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策略

    仲欣义

    摘要:在初中体育课中,篮球教学十分受初中生的欢迎,而且篮球的普及率相比其他体育项目来说要高得多。通过篮球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文章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的特点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为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篮球;学生组织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引言

    篮球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参与篮球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初中体育课上学生更加愿意进行篮球运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的教学就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讲明篮球比赛的战术和过程,队员之间的配合,不同队员能力强弱和优势,团队的整体水平会如何影响到比赛的输赢。篮球教学中通过教学生如何打球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的特点

    在初中的课堂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和在电视上看的NBA 不同,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对抗性不会很强,并且主要是教学生打球的技巧和相关的规则。从这可以看出,在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不会很大,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由淺入深地安排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教育为主,不断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的实践性也非常强,学生如果仅听教师的讲述无法提高篮球的技巧,还需加强实践,因此,教师的引导不应当只局限在篮球上,而应通过篮球对学生的人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在篮球课堂中体会到运动的快乐。

    二、初中篮球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当今的初中生较为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就是篮球,学生通过篮球不仅锻炼了身体素质,而且还培养了自身的组织能力。初中生通过篮球的学习和参与到篮球运动中都能够体会到体育运动带给自身的改变和心理上的快乐。篮球是一项团体性的运动,在篮球的运动中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初中生通过篮球这项运动能够使身心健康得到更好地发展和锻炼,在进行篮球的相关训练中,学生不断地去学习篮球的技能以及篮球运动中的团队配合和团队组织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在训练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放弃等优良品质不仅对学生当下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还会对学生以后的整个人生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三、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

    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性的比赛,需要团队内的人员相互之间进行配合,这样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学生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课堂中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篮球技巧,无论是控球还是传球,都是篮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技巧。控球能力的高低能够判断一个球员的控卫是否符合标准,学生要熟练地掌握左右手控球的技术,在运球的过程中不能低头,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实际的对抗中球不脱手,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观察队友的位置,能够更好地进行进攻和防守。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传球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的篮球比赛中进行更好的空切和长传,并且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加熟悉传球的路线和传球的意图,传球的准确性也将大大提高。传球和控球能力是学生篮球学习的基本能力,只有保证这两项能力达到标准,才能够在篮球比赛中顺利进攻。

    3.2 增加比赛中所使用的战术

    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比赛前大脑内要有基本的战术安排,不要求像 NBA 球星那样脱了球衣就能当教练,在暂停的时候就能够拿出来战略板来进行讨论,但是头脑中要有大致的构思。比如,如果队员中小个子的人数比较多,那么篮板上是处于劣势的,所以在篮球场上可以多运动来制造空位,逐渐消耗对方的体力;如果队员“黑粗硬”比较多,就可以和对方多进行肉体接触来创造犯规;如果这边有双塔,那么就可以把整个球场的节奏放慢,不断给对面“喂球”,“吃”对面的内线,给对面的防守造成压力。这些在比赛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不断地对球场状况和自身队员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思考能力。

    3.3 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初中生一般在课下都会跑到篮球场上去打野球,在打球之前大家一般都不认识,配合上也少了许多默契,这时沟通交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在打球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应当刻意地进行助攻而忘了整体的组织。只要队友给了好的机会,就应当立马进行传球,这“好的机会”不只是指直接进行投篮,还包括二次传球或错位单打等内容。只有在篮球运动中不断地加强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更好的默契度,也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3.4在篮球运动中增强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

    “自我调整”具体上指的就是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以及相应所接受的外界反应来对自身相应行为进行具体的调整,帮助自己能更好地去面对周围的环境,更好地与周围环境进行友好相处,并调整出自身的最佳状态。这一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去适应环境,进一步去进行自省及自检的心理活动,而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平台来进行这种自我调控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篮球比赛以及篮球训练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及理解来进行不断的练习,并且在实践当中将知识发挥出来,从而进一步地进行调整以及训练,加强学生对篮球活动的熟悉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篮球的魅力与玩球的快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在比赛中增加多种战术,同时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庆.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 2014(3).

    [2]周海靓.学生组织能力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3]王有玉1.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运动的有效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27):P.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