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深化的路径探析
严玉芹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条标准则是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调和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目的的关键,如何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关系并深化主客体关系,建立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以往学界关于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对两者关系作进一步界定,并提出深化主客体关系的路径——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其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 主导性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 87/j.cnki.1009-0592.2020.02.093
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名族的希望。每一位青年都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和人民殷切的期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那么,对身担重任的青年.如何培养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亦作出了回答,他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强调了能否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这其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师与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两者呈现的是何种关系?厘清两者关系与构建两者和谐的关系,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具有现实导向意义。一、主客体之辩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有学者引入哲学上“主体”与“客体”的概念来论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不计其数,更是争鸣不断。“视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为客体”有之,“主体间性说”有之,“双主体说”有之,“共同主体说”有之。这些论述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鲜少有清晰地分析它们关系的研究,以致常常引起误解、分歧和混乱。
对“视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为客体”的观点,马克思有一句经典,“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就使将受教育者视为客体的观点受到质疑,令提出此观点的学者们无法完全回应作为活生生的受教育者如何成为了自然。
主体间性说在解释主客体关系中受西方后现代主义“主体间性”哲学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观得到消解,开始向主体间性过渡,教育者的权威逐渐遭到解构,“主体.客体”对立的二元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他指出:“当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进行沟通时,他们就具备了主体间性关系”。可见,哈贝马斯寻求的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并非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恩格斯认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唯一正确的”。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语言,所以语言是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显然哈贝马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有学者认为现代西方哲学没有真正认识主体间性,仅仅从主观的精神交往层面分析而忽略了实践层面。对于从实践观层面,马克思对主体与客体这两个关系项的认识更为理性与周全,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改造这一角度出发,揭示了主体和客体的社会的历史的规定性,分析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不同层次和方面,不仅将实践引入了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主体和客体两个关系项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二、主客体的界分
人能否作为客体而存在是能否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形容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核心问题。从实践范畴的主体与客体概念的内涵上看,主体是对象性行为中作为行为者的人,客体是这一对象性关系中的对象。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会作为对象性活动中的实践者、实践对象、认识者或认识对象,可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或以主体形式存在或以客体形式存在。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则是具体的、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形式,比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主客体关系类型。李德顺指出,在任何主客体关系中,站在主体地位的一定是人,但客体不一定为非人。诚然,这里的“人”要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它包括各种如“法人”、人类、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集合形式。由是观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可以作为客体且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究竟何者为主体,何者为客体?这两者是一对关系范畴,而非实体范畴,因此哪一方为主体或者客体的问题需要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中分析,如果把主体与客体分开来看待,将没有任何意义。黑格尔有段话清楚地表达了这一观点,“意识是把自己跟某种东西区别开来而同时又与它相关联着的;或者用流行的话说,这就是,有某种为意识的东西;而这种关联或某种东西的为一个意识的存在,在这个特定的方面,就是知识。……因此,被意识宣布为它自身以内的自在或真理的那种东西,就是我们所用的尺度,意识自己把这个尺度建立起来,用以衡量它的知识。”这里不仅人与人会存在互为主客的关系,而且一个人自身也存在“自我主客”的关系,因此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老师教育学生时,老师是主体形态,此时的学生作为老师的教育对象于老师而言是一个客体的形态;而当学生接收到老师教育的内容会对内容进行筛选、吸收和再创造,并且会对教师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评判和审视,此时的教师也就成为了学生认识和反应的客体。很明显在这过程中,学生也体现出了“自我主客”的形态,其界分在于学生是否有意识或者用已有的价值观去审视或评判老师的思想以及教育内容。所以毋宁说,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整体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是角色切换的形态。
三、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其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一要求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这也是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思政课教育中产生和谐生态关系的一条路径,因此可以说“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深化主客体关系的一条主要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满足了人们对物质消费的需要,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功利主义、价值规范的缺失与工具理性的扩张等问题不断显现。随着这些思想观念蔓延至校园,在校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尚不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就不断经受着考验,其中不乏有些学生仅仅为了考试成绩、为了课上在场或是拿到一些证书而学习却忽略了学习的根本意义,缺少了思考、审视与反思。与此同时,有不少人提出关于人的“主体性消解”“主体性的黄昏”“主体性的丧失”等诸如此类的观点。主体性是否真的消解亦或是丧失了?其实不然,人是具有主体性的,如果人丧失了主体性岂不成了非人?实际上人的主体性并未丧失,而是它总是保持在客体状态。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以及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十分必要,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要求。
(一)坚持教师在思政课中的主导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以及价值的引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必然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好主导性作用,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具体需从以下三点出发,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
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全球化的发展虽然使我国在经济上有所飞跃,但是也面临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学生在面临各种思潮时也会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需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只有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保持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这是对思政课教师一个重要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飘摇,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篇篇家国情怀,宋朝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担当,清朝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表现出对国家的无私大爱,毛泽东同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所表现出的豪情壮志,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所表现出的赤诚之心和崇高人格,无一不是对家国的至高情怀,它始终贯穿历史的长河。要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这些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师自身应当保持家国情怀,让冰冷的课堂充斥温度,感染身边的学生,进而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
第三,创新思政课堂教学。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接收到信息的渠道不计其数,互联网上各种教学视频层出不穷,这也使得学生对以往教师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甚至花式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讲解已经开始审美疲劳,那么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与老师处于同一频道,跟上老师的节奏,成为一个普遍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强、思想性强、理论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改进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步伐,“视野要广”“思维要新”,做到使思政课从理论深度到人文向度的轉变,即从深度到温度的转变、从政治话语到生活话语的转变,使学生想要听、听得进,能深刻体验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生动有趣还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是枯燥乏味、与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干的课程。
(二)坚持学生在思政课中的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主体性的研究必须以人为前提,主体性是指人的主体性。只有在一个人同他人、他物确立主客体关系时,才构成他的主体性,是人特有的本质与属性,其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讲:从价值论的维度看,主体性表现为以人的生存为基础,追求人生存的意义、人生价值目标以及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认识论的维度看,主体性表现为主体认识客观规律并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能动性;从实践论的维度看,主体性表现为以实现自身目的的历史实践创造性与主动自为性。
(三)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成为主体,必然都具有主体性。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以往单一的说教式教育,以老师为中心,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仅被动地接收知识而处于客体的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它必然要求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认同、吸收并且内化,在这整个环节中也会引发学生的反思,反思本身,从其实质来说,就是主体性的表现。教师的主导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点和归宿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进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教授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不能割裂开来,两者相辅相成,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的一条路径,也是构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和谐关系的重要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