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及对策研究
周立环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教师默默的付出。一所学校水平的高低,不只是看学生的个人素质,同时也看重教师的个人修养。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古代也有自学成才者,但如果没有名师指点,也会泯然众人也。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社会,是学生开始并逐步实现社会化的场所,教师作为学校的又一主体,在对学生自我改造和实现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乡村教师;污名化;推力;拉力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1-0064-02
在文革时期,教师的地位很低,被戏谑的称为“臭老九”,这股不正之风在改革开放以后得以纠正,大环境的改善为教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很多人开始重视并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接力者,逐渐发挥出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教师行业的污名化现象开始出现
当今社会,在城市里面,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是炙手可热,不仅具有比较稳定的收入,而且还有两个较长的假期,相比于其他职业来说,其强度和压力比较小,因此,广受欢迎。另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尤为突出,为了尽可能的让孩子成才,开始动歪念头,逢年过节就给老师送礼,这使得老师这一职业的灰色收入大大增加,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于教师这一行业趋之若鹜。然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也降低了教师这一群体的职业威望,一部分中小学教师行业的老师开始被污名化,就像现在的医生似得,看到医生,想到的不是救死扶伤,而是到底用不用送红包,老师也有此类衍变的趋势,人们谈到老师,想到的不是桃李满天下,而是该不该去送礼,这种污名化现象出现需要及时的纠正和遏制。教师行业的功利性增强,对社会的贡献度就会相应下降,获取的多,奉献的少,这将不利于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教师不再是在专心地做学问,而是想着怎么能挣钱,究其原因,不只是家长们推波助澜造成的,同时也有教师自身的要求下降的原因,社会风气不正,使得教师自律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出现大师级人物。那是因为随着国门的开放和商品大潮的冲击,使得社会大环境开始改变,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充斥着利益的味道。然而,我们也不能一叶障目,教师行业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慕名利,不慕城市的繁华,选择了默默奉献自己,这就是乡村教师。
二、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
接受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素质,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上向流动的途径。农村里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从传统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中考、高考,无一不是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实现改变生活,对于有些山区的农村孩子来说,读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需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去上学,徒步几十公里的路程到学校上学,这种毅力让我们感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想到和深思的是农村教育条件的艰苦。乡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乡村教师的行为选择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推力
1.乡村教育条件差,工资待遇低
乡村教师毕竟是在农村教学,农村的经济发展比不了城市,特别是在城乡发展很不平衡的地区,乡村教师的基本工资和奖金待遇和城里教师相比差距较大,而且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不明显,大家工资差不多,这不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这些因素是为什么不断有乡村教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离开乡村回到城市的最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动机往往是由利益来驱动,之所以不留在乡村,说明乡村相比于城市来说没有足够的利益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于地区之间的教育投入不平衡,对于农村的教育投入较少,这使得农村学校相比于城市学校来说教学设施差,教学设备落后,很多优秀的乡村教师难以发挥自身的才华,因此,选择了离开。
2.乡村娱乐活动少,教学积极性不高
现在的人越来越追求个体化发展,强调的是个体需求的满足,而在农村的学校,由于经费有限,很难组织定期的娱乐活动,也无法在校内建设可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长期单调的生活容易给乡村教师带来厌烦感和情绪上的压抑,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乡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乡村教师能够选择的文化娱乐大多就是打麻将、看电视或者打牌等等,这种娱乐方式不利于他们教学能力的提升,也丑化了教师这一行业的形象。
3.教学任务重,心理落差大
乡村教师由于福利待遇较差,工资又低,因此造成流动性强,很多乡村教师只是工作一段时间,把乡村教师的工作作为找到更好的工作的一种过渡,有的乡村教师只是聘任的临时工,并不在编制内,他们的工资不仅非常低,有的甚至低到很难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且福利待遇更是一点也没有,却和编制内教师的工作量一样,甚至尤过之,这种工资待遇上的差异就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这种临时招聘的乡村教师肯定不会长期的留住乡村教师这一行业,这也就造成乡村教师的频繁流失。而乡村学校自身由于工资水平低,也很难吸引到更多的人来任教,乡村教师的这种频繁流失会加重那些真正留下来任教的乡村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不够,一个人只能干好几个人的活,造成包班上课、多头带课的普遍现象,老师的课时量增加,工作压力加大。
(二)拉力
1.相似的生活经历
有些乡村教师之所以会在乡村教书是因为自身也是出自农村,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为了能更好的回报农村,为了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成长成才,他们甘愿化作甘霖滋润农村这片土地。虽说现在不少老师功利性较强,但对家乡的深切感情和建设家乡的成就感是支撑他们前行的动力。
2.国家的号召和自身远大的抱负理想
虽然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大潮的冲击,很多人开始追名逐利,但也不乏那些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一批人,他们志愿去西部、去山区和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支教,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每年都会报道这样的人,他们的行为让我们钦佩,他们的执着让我们感动!
3.工作的过渡、获取基层工作经验的需要
现在一些公务员岗位或事业单位的岗位考试需要基层工作经验,不乏有一些目的性较强的人为了能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才来从事乡村教师这一行业,从而获得基层工作经验,这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也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在他们的基层工作期间,也为乡村教育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如何有效解决乡村老师的各类问题
(一)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比例
目前,国家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还不到4%,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教育支出都是高于4%的,我国的教育投入比例较低,应该逐渐增加教育支出的比重,使其尽快达到并超过4%的比例,这将会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此外,教育支出的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较多,中西部地区较少,城市地区较多,农村地区较少,而且随着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直接的差距将会继续拉大。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乡村人口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所以需要更应该分配更多的教育资源,而现实恰恰相反,这应该是政府部门首先努力的方面。
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政府逐渐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只有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才能收获更多的人才。近年来,政府逐渐认识到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但是力度并不明显,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较大,表现之一就是乡村教师的社会保障待遇仍然比不上城市教师的社会保障待遇,在医疗和养老方面都有体现,这将不利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二)关爱乡村教师,形成关注乡村教师的良好氛围
不少乡村教师都是背井离乡来到农村教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心里肯定会有一定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所以需要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诸多的关爱,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他们以关心照顾,在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开展定期的休闲娱乐活动,建设一定的公共娱乐和学习场所,比如建设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书法展厅等等,让他们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得以舒缓。学校领导和同事也应该关心和信任教师,经常找教师交流,也能增进彼此之间感情,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学校也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丰富乡村教师的娱乐生活。社会媒体也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优势,积极宣传乡村教师的真实生活,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大力宣传乡村教师里的先进人员,努力营造出全社会关爱乡村教师的良好氛围。在工作方面,学校应分清每个教师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应随意增加或删减,减少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工作任务,以便能切实减轻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应及时补充流失的乡村教师人员,适当提高编制外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逐渐扩充编制内人员,保证师资队伍的壮大。
(三)乡村教师应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现在不少的乡村教师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学历,可能是由于暂时性的就业困难或者经济困难他们选择了乡村教师这个职业,其实在内心里他们是排斥这个职业的,根本瞧不上乡村教师,这些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往往是眼高于顶,好高骛远,觉得自己从事乡村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大材小用,而没有认识到乡村教师这个职业所赋予人的荣誉和意义。乡村教师的意义不在于是一份只能填饱肚子的职业,同时它也是带领着一代代寒门学子摆脱贫困走向成功的领路人。作为乡村教师,要有担当,它所承担的是亿万农村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它所承担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乡村教师应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与时俱进的学习新知识,并学以致用,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推己及人,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 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8).
[2]汪志强,袁方成.当前中西部地区乡村教育的调查 与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社 会工作制度的引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4]省委机关党校调研组.农村师资现状的调查与分 析——以四川省隆昌县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 机关党校学报,2007,(1).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