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合力育人路径探究
李文英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利益主体多元、思想观念多样、社会发展多变的复杂形势,内涵丰富,呈现教育内容交汇、教育方式交叉、教育领域交融的趋势特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形成各种教育内容、教育环节、教育方法、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合力育人 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要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各大高校因势而为、顺势有为,纷纷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重视各类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转变,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存在“教学两张皮”现象,教学与育人相脱离,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相脱离,专业教师、学工队伍、党务干部等队伍各自为阵,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各自为阵,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育人资源、课程学分、考核评价等方面割裂,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育人过程的重复、育人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课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通,不利于高校育人局面的形成。因此,高校应整合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规划、教育内容、教育架构、教育资源方面形成合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机制。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内涵特征
1、课程思政。马克思把人看成是哲学的出发点,并强调人之所以能够作为主体,必然存在“依靠自己而存在”的依据,因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有天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个性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在于思想启迪、品德养成、知识传授和文化传承。课程思政不是在高校新增一门课,而是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理论教育的作用,挖掘并运用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遵循课程价值生成规律,依托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每门课都育人”的多元价值实现。课程思政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自然延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呈现,当前,妨碍“课程思政”核心问题是普遍将思政工作看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将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党团组织的事,人为割裂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教学载体、教学师资以及教学内容,没有达成“大思政”“合力育人”的协同育人体系,其次是课程体系的“思政元素”没有充分挖掘,课程思政的学科化分类指导、立体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2、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合力”在《现代汉语词海》中解释是“物体上受多个力的作用影响时,可以用一个力来表示,其效果与原力完全相同,这个力就是诸作用力的合力”,将其拓展至人文社科学领域,肯定差异基础上各要素综合或者组合后形成的新工作机制。合力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的根本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等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表述,但是对社会活动中的“合力”理论和内容意义有丰富的阐述,对如何发挥教育合力有过方法论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写到“单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是这些很少的力量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总力量,比这些部分力量的总和要大,因此单是力量的结合就能减少时间和扩大这些力量发生作用的空间的话,总力量比单个人的理论的总和要大”,这表明了马克思对“1+1>2”的观点的重视与肯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需要“合力主体”、“合力机制”和“合力目标”,其中,“合力主体”,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体,“合力机制”是解决合力大小和运行途径等问题,“合力目标”是解决合力方向和内容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机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机制
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心智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课堂教学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载体方式。高校课程思政机制从运行过程看,包括师资队伍管理、教学内容管理、评价考核管理、监督保障管理以及部门组织管理五个环节,需要整合高校人才培养全部课程系统的合力,并不是依靠部分教育就可以实现,需要依靠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也并不是在学生学习的某个过程就能完成,而是要渗透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课程思政的实践机制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制定明晰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工作机制和专项经费。二是教学管理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高校以课程标准制定为抓手,在厘定課程功能定位前提下,精准推进教学内容价值引领元素、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广泛开设根植于地方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价值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强烈求职欲和报效国家等系列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增强身边先进典型人物的案例事迹,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增强教学的渲染力,以专业技能培养为载体融合核心价值观引领,打造第二思政课堂。三是育人资源共享。课程思政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每位教师都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育,建立教师成长长效机制,既让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作用,也让其他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中体现责任和担当。通过顶层设计和机制引领,从专业到课程,从理论到实践教学,从专业课到通识课,从第一课堂到第二、三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渗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课程思政”合力育人的局面。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条件
如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如何改变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如何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实际效果,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发展,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最苦恼、最关心的问题。形成合力的关键性问题应当致力于:一是“发力”,即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力道”,力不能虚,不能软;二是“合力”,即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各要素、各环节、各方面要能“合作”,各教育资源整合、机制运转、功能互相协作,三是“吸引力”,即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不能搞临时性的运作,也不能依靠政策强制性进行,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吸引力”、内在“动力”的和谐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良好互动。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还必须使力的方向要相同,即“同向”,力的主体要一致,即“同心”,力的目标要趋同,即“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