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线下泛课堂协同培育模式构建及实践
杨波 谭阳 方颂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保障其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力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了全新的内涵。文章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线上线下泛课堂协同育人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并将该培养模式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指导下的教学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协同育人;自主学习;培养模式;泛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編号:1673-8454(2020)08-0026-05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背景分析
1.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的需要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深度渗透,极大地推动了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模式变革,出现了MOOC、微课等多种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为高职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提供了新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学生在当今时代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而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其更快地融入“互联网+教育”时代,更好地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为后续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适应国家教育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已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文件,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都凸显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会学习”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备的六大素养之一。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也将“互联网+教育”作为重要工作任务。这些文件的颁布,意味着学生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满足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光靠在校学到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新时期的必然趋势。在线学习作为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主要学习方式,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在线学习相对自由,没有教师监督,学员学习主动性低,未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良好的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4.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育人使命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技能人才为使命,更多地要求学生要有职业性的能力。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较低、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其自主学习内力,才能实现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涵
1.自主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自我主动学习,是相对于传统被动式学习而言的,主要指学习者以自身现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自觉、主动、科学地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新事物、获取新知识以期解决新问题的学习过程[1]。
自主学习能力,即自主学习所需要的能力,具体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自我调动、自我调控、自我强化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者对学习负责,对学习自主进行选择和决策,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自我管理,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测评。
2.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高校招生政策的限制,高职院校招收学生的成绩一般处于高考成绩的下游,这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收教育。相对来说,高职学生存在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基础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欠缺等问题[2]。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常常表现出怕理论、烦说教、爱实践、愿动手的特点。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海量的在线学习资源为高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但如何筛选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如何选取最适合个人的学习模式,也成为高职学生面临的新问题[3]。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不用教师引导,教师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反而要更加注重引导,教师的引导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动性,减少学习弯路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涵
“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主要手段,对传统教育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并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灵活、方便快捷的新型教育模式[4]。“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可以界定为,以高职学生为学习主体,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自主获取知识资源信息,通过自我导向、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等过程构建知识体系的新型学习方式。
鉴于此,结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界定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互联网思维能力。借助互联网激发思维灵活度,基于互联网开展“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扩展和加深自身知识的能力。②信息素养能力。通过已有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准确定位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范围,高效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③自我导向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即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和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的能力。④自我调控能力。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⑤自我激励能力。不需要外界奖励或惩罚,能为设定的学习目标自我努力的一种能力。⑥自我评价能力。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对自身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判断、评价、反思的能力。
三、新型高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设计
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有新型理念的指导。基于上述对自主学习内涵的剖析,首先提出新型自主学习型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再构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新模式,具体如下:
1.新型自主学习型教学理念
新型自主学习型教学理念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教是外因,学是内因。
教的方面,即新型自主学习型育人理念,简言之为“一、二、三、四”:一个主体,即以学生为主体;两条线索,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三个课堂,即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泛在课堂;四个阶段,即学生的自学、示范、展示、运用四个阶段。
学的方面,即新型自主学习型学习理念,简言之为“四个转变”:在学习意识方面,由强制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变;在学习目标方面,由為就业找工作学习向为终身发展学习转变;在学习资源方面,由单一的文本学习向文本学习和数字化学习转变;在学习空间方面,由单一的实体课堂向多元化实体、网络课堂转变。
2.新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打破传统教学限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运用“互联网+教育”理念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在时间、空间上延伸教学课堂,开展泛在教学[5]。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将培养活动融合到具体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不应离开具体课程的教学活动来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否则就会失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和养分。
结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涵和新型自主学习型教学理念,笔者设计了线上线下泛课堂协同育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涵的充分体现,也是新型自主学习教学理念的实践应用。
所谓线上线下,即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进行教学育人。教师需要在线上教学平台精心设计并构建好课程,也要分配好线下教学内容、组织好线下教学流程,并且要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安排合理部署于线上和线下。
所谓泛课堂,即课堂时间超越了传统的45分钟的范围,课堂空间超越了传统的几十平米教室的范围。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课前、课中、课后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承前启后、逐步推进的泛在有机整体课堂。
下面,笔者将对线上线下泛课堂协同育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1)课前(翻转课堂)
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传文档和视频资料,并结合该资料发布基础测验练习,设定资料的开放学习时间和测验练习的提交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线上文档和视频资料,并在线完成基础测验练习,根据测验结果进行课前总结。这部分主要在线上完成,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中
①示范展示。教师不再进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开展示范展示教学。教师不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原理,而是通过问题导入和案例分析,将知识无形地引入到趣味情景中。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组织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课堂中担任主角,学生根据教师案例示范进行模仿实践,模仿实践不只是简单的复制,教师在设计模仿实践任务时对案例进行了升华并部署了易错点和资料查找,以锻炼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后,进行课堂示范和展示分享(也可以分享和展示课前测验),以增加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激励。示范展示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增加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这部分主要是在线下完成。
②研讨学习。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前根据知识点准备几个典型任务,在课堂上将任务分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讨,查找资料并快速给出解决思路,各小组进行分析评判,评判结果作为各小组竞争得分的依据。该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结合线上线下两方面完成。
(3)课后
①慕课课堂。教师在在线课程中上传学习资料,设置多套由易到难的测验和实训练习(部分练习设置为需要学生查找扩展资料才能完成),并设置答题提交时限。学生以闯关形式进行在线练习,每一关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群组讨论、资料查找等多种方式寻求解决方案。这一环节主要通过线上完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该环节增加了自主学习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胜负欲,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能力。
②合作探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设定一个选题方向,小组之间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具体目标,并根据目标自行分工,通过查找资料、调研分析、测试实践等多种方式,合作完成自定的目标,并按照教师给出的文档模板撰写报告。小组之间相互点评,分享交流心得。这个环节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中可以看出,在教学准备上,教师既要充分设计好线上学习课程,包括课程资源、测验练习、教学安排等,还要完美地组织好线下课程。而在教学安排上,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内容,包括难易分配、内容衔接等。无论是线上课程还是线下课程,都要科学开发学习激励环节和效果检验环节,让学生真正感到有趣有用、易学易用,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课程知识,并培养了学习能力。
四、新型高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实践
本研究以某高职院校某一门程序设计课程为载体,基于上述“线上线下泛课堂协同育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线上教学平台采用国内某公司的网络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有网页版和App版,能实时跟踪和统计在线学习数据。教学教师是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者,对该门课程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实践教学对象均为三年制高职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分两期,按照第一期、第二期的先后顺序开展,每期时间为1个学期(约4个月)。各期次实践教学内容都一样,但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不一样,以此来对比研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效果,各期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在线课程共安排了80个任务点,任务点有文档资料、视频资料(其中有一部分视频资料是课件文档转换而成的,方便学生学习)和测验练习,任务点类型分布占比如表2所示。
实践研究主要关注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1.学习主动性情况
在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容易反映的指标之一就是访问次数。为了更好地了解在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访问总次数(或人均访问次数)、访问次数曲线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3列出的是各期次、各班级在一个学习期的在线学习总访问次数和人均访问次数。
从横向比较来看,在访问数方面,1期A班比1期B班多,2期A班比2期B班多,也就是说不论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采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在访问次数方面都比未采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多,在学习方面更加积极主动。
从纵向比较来看,1期A班和2期A班,都采用了新培养模式,访问数却相差很大。与此同时,1期B班和2期B班,都未采用新培养模式,访问数也相差很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过对学习者进行调研发现,这门课程是1期学员两个班的核心专业课,因此学习者在学习意识上更重视,学习行动上就更主动。而对2期学员的两个班来说,这门课程并不是核心专业课,因此在学习上相对而言主动性偏弱。
此外,在调研中还发现同一期次未采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如1期B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采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如1期A班)的影响,这是因为这些班级在同一期开展学习,在生活学习环境中经常会有交集。另一方面,根据各期各班级在一个学习期的每日访问次数,得到了访问次数曲线,分别如图2、图3所示。
在访问次数曲线图中,每个点表示的是某天某个班级的访问次数,我们称其为访问次数点。根据访问次数曲线可以看出,在有课程安排的当天或前一天,该班的访问次数通常会比较多,这说明有课程安排时学习者会更加充分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
此外,通过访问次数曲线图还可以整体看出采用新培养模式班级的访问次数点的纵轴值在整体上要高,说明采用新培养模式班级的学习者在平时也更加主动地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2.学习能力情况
在线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观看时长、任务点完成百分比等反映出来。各班的视频观看时长统计图和任务点完成百分比统计图见图4、图5。
根据视频观看时长统计图和任务点完成百分比统计图,从横向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同一期学习者,采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会更主动地去学习在线视频。从纵向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二期学习者与第一期学习者相比,在视频观看时长和任务点完成百分比方面都要多。前面已经阐述,该门课程对第一期学生而言是专业课,而对第二期学生而言是非核心专业课,可为什么纵向分析第二期学生似乎表现还略好一些呢?
通过对学习者进行调查发现,第一期的学习者为大一学生,刚刚进入大学,还没有太多专业基础,尽管在线学习访问次数多,但是观看视频时有些内容难以理解,需要额外查找参考资料,因此观看视频进度和任务点完成进度会相对慢一些。而第二期的学习者为大二学生,这门课程不是专业课,尽管在线学习访问次数相对少一些,但是学生们有专业基础,学习起来会更轻松。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者的学习基础也有关系。
3.学习效果情况
自主学习的效果需要通过学习考核进行检验,图6是班级学习成绩对比图,该图对比了各班级的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和优良率。从中可以看出,采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在学习成绩方面要优于没有采用新培养模式的班级。
五、总结
本研究对新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背景分析,从时代需要、国家战略、终身学习和育人使命等角度阐述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剖析了“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线上线下泛课堂协同育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对比研究表明,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更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霍秉坤,徐慧璇,黄显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其培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7):18-25.
[2]孙文武,戚文革,李奕燃.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186-187.
[3]靳瑞霞.“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2):18-21.
[4]张彦通,张妍.“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与内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62-68.
[5]杜尚榮.泛课堂教学论:教学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探索,2016(7):8-12.(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