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张灵敏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已经为广大高校所关注和探索,本文对高校党组织、大学生群体和制度管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校;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想观念在大学相互交汇、相互冲撞和相互激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充分发挥高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要统筹兼顾各个方面,发挥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校党委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师生员工,努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其重要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全校人心,共建和谐校园。一是要求高校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使他们成为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头人。二是要强化和提高教职工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模范。三是要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通过和谐校园建设在高校深入开展和谐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特别是要注意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大力开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教育,努力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非一方净土世外桃源,又因近年不断大规模扩招,使进入大学校园的门槛变低,这就使校园里的主要群体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就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二、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构建和谐校园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更加重视和不断改进大学生工作,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作用。

    1. 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

    学生干部是是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助手,是连结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重视抓好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以点带面,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现在社会上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有不少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组织参加各种活动、经受锻炼,为以后走上领导岗位打下了基础。学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培养学生干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如发挥学校党校培训基地的作用,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给学生干部做报告、开讲座,帮助学生干部开阔视野,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为他们尽可能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经常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座谈研讨,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2.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校园和谐稳定的有效措施,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要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困惑,掌握其心理动态,预测其发展趋势,建立学生交流、倾诉的平台,可采取个别交谈、设置意见箱、电话热线咨询和网络咨询等方法,让学生自由倾诉烦恼、忧愁和苦闷,把消极情绪宣泄出来,避免其不良心态、不良情绪的积累和恶变,及时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促使其心态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重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诚信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任务。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体系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道德建设制度以强化诚信教育,建立诚信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诚信道德建设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积极地探索诚信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真正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共创新时期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三、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管理作用

    管理制度是和谐社会“公平”原则的支点。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也需要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管理制度的结果公平。和谐校园的实现,离不开公平的统摄,校园管理制度就是校内公平的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证。

    1、发挥制度管理的引导作用。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的、专用的、特定的教育资源,制度的作用一方面在于规范校园教学秩序,必要的规章制度可以约束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和行为,使之符合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制度的作用在于引导和激励,合理的制度建设能够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要靠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在校园各项制度的约束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

    2、发挥制度管理的规范作用。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为学生的文明生活健康成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从根本上讲,管理的目标与教育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管理与教育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学校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违纪处罚措施,可以规范学生在校内外公共场合中的举止,帮助学生养成谦让礼貌、团结互助的优良习惯,消除不文明行为,稳定校园秩序,提高大学生行为的文明程度,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还可以规范学生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学生各种违纪行为做出具体的处分规定,不仅可以抑制、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制意识,为他们走入社会后做合格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3、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作用。

    高校通过建立多种渠道的激励机制和手段,对大学生适时、适宜、适度地进行激励,可激发、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潜能。制定的一系列资助政策,可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增强克服生活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为他们健康成才创造条件。“奖学金”制度和完善的助学体系是调动和发挥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积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管理的和谐、教育的和谐、环境的和谐等多方面的和谐所构成的校园整体和谐。在追求这些和谐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全力构建稳定、法治、公平、有序、文明、向上、宽松、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培养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合格人才,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R].2005年2月19日

    [2] 陆桂英.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探索[J].青年探索,2008年第(1)

    [3] 李芬芳.高职和谐校园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3)

    [4] 任祥.和谐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5)

    [5] 何汉耀.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

    [6] 敬海波.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7] 陈振华,阮美飞.和谐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09(6)

    [8] 刘金玉.认真践行八荣八耻,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9] 王瑞平.论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关系[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10] 刘湘溶.大学应积极成为社会创新文化的引领者[J] .中国高等教育,2007( 7) :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