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优化路径
陈冲
在现代传媒业日趋发达的今天,影像作为商品生产和消费的特征也逐渐确立,当摄影实践成为影像的生产环节,传播成为销售的模式,影像的阅读与观看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时,影像就成为了一个产业。[1]影像以其客观记录性,机械复制性,传播便捷性,媒介融合性,大众参与性等属性优势迅速成为当代文化中最为活跃和最主要的角色,并作为现代背景下商业文化的最佳载体,在文化与商业之间充当着牢固的纽带,表现出极大的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成为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体的不断兴起以及大众文化的广泛参与,中国影像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并不断发生着剧烈与深刻的历史转变,如今,科技和意识不断更新,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中国影像文化产业也逐渐走上快车道并不断提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影像文化产业,需要尽快澄清认识,理清思路,并寻找到恰当的推进路径。
一、 趋势与机遇
如今,摄影已由传统银盐时代全面进入到数字影像时代,并以其良好的媒介融合性几乎渗透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在商业人像、商业广告、新闻媒体、艺术收藏、文化娱乐、器材用品等方面形成多元多维多层次发展的产业格局。在科技和文化的推动下,影像文化产业正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与变革,也因此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产业总体持续增长
影像良好的融合性以及与传媒业的紧密关系,使影像在媒体转型期快速融入新媒体而获得极大发展,成为融媒体时代最活跃的视觉媒介,并借助传媒产业和新媒体产业的持续增长而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除在调结构和培育新动能中担负引擎作用以外,在“十三五”规划中还被视为战略性产业而获得优先和重点发展政策支持,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文化强国”号召,中国文化产业逐渐走上快车道并不断提速,这意味着影像可以搭乘媒体融合和国家政策的两趟顺风车而稳步发展。
(二)行业进入调整与细分阶段
网络发展和大众多元文化的需求,使影像行业被相馆和影楼控制的垄断局面得以打破,在原有格局基础上,诞生了众多的线上工作室和自由从业者。在“互联网+”的引擎推动下,影像在传统线性单一产业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向网络新媒体的多元模式发展,网络和新媒体营销成常态,线上线下结合成行业新标准。[3]在垂直化与专业化的基础上,个性化与人群定位的细分模式将开启,定制服务逐渐取代模式化生产,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优胜劣汰。这为中国影像產业的拓展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改革的契机。
(三)消费向大众化市场全面扩展
影像大众化进程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与潜在市场预示大众将成为未来影像消费的主体。大众影像消费除了在婚纱人像、文化娱乐、传媒资讯、器材用品等方面继续作为消费主流外,还将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影像艺术消费中成为未来的主流,对此行内人士已有所关注。如今中国已成为互联网消费大国,2015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达12.8亿台,超过90%,且不断普及,读图消费已成趋势。中国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和大众的广泛参与,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都将为中国影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市场。
(四)影像输出消费由相机向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转移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微电子设备摄影技术的大幅提升,手机摄影技术已与民用数码相机不相上下并直追单反,大众纷纷转向更为便携的智能手机等通讯设备获取影像,[4]微型数码相机消费逐年下滑,许多相机制造商和销售商纷纷倒闭和破产,连百年品牌尼康公司也不得不裁员和关闭部分工厂。这种现象已得到中国手机企业和技术行业的广泛关注,华为老总任正非说:“华为错过了语音时代,错过了数据时代,华为不能再错过图像时代。”如今,中国华为、OPPO、小米等智能手机品牌和大疆无人机技术在影像输出方面已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发展,并不断占领国内外市场,这将改变日本数码相机一统天下的格局,中国有望成为未来大众影像输出设备的生产方而占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五)影像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凸现并更迭加速
当前正处于影像新技术新产业快速更迭的时期,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数码相机不断升级,智能手机摄影不断提升,便携可穿戴电子设备不断出现,无人机航拍技术广泛运用,机器人新闻采编已成现实,图像处理软件推陈出新,图片搜索已成趋势。影像产业开始由单一的静态图片使用不断向具有全方位视听效果的影像运用扩展,并将在融媒体、流媒体、浸媒体、全媒体、VR、AR等新媒体概念和技术运用中价值凸显且不断延伸,这将为影像文化产业拓展升级产生无限可能。
二、 问题与挑战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 影像产业在中国起步晚,基础弱,且较长时间处于摸索阶段,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当前中国影像文化产业整体表现出体系不健全、急功近利、侵权泛滥、“泛娱乐化”等诸多问题。
(一)产业体系不健全,结构发展不平衡
影像作为媒介工具和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具有复杂而广泛的文化外延。而中国各层面对于影像诸要素常常割裂对待并且对影像学科和产业发展重视不够。摄影学科一直作为艺术层面委身于美术之下,难以发挥其媒介传播价值,在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摄影活动并未作为核心版权产业受到重视,而是作为文化产业延伸层,仅纳入文化用品生产子项中,[5]可见摄影在中国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并未被真正认识和重视,这也导致国家对影像的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跟不上,以至于影像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建树微薄。如今中国影像产业整体表现出水平低,产业面狭窄,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官方层面单纯把摄影作为实用技术和宣传工具,精英阶层把影像作为审美挤在艺术收藏,大众阶层则把影像作为游戏自娱自乐,普遍忽略影像的产业价值和媒介外延,大众消费需求和潜在的媒介市场尚未被挖掘,影像产业的质量和体量与广大用户和市场的需求仍不匹配,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参与和引导,影像文化产业还表现出放任自流,野蛮生长的趋势。
(二)文化市场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如今,在市场经济的裹挟下,影像产业陷入纯粹的商业运作之中。新闻媒体单纯追求点击率,利用视觉冲击和煽动性夸大新闻效应,博取观众眼球,获取商业利润;商业广告滥用摄影真实性,充斥大量虚假广告与宣传,诱导消费者;摄影艺术追逐资本市场,创作投其所好,逐渐迷失艺术方向;[6]收藏市场虚假鉴定,联手做局,甚至成为洗钱的场所;文娱活动假借摄影之名,行赚取利益之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影像沦为经济的附庸。总之,当今的时代风潮与重商主义相关联,把文化降低到了商品的地位,传统影像对人性的关照和对人文的关怀,都已渐行渐远。[7]
(三)版权和隐私保护问题凸显,成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影像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在网络和新媒体产业领域,侵权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在版权受理和针对个人隐私的投诉中,则以摄影作品为主,约占67%。[8]摄影侵权行为又集中体现在作品侵权,民众隐私和肖像权被侵犯等方面,摄影已成为版权和隐私侵权重灾区。在网络隐蔽下,摄影版权和隐私保护面临许多困难和新问题,表现在:民众版权和隐私保护意识未养成,网上随意盗图发图成习惯;现行版权法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节奏,难以解决许多新问题;摄影侵权类型和侵权行为增多且行动隐蔽,认定困难;版权和隐私保护取证难,单打独斗,劳民伤财,耗时费力;版权胜诉回报率低,版权和隐私价值难以评估,维权陷入尴尬。2008年,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成立,但在网络侵权洪流中收效甚微,针对摄影版权保护的国家相关新政尚未出台,版权和隐私保护问题已成为摄影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并作为一个热门的社会议题,成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共识。[9]
(四)文化产业整体“泛娱乐化”,并呈蔓延趋势
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滋生了娱乐化的土壤和市场。各网络平台,商家迎合大众口味,蜂拥而上,追逐娱乐市场,制造开发大量娱乐影像产品。现代传媒业对收视率和发行量的追求和对经济利益的博取,迫使影像去讨好市场,与娱乐联姻,与商品结盟,进一步助推影像的游戏和娱乐升温,从而形成文化产业整体“泛娱乐化”现象。整个影像产业尤其是网络空间充斥大量媚俗、色情、暴力、趣味、猎奇、隐私、滥情、恶搞等影像,各种偶像文化,网红文化,直播文化借助影像哗众取宠且不惜自我丑化,即使灾难,苦痛也遭到习惯性的消费与排泄,甚至娱乐亵渎民族和先烈,使得影像市场一片乌烟瘴气。
三、 思路与途径
中共十九大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新的论断。影像文化产业发展也应该在新时期不断健全产业发展体系,解决产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产业发展与版权保护等诸多矛盾,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拓展升级,提质增效,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求为发展目标。
(一)观念转变与体系健全
摄影作为“狭义工具”固然可弃,而作为“广义工具”却可推崇,摄影在20世纪得到极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广泛的商业应用和大众的不断参与,因此,我们应认准摄影产业商业应用的主流和大众消费的主体,充分认识摄影在当代的媒介融合作用和巨大的影像产业价值,切忌单纯将摄影作为“精英文化”和“娱乐文化”而限定在艺术审美或自娱自乐的层面,应该放眼影像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
发展影像文化产业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没有国家意识的参与,影像文化产业很难有长足发展,这也是2016年中国图片产业发展论坛会上与会专家的一致感受。国家应重视摄影文化的学科建设和产业地位,平衡影像文化生态,完善产业政策和法规体系,推动产业拓展升级和提质增效。具体可借鉴国际标准和美英等国的文化产业分类,把摄影活动纳入核心版权产业规划,强调摄影文化服务和媒体运用,挖掘摄影媒介功能和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大力发展新型数字创意产业,以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全面提升影像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国家要不断适应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创新政府文化管理方式,强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支撑,使影像文化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例外与统筹兼顾
发展影像产业应充分考虑“文化例外”的原则,既要遵循市場规律,也要遵循文化规律,不可将文化产业与其他经济产业等同对待,更不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传媒业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中枢,国家应加强对传媒业的监管,传媒业既不能单纯作为政治和执政手段,也不能当成娱乐产业自由发展,应按照传媒产业规律,当成精神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传播平台。[10]互联网平台和文化商家应寻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接合,秉持传播者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自觉,并充分考虑正确的文化导向,拒绝成为市场的奴隶。像休士顿、阿尔勒一样具有国际影响的影像圣地,产业效益自然就产生了,影像唯有摆脱经济的附庸,才能迎来文化的时代。
政府应采取综合调控和区别对待的方式对文化产业进行引导。具体可通过扶持,鼓励,税收调节等方式,支持鼓励企业发展产业与公益相结合的文化平台,创作发展有益社会文明和精神正能量的文化精品,并通过奖惩结合的手段,支持良性的文化产业,整治市场乱象和侵权行为,这可能会有损短期的GDP,但却可迎来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和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对整个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无疑是有利的。
(三)版权保护与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与版权保护是紧密联系的关系,是孪生兄弟,文化产业就是版权经济,发展影像文化产业,必须解决侵权这个拦路虎。版权保护需要法制的建立和完善,更需要社会上下,全民参与,协同治理,具体可从司法,行政,社会,媒体,个人等方面共同展开。[11]
司法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前版权保护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修订和完善新的版权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行政管理部门应提高自身打击侵权的能力,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并将国家“剑网行动”等行政手段作为常态化开展;社会管理方面可通过建立版权登记制度和完善摄影著作权协会等机制,依靠专业团体协会和图片库等方式集体维权;媒体管理方面应积极探求技术层面的维权保护,加强媒体间的维权合作,选择合适的版权交易方式;个人维权方面应注意权责问题,在著作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方面首先不侵权,并坚守自己的权利。其次树立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适时选用技术保护措施。版权保护除了上述部门和层面的齐抓共管,还要做好全社会的版权教育与道德引导,并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取证,发挥网络监督作用,积极探索版权保护创新之路,以促进影像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导向
价值观是文化产品的灵魂,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端就是价值诉求的不清晰和信仰的迷茫,产业的背后是人的问题,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问题,[12]中国当前文化市场的泛娱乐化和价值观模糊,已经在儿童和青年中体现出来,文化娱乐本无可厚非,但过度娱乐以至整个行业的泛娱乐则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隐患,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侵略,中国亟需警惕并建构本土文化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正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所倡导的个人立场、社会立场、国家立场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由此体现出中华民族广泛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诉求。因此,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中国影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文化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主流文化引导,还需要市场担当和公众自觉,更需要国家的行政调控,对利用影像图片进行淫秽暴力宣传,散布谣言,破坏伦理道德,损坏民族形象,侵范版权和隐私等行为必须叫停。影像文化产业发展应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着力提升民族素质,营造社会精神文明。
结语
影像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文化外延的媒介工具和意识形态语言,它既可为政治,艺术所用,也可为产业经济服务,它既可作为一种审美娱乐方式,也可作为社会教化的意识平台和精神文明传播的最佳载体,它不仅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更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发展影像文化产业要充分考虑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支撑,避免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和过度娱乐化倾向,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优秀的文化产品引领社会风尚,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良好的精神需求为发展目标。
新时期中国迎来新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政治渐趋开明,经济不断崛起,观念正在革新,为此,影像文化产业应把握当前发展趋势与机遇,直面问题与挑战,发挥自身媒介优势,在文化拓展升级,产业提质增效,影像科技发展、媒介融合运用,知识版权保护,精神文明导向等方面开拓进取,探索出一条中国影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面对全球化经济竞争和文化竞争,中国应拿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特色和中國信心,开放包容,融合共通,不断创造影像文化精品和构建本土特色影像文化产业,不仅“引进来”, 还要“走出去”,在作为“舶来品”的影像文化中努力走出中国特色产业之路,以增强本土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7]孙概.摄影九章[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191-195.
[2]范玉刚.关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转型方向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7(1):22,28.
[3][8][9][11][12]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6,176-190,199.
[4]郁剑,孙梦如.手机摄影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功效及问题分析[J].现代传播.2016(3).
[5]蔡尚伟.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6-19.
[6]鲍昆.观看·再观看:当代影像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75-276.
[10]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