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胡云

    区域活动是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自身良好个性的发展。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观察、解读和支持幼儿的活动,让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源泉呢?

    一、合理规划区域空间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幼儿年龄较小,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进行自我控制。如果活动区域设置不合理,就会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降低区域活动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设置活动区域时,不仅要考虑班级实际和美观程度,还要结合不同活动的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做到以下四点。

    (一)因地制宜明确界限

    我们采取地面分界、家具分隔、挂饰分区等方法,明确各活动区的界限。例如,小班社会性区角以娃娃家为主,往往会靠着墙壁设置多个娃娃家区域,如果中间没有明显的间隔,就经常会发生幼儿乱丢东西的现象,幼儿间也常常会发生争执。因此,教师用屏风在各区角间进行划分,在屏风上装饰窗帘、幼儿游戏图片、游戏规则等,给娃娃家增添了一份温馨的氛围,同时避免了幼儿间的争执。

    (二)大小有别灵活调度

    不同类型的区域,所需要的空间大小也各不相同。例如,表演区、娃娃家等往往需要大一点的开放性空间,以摆放更多的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有足够大的游戏场地,以及更大的表演平台;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等则需要小巧精致的空间,创设一个半封闭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幼儿专注与思考。

    (三)性质差异动静分割

    美国学者布朗把活动区域的性质描述为静态、动态、用水、不用水等,并大致将活动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静态、用水,包括自然区、手工区、美工区;第二类是动态、用水,包括玩沙区、玩水区;第三类是静态、不用水,包括图书区、数学区;第四类是动态、不用水,包括音乐区、娃娃家、积木区。我们也借鉴这种方式进行区域分割,如把需要安静氛围的图书区和需要专心思考的数学区放在一起,把以操作活动为主的积木区和娃娃家放在一起。同时,还要考虑将需要用水的活动区设置在靠近取水处,将自然角和图书区等需要明亮光线的区域设置在靠近窗户处。

    (四)根据需要现场拓展

    教室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注重把空间的规划权还给幼儿,允许幼儿根据需要自主决定空间利用。例如:利用墙面增加空间;利用窗户展示作品;当班级空间不能满足主题建构时,可以借用走廊空间,将阅读区迁移至阳台;等等。

    二、充分挖掘材料功能

    材料是游戏之魂,材料的正确投放可以引发幼儿开启游戲的大门。幼儿通过挖掘材料的功能,获得自主和愉快的心理体验。

    (一)营造情境,赋予材料灵动的生命

    游戏中,幼儿对材料的结构性程度往往与年龄有关。基于此,我们在对小班幼儿投放材料时,对结构的要求会相对高一些,并赋予材料灵动的“生命”,意在营造鲜活的“生命情境”,引发幼儿在富有情感色彩的操作体验中获得知识经验。例如,在娃娃家中,我们投放了各种小动物玩偶,鼓励幼儿一起扮演小动物的爸爸妈妈,生成为小动物洗澡、穿衣服、做饭、喂饭等游戏。通过情境化的材料投放,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也满足了幼儿泛灵心理发展需要,提高了幼儿的活动专注度。

    (二)建构经验,引燃材料创意的火花

    如何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和新经验之间建立链接,鼓励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是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环节。在投放区角材料之前,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查找并发现幼儿在学习探究方面的不足,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支持幼儿的探究和表达。例如,在中班美工区活动“美丽的菊花”开始之前,教师发现幼儿对菊花的认识比较有限,于是引导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孩子去参观锡惠公园菊花展,感受菊花特殊的造型;同时在班级自然角投放各种菊花,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菊花的色彩美和形状美;还收集了各种不同的菊花图片,布置成“菊花展示墙”,粘贴各种“名家笔下的菊花”作品,帮助幼儿建构菊花有关经验。此外,教师还提供了毛线、橘子皮、豆类、贝壳等自然物,以及水粉、彩泥、刮画纸、彩纸、彩笔等材料,以支持幼儿通过不同的材料大胆表现自己对菊花的感受与理解。

    (三)追随探索,散发材料持久的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激发——满足——再激发——再满足”幼儿兴趣的过程。因此,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上,我们尽可能做到追随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和需要,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例如,在中班阅读区活动“我们的故事书”中,教师将幼儿在白纸上的简单画作配上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了一本本有趣的故事书。为了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满足幼儿自制图书的需求,教师还提供了“绘本组成部分调查表”,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填写;同时提供了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材料,支持幼儿进一步创作。看到同伴带来的立体绘本,幼儿叉萌生了新的想法:如何制作立体绘本?什么纸可以让绘本立起来?于是,教师又开设了“立体绘本坊”,提供了A4纸、卡纸、硬板纸等不同材质的纸,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

    (四)整合目标,拓展材料多元的价值

    伴随着课程整合观的不断深入人心,我们以整合的理念来看待幼儿园区域游戏,以整体的思路来规划区域材料,使活动内容既与近期课程目标相整合,又与幼儿长远发展目标甚至终身发展目标相整合,拓展材料的多元价值。例如,在大班数学区域活动“整理文具”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铅笔、橡皮擦、剪刀、直尺等文具,并在墙上设置了整理架,鼓励幼儿将文具摆放到整理架上。该活动需要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可以探索分类、统计、组成、等分、加减等不同的玩法,如可以根据“有橡皮和没橡皮”“有图案和没图案”对铅笔进行分类,充分体现了材料目标整合的特点。分类整理学习用品体现了材料整合长远发展目标的特点,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三、观察解读幼儿行为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的活动环境应是幼儿有益的、自觉的、可运用智力的环境,所以教师介入幼儿区域游戏在关注常规秩序的同时也应思考幼儿的游戏材料、游戏玩法和内容是否能进行有益、可运用智力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支持效度,我们根据教师介入支持前的准备、动机和教师身份定位,介入支持时的指导方式和时机把握,介入支持后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支持有效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介入前:充分观察,及时调整教师角色定位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那些被幼儿忽视或拒绝的师幼互动行为,多数属于教师在没有充分观察基础上的随意介入,不仅没有帮助幼儿,反而阻碍甚至中断了幼儿的游戏行为。基于指导幼儿区域游戏的实际需要,在对师幼互动问题的研讨和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三种观察方法:一是环视式扫描观察,教师环顾四周,面向所有幼儿和所有区域进行整体观察,适合在区域开始或结束时使用;二是定点蹲守式观察,教师固定在某个区域进行蹲守式观察,适合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个区域或一个主题内容中幼儿的活动情况;三是重点跟踪式观察,教师根据班级个别幼儿的实际需要,事先确定一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全程观察其在区域中的操作、探索与交往等行为表现情况。

    活動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区域游戏开展状况,灵活选择和运用上述三种观察方式,保教协作共同完成。此外,由于观察者的教育素养存在差异,有的观察方法并不能准确捕捉到幼儿在游戏中的“哇时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行为的支持效度。

    介入时:把握最佳时机。灵活选择支持方式

    教师应事先明确,幼儿是否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如果幼儿自身可以解决,教师应在示范或帮助后及时退出。教师及时认可幼儿在区域中的游戏表现,是良好的师幼互动行为,可以促进师幼关系发展,增强幼儿游戏自信心。但是,教师应尽量避免将幼儿带着走的情况,注意退出时机。教师介入支持时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介入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满怀积极的情绪支持幼儿的区域游戏,那么幼儿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只有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幼儿才能愉快地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也才能发挥游戏的最大价值。

    介入后:持续关注幼儿表现。不断反思提升实践能力

    幼儿天生是一个很好的玩家,区域游戏并不需要教师的过多指导,幼儿可以自我展示对区域材料和区域环境的理解与体验。教师的支持行为应是完整的,每次支持性行为完成后,教师应继续观察幼儿在区域间的活动表现是否提升,及时反思介入性行为的适宜性问题,为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积累实践经验。只有基于对幼儿行为的有效观察和理性分析,才能让教师的支持性策略多一份思考、少一些随意,也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区域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