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特殊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
陈静兰
摘要:论文以特殊教育作为课题展开研究认为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在实施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表现出来了一些问题,如教师的工作热情偏低,常规教育的缺失以及家校合作机制的锻炼,所以论文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三项解决策略,建议提高特殊教育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将常规教育纳入特殊教育学校体系,并坚持家校合作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引言:在特殊教育院校中,教材经过特殊处理,教学方法与课程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特殊人群开展教育活动,使其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而此类学生学习的具有一定特殊性,与普通学校相比,其德育工作的实施更加困难,如何在教育工作中与德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成为特殊学校需要重点研究的工作。
一、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的工作热情相对偏低
通过进入到特殊教育学校内部进行走访调查,可以了解到大多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的职业热情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问题,尽管近些年我们希望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但是这种素质教育的口号更多的是侧重于在一般性的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的面对特殊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的口号,似乎仍然成为了一项鞭长莫及的政策,所以对于很多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实施日常教育工作已经压力繁重了,又怎么能够去苛求他们去实施更多的德育工作或维护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呢?另外从实施态度上着眼分析,也可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人员和特殊教育从业者,他们在面对德育任务和心理健康任务的时候,往往存在着懈怠心理,并没有从根本上去认可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德育教育任务和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更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心理压力疏导,反而沿用了比较传统的教育手段,使得学生更容易在这种教育体制中感受到自卑产生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二)特殊教育学校内的常规教育缺失
在很多特殊教育机构内部都存在着常规教育活动的缺失问题,而在此次走访观察当中,同样也发现很多特殊学生,他们本身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一些残障儿童,他们存在着自闭和自卑的现象,或者是一些智力上存在问题的儿童,他们并不能够分别是非对错,并不能够去区分什么是善和什么是恶,在这样长时间的心理状况影响之下,就造成了特殊学生群体的整体品德水平相对较低,或者说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总是存在偏差的,这些都使得特殊教育学校面临着更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压力,当然这也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并不关注德育教育工作所造成的。
二、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以身立教,让爱心传递教育者的道德本色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们的“校外之校”,父母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那么,学校则是学生们的“家外之家”,老师则是学生们的“教父教母”。尤其对于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无论在思想还是行为上,都对特校及其教师始终存在一种难以摆脱的依赖。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从学习和生活技能上进行教育与引导,更要注重从思想和道德上给予关注和渗透。需要强调的是,特校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尤其要注重自己的道德形象,善于为学生做好榜样。比如,如何与学生之间开展沟通与交流,如何多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如何为孩子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和善事,用实际行动传递为人师者的爱心和道德;不仅如此,还要做给其他学生看,从而在“立身作则”中不断放大“以身立教”的良好效应。
(二)认真执行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以及规范教育
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学习,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特殊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和规范教育,明确工作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常规培训。通常,每周德育要点和日常训练要求是学生具体的行为准则。学校应结合重要的节日,重要的学校活动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发布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成果。需要注意的是,特殊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其设定的学习目标应清晰易懂。为确保德育工作的效果,有关部门可以每周组织学生在国旗下进行教育活动,明确具体的指导要求,确保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展定期评价活动,以此建立有效机制。从一定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为学校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三)提高特殊教育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需要面向特殊教育机构和学校内部的从业者开展专门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得他们能够一年至少参加一次这种专项教育培训活动,使得教育从业者能够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培养他们对于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工作态度,在日常教育环节中,应时时处处透露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爱,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从业者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并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活动,并对特殊学生群体产生一定的带动影响作用。
(四)班级建设,文化引领
文明习惯常抓不懈。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十不準”、学生行为规范为准则,以班徽、班训、班规、班歌、班报等体现班级文化特色的文化载体为抓手,争做班级文明之星,激发正能量。通过主题班会和国旗下讲话活动加强正面引导。有计划地开展主题班会,如学雷锋、“小草要绿,我来催醒”植树节活动、庆五一、我心目中的英雄、欢度国庆,做一个文明的公民,创建心中理想的校园,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同时还开展了“庆国庆,唱国歌”、健康心态等主题班会,营造积极、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
结论:总之,学校教育的边界较以往在各个维度不断被打破与重构,以新的文化促进多元共存和开放共享。开放办学德育实践,立德树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未来正在闪闪发光地等着他们。
参考文献
[1]黄希光.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62-63.
[2]扎西平措,周朝坤,余乐.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6,36(1):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