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言暴力说“不”
吕小裙 尹建平
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个女孩琳,由于生病,需要长期服中药,因此,从不参与班级的晚自修。也因为身体的原因,她经常请假缺课,导致学业成绩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月考成绩出来时,一群学生围着讲台看自己的成绩,叽叽喳喳的,很热闹。这时,有个学生说:“我又考差了。不过,和琳相比,我还是不错的。”这时,另一个女孩子说:“对啊,老师,你知道吗?琳真的是神仙一样,她所有的考试都靠蒙,她所有学科的成绩都是垫底的。”
老师说:“别这样说自己的同学。”学生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啊。当着她的面,我也这样说。她不介意的。”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班级的一位男生。同学们都叫他“小胖”那是他初中时的绰号。听着学生在走廊上“小胖”“小胖”地喊着,我对学生说:“不能这样叫同学的绰号。”学生说:“没关系,他不介意的。”
他不介意!我想,他真的不介意吗?在一节“做勇敢的自己”的公开课上,老师让孩子们写下那些他们曾经遭遇的校园欺凌事件。其中,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就提到自己曾经被取了与“肥胖”有关的绰号,这让他因此难过了好久,直到后来才慢慢地释怀。
谁会不介意自己的弱点和劣势被别人肆无忌惮地讨论和四处张扬呢?这种劣势不管是身材方面的、学业方面的,还是家庭方面的、能力方面的,都是当事人内心不愿触及的一面。当有人触及这个痛点,有些当事人会选择表达自己的不满,有些则压抑自己的愤怒。而当他的痛点被他人肆意反复地展览后,他也许就没有疼痛的感觉了。但是,由于他习惯了这样的叫法,久而久之,这个被贴上的标签渐渐转化为他内心的声音,让他觉得自己就是标签代表的那个样子。正如“自我实现的预言”理论所指出的: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评价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行动。
所以,当这些孩子被叫作“小胖”,或被说成“成绩垫底”,这些话语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他们会认为,“我就是学习不好的。”“我就是胖的。”这种认知会导致他们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我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大家都不喜欢我”等。渐渐地,这些消极暗示影响了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增加了他们陷入孤僻、内向、自卑、抑郁和低自尊的风险。
其实,语言暴力也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语言暴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重视校园内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时制止語言暴力,适时开展“校园欺凌”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我们一起努力对语言暴力说“不”,中止这种负面评价带来的“自我实现预言”恶性循环。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温州,325803)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