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三百千的教育思想意义探析
黑日木呷
内容摘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中国古代三种幼儿启蒙教育读物,是迄今保存最完整、使用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书籍之一。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古老的三百千,在新时期同样能发挥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 三百千 教育 思想 意义 探析
中华大地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方块汉字,并用它记录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在这浩繁的古籍中,三百千以其独特的形式,教育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三字经》的新时期教育思想
《三字经》并非某朝某人专著,而是经过历代文人的增删修订流传至今。近代一些学者认为南宋的《启蒙初诵》①很可能是《三字经》的雏形,至今也有千年之久远。
(一)环境教育思想
“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民贵君轻”的群众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孟子的成功,与其母亲的教育思想是分不开的。孟母即孟子之母仉氏。孟子少时丧父,其母守节,近居于墓地,孟子学为丧葬跪地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搬于市,近于屠户,孟子学为买卖宰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傍。每月十五,官员入庙行礼拜跪,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此孟母三迁,教子以成大儒。
昔日孟母的这一教育思想,就是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它在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对人影响是自发性的和偶然性的,它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性质;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计划、有目的,因此它同时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面性。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
(二)学习巩固的教育思想
“口而诵,心而维,朝于斯,夕于斯。”诵指朗读,就是学习;维指想,就是思维;斯指这,就是学习的内容。口诵而心不维,是扞格而意不入;心维而口不诵,则神昏而志不专。口诵书中之句;心思句中之理。
杜威②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创始人。他对学习与思维过程有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总是在思维的活动中进行。每一思维的两端,开始是一个迷惑、纷乱或困难的情境,结果是一个澄清、统一或解决的情境。“口而诵,心而维。”口诵而心不维,是扞格而意不入;心维而口不诵,则神昏而志不专。这无疑就是现代教育理论中学习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过程的教育思想的无遗表达。
夸美纽斯③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巩固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掌握不仅在于领会,而且在于巩固和运用,通过温习与练习以及通过教导别人等方式使学习的知识得以掌握。“朝于斯,夕于斯。”朝或于斯而夕不然,则所学时过而废,所得时迁而亡,非时习之道也。这完全迎合了夸美纽斯对学习过程中巩固重要性的现代教育思想。
二.《百家姓》的新时期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的姓氏,随着历史的发展,氏族的演化,显得非常之复杂。姓氏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历史渊源和过程。《日知录》记载的春秋时代的姓氏有50来个;汉代应劭《风俗通》收录的近500个;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收录了1232个;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收录了1745个;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录了3736个。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收录了4657个。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姓氏到底有多少,尚无有个精确的统计。据当今陈历甫编写出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收录的有10129个,其中汉族姓氏8000多个,少数民族姓氏2000多个。而成于宋初传于当今的《百家姓》虽然只编录了504个姓氏,全篇568字,单姓444个,复姓60个,但仍被视为中国姓氏的权威著作。
《百家姓》用姓氏编写成四字韵文,如一首四言诗,朗朗上口,便于诵读与记忆。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别亲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信仰。《百家姓》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它不仅普及着常见的族姓,还传播着不同族姓和睦共处的大同思想。
《百家姓》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研读《百家姓》,从每个姓氏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中,体会中华民族悠久的变迁与发展史,提高我们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杨”是我国汉族的大姓,在《百家姓》中“赵钱孙李……蒋沈韩杨”居第16位;“宇文”是我国少数民族鮮卑族的姓,在《百家姓》中居434位。就是这两个民族的两个姓,在中国历史上,共同创造了荣耀千古的“开皇之治”。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逐步施展他统一整个中国的政治宿愿。公元578年,武帝宇文邕传位太子宇文赟称宣帝,封太子妃杨坚之女杨丽华为皇后。公元579年,宣帝宇文赟传位给7岁的长子宇文衍称静帝。公元580年,宣帝宇文赟去世,杨坚因遗昭辅政。公元581年,静帝宇文衍将皇位禅让给杨坚称隋文帝,中国历史进入了“开皇之治”的时代。公元588年,隋灭南陈,中华大地出现了继秦晋以来的第三次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虽然隋朝二世而亡,但是,正因为这统一的隋朝,这个由鲜卑族和汉族引领中华各民族共同开创的统一国家,所以中国历史上才会出现像大唐这样国家空前的统一、民族空前的团结、社会空前的繁荣的伟大帝国。
可见,这《百家姓》所缊含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仍然启迪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迈进的无穷智慧和不竭动力。
三.《千字文》的新时期教育思想
周兴嗣④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公元535年)编撰的《千字文》中,一千个字,除了“洁”字两见外,其余皆无重复。而且对仗工整,有条不紊,文采斐然,令人称绝。
《千字文》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修身、处世、农艺等诸多方面。是一部讲述知识,教化思想,教人为善,提倡尊老爱幼,阐述人生哲理的千古奇文。
(一)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过就是错误;改就是更正;得就是兼备;能就是高尚品德;忘就是丢失。知道了错误就必须改正,兼备了高尚品德就不要遗弃。罔就是克制;彼就是别人;短就是不足;靡就是勿;恃就是夸耀;长就是优点。不能谈笑别人的缺点,不要夸耀自己的优点。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里所蕴涵的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即树高尚之人,立纯粹之人。
(二)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价值观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信就是诚信;覆就是反复检验。本义是翻转、倾覆的意思,引申义为审察、核实、检验等。此为倒装句,为强调“信”,将其倒装在动词“使”的前面。信使可覆意思是要信守承诺,诚信要能经得住反复检验。古代圣人孔子说人无信而不立,没有信德的人,永远不能立身、立命。同样,在高度文明、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失信的人,将会更加寸步难行。器就是度量;量就是估量。器欲难量就是说做人处事,心胸器量要大,大到让人难以估量。一个人能否勇于担当,成其大事,首先要看心量。心大意大,天地给他的舞台就大;心小量窄,人生之路就越走越狭窄。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強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信使可覆——正是蕴涵了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想;器欲难量——则是蕴涵了勇于担当、勇于开拓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千百年来,三百千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物欲横流的今天,古老的三百千,仍然能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思想,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于非.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91.
[2]陈谦豫.历代名篇选读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4.
[3]周德元.中华姓氏起源与内涵[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2011.
[4]杨大路.播撒文明的坚强足迹——人类大迁徙[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38,64.
[5]贺新宇,任永波.新编教育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钱文忠.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2[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7]张港.说名道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
[8]方志远.国史通鉴4大国气象之隋唐五代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10]邱季生.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启蒙经典三百千[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注 释
①《启蒙初诵》为南宋陈淳用三字句编写而成,起首为“天地性,人为贵。性相近,君臣义。父子亲,长幼序。”可能为《三字经》之先河。
②杜威:(John Deway,1859—1952)被誉为美国精神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者。
③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④周兴嗣:南北朝时梁朝散骑侍郎。相传,梁武帝萧衍令他把一千个杂乱无章的字编成有意思的韵文供诸王子学习,周一夜成文,鬓发全白。
(作者单位:四川省喜德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