾尖锐时甚至引发影响王朝统治的战争,如“岑猛之乱”、“杨应龙之乱”。明王朝为考察土司是否忠心,便要求土司履行军事征调义务,所以保靖土兵频繁参加“征蛮”、“征贼”等战争,有力地维护了明王朝的政治统治。明后期,保靖土兵在“勤王”战争中表现优异,竭尽全力参与明王朝平叛农民起义的军事活动,有力维护了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政治统治与全国统一。保靖土司彭象乾应调率领四千土兵远赴辽阳来抵御后金军队的南下;保靖土司彭荩臣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抗倭中被誉为“东南第一战功”。保靖土兵在积极效忠中央王朝的同时,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作用。

    (二)土兵征调对民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摆手舞是现今武陵山区酉水流域土家族的一项重大文化活动。摆手舞又名社巴,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到了明代,由于保靖土兵应调从征的频繁,应调从征作为民间风俗写入了摆手舞的仪式中。光绪《龙山县志》就明确记载:相传某土司于前明时调征广西某县城,守坚。屡攻不下时,某军营城南门外。乃令士卒半女装连臂,喧唱为靡靡之音。于是守城者竞集观之,并动于歌,流荡无坚志。某则以精兵潜逼南门跃而入,遂克城。归后演为舞节,盖亦蹈咏武功之意。4《龙山县志》中所述“摆手”,是源于土兵在无法攻克敌方城池时,而使出的奇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即让土兵着女装,手牵着手,边舞边唱家乡的歌曲,是为靡靡之音。这种说法虽带有后人构建之处,但一句“盖亦蹈咏武功之意”确是认为,“摆手”是为了纪念战争胜利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文光、朱映占.明代土兵论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明)王士性.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明实录[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5月。

    [5]龚荫.中国土司制度[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6]谢华.湘西土司辑略[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7]陈田.明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8]严英俊.广西壮族地区土兵制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1998年5月。

    注 释

    1.《明世宗实录》卷315,嘉靖二十五年九月癸酉

    2.(明)郑晓:《今言》卷3,第215条

    3.严英俊:《广西壮族地区土兵制度初探》,中央民族大学,1998年,第42页。

    4.(清)刘沛:(光绪)《龙山县志》卷11《风俗》。

    (作者介绍:汪益民,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