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其防控
王凡
摘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由于很多病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中毒、环境应激以及机体免疫力降低等)而导致呼吸出现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近几年,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逐渐加重,通常哺乳仔猪、断奶仔猪以及刚转入育成舍的猪易发。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冬、春季节易发,发病率能够达到30%~50%,有时病死率可达到100%,而其他季节的发病率大约为10%。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因分析;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9-0067-02
1?病因分析
1.1?病原
豬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可分成原发性感染疾病和继发性感染疾病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感染疾病主要包括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病毒性疾病以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等细菌性疾病;继发性感染疾病主要包括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等细菌性疾病。
1.2?发病诱因
该病主要是以下五方面诱因引起。一是猪舍建设不科学,不符合养猪需要,冬季无法很好保温,夏季无法有效防暑;地面坡度不合理或者没有坡度,室内存在宽且深的排污沟,且不同猪舍之间彼此连通,长时间积存粪尿。二是猪舍没有全面消毒,长时间存在病原体。三是猪舍周围环境卫生差,舍内空气有较大异味,根本不能够进行消毒。四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疫保健措施,没有设置合理的、固定的防疫程序,有时甚至没有采取保健措施。五是猪群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或者品质低劣的饲料,机体免疫抗体效价无法维持较高水平,抵抗力降低。另外,某些其他因素,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来源、不同日龄的猪混合饲养,饲养方式不合理,环境温度突变,以及猪群营养不良、感染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等,都能够导致该病的暴发和流行。
2?临床症状
不同猪场发病后,病猪临床症状轻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病猪主要症状是发生结膜炎,眼睛产生较多的分泌物;体温升高,采食量降低或者食欲废绝;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有时呈明显的腹式呼吸;耳朵发紫;生长发育迟缓,机体消瘦。
3?病理变化
剖检病猪都有程度不同的肺炎病变,其中6~10周龄仔猪会发生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部出血,质地硬变,外观呈花斑样,淋巴结发生充血、肿大、出血。少数病猪的肺部存在化脓灶,部分胸腔内存在大量的纤维蛋白渗出物,并导致黏连。个别病猪肝脏发生肿大、出血,且肾脏发生出血等病变。
4?防控措施
4.1?药物治疗
猪群暴发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后,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疫情的扩散,并缩短病程,以尽可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
如果病猪采取口服给药,必须考虑其适口性,同时夏季要加强防暑降温,冬天要加强防寒保暖,并调控猪场规模和存栏量等适宜。另外,药物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时,禁止突然改变饲料,并根据病猪实际采食情况加药、喂料,且在用药1个疗程后对发病猪群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如以死淘率等作为指标,并据此制订出之后的处理方案。
根据集约化养猪场的用药特点,也可采取脉冲式给药。根据病猪发病情况,可先连续用药1周,然后停止用药1周,或者考虑再次用药1次。
一般来说,猪场可选择使用以下药物: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150~250 mg/kg、氟甲砜霉素100 mg/kg;②强力霉素150 mg/kg、新霉素200 mg/kg;③强力霉素150 mg/kg、支原净(泰妙菌素80%)150~200 mg/kg;④强力霉素350 mg/kg、阿莫西林(70%)250~450 mg/kg、支原净(泰妙菌素80%)150 mg/kg;⑤强力霉素200 mg/kg、替米考星120~200 mg/kg、黄芪多糖200~400 mg/kg;⑥氟甲砜霉素100 mg/kg、磺胺二甲嘧啶(SM2)500~1000 mg/kg或者复方新诺明400 mg/kg;⑦阿莫西林(70%)350 mg/kg、支原净(泰妙菌素80%)150~200 mg/kg;⑧支原净150 mg/kg、阿莫西林(70%)250~450 mg/kg、金霉素400 mg/kg;⑨泰乐菌素250 mg/kg、磺胺二甲嘧啶(SM2)1000 mg/kg或者复方新诺明400 mg/kg;⑩磺胺二甲嘧啶200 mg/kg、林可霉素100~200 mg/kg或者北里霉素200 mg/kg;B11利高霉素100 mg/kg、磺胺二甲嘧啶500~1000 mg/kg或者复方新诺明400 mg/kg;B12阿莫西林(70%)250 mg/kg、利高霉素200 mg/kg、磺胺二甲嘧啶500 mg/kg。
4.2?免疫预防
猪场要根据猪呼吸道综合征的流行类型和流行特征、猪日龄以及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根据实际监测结果不断调整免疫程序。免疫时必须选择使用品质优良的疫苗,在疫苗的运输、保存以及稀释时要加以注意,以保证免疫效果良好,避免造成损失。
4.3?加强饲养管理
猪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如需引种时要求到没有传染病(如猪瘟、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蓝耳病、布氏杆菌病、肺炎支原体病等)的种猪场购买猪,且其到场后必须在隔离场进行3个月的隔离饲养,并在该阶段进行相关检疫和预防性投药,确认健康且没有感染疫病后才允许混群饲养。
猪场要坚持采取封闭式生产,禁止外来车辆和外来人员随意进入猪场。对于进入生产区的饲养员、技术人员等工作人员要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全身冲洗消毒,之后更换经过消毒的专用干净衣服、帽、鞋后才能够进入生产区。
猪场内禁止饲养其他畜禽,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另外,场内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完全分开,还要严格分开污道和净道,确保互不交叉。
猪舍建设合理,保证通风良好、充分换气,避免氨气浓度过高,保证舍内空气新鲜。猪舍保持干燥、卫生、清洁,并定期对环境、猪舍以及用具进行消毒。调控猪群饲养密度适宜,根据不同日龄阶段采取分群饲养,饲喂营养全面且均衡的饲料,以确保满足猪生长发育所需,使机体抗病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冬季加强保暖,夏季注意降温,避免气温变化引起应激。每个养猪生产阶段都要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猪群间交叉感染。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尽可能减少,避免发生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