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杂志发展思考

    刘爱国

    [摘 要] 新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杂志的人员素质、编辑理念、内容制作、设计风格等带来巨大冲击,且呈现不可逆之势。杂志必须顺应时代趋势,按照融媒体发展规律整体规划、部署,树立用户思维,积极融入新媒体运营渠道,进行项目化运作,打破杂志原有的编辑、策划、设计等理念禁锢,让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想看就看,力求有品质、有品位,有互动、有交流,有市场、有前景,巩固既有订户,稳步扩大受众,赢得更多的阅读量、订刊数、点击率等。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杂志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一、定位的融媒体思维

    (一)内容定位

    在巩固、发扬自身优势的同时,需进一步树立用户思维,适时把握、配合、落地受众的主流需求等,以“轻幽默、重情怀”等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正能量,引发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时代精神在受众和社会中的共鸣,实现“很好地启发了你的梦想”的愿景。

    如今,一线职工的幸福感不高,压力增大,忙碌感、焦虑感、无助感等叠加,迫切需要“幽默与鸡汤文”等有爆点、多笑点、无尿点、有情怀的文化产品来满足其精神需求。2019年《手创中国》栏目,仅以对手和数字的展现方式诠释10位国家各行业先模人物,以他们一双双经历过不同磨砺的手、以小见大的手,以受众喜欢的一个个真实的细节、一次次心灵的震撼和慰藉,讴歌着他们为国家默默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正是以这样的褪去先模人物光环、没有“高大上”包装的表现形式,凸显他们坚韧不屈、甘于寂寞的家国情怀,却感染了无数观众。而这样的新表现形式,正是杂志要做到的。《中国青年报》曾设“冰点”栏目,用真实感、贴切感、身边感、普通感强烈的表达,引发受众的共鸣和极具代入感的心灵满足。对于杂志来说,情怀更是塑造、推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等需求的好方式,更能引导受众真正融入“中国梦·劳动美”氛围中、融入新时代。

    (二)形式拓展

    杂志是否消失还不明朗,但以纸张作为介质和载体的运营模式已经走向没落。新媒体融合、迭代,数字化、移动化浪潮,其实是整个媒体行业的融合、迭代,数字化、移动化浪潮。值此背景,再用传统的思维去运作杂志,短期无虞,长远来看,“看不到曙光”。

    借时下融媒体发展大好机遇,杂志应在确保原有特色、优势资源等情况下,积极融入融媒体发展大局,不等不靠,主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以开放的姿态、发散的眼光,深入探索自身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路径、方案等。

    “立体”杂志——融媒体+工会的宣传导览图。扫扫关注更多,扫扫也能让平面的纸质杂志立体起来。借助融媒体平台庞大的信息资源优势,以及杂志自身信息报道、平面设计和拍摄等能力,在稿件相应位置增加一张二维码,即可将杂志上的文字和图片变成视频或者声音。同时,根据杂志发行周期,可以专门设置彩色加页,以类似H5页面(于微信上面发的那种微场景),采集新媒体中心的视频、动静态图片、声音素材、优秀新媒体要点政策解读等媒体资源,对当月或前月重点内容进行串联、汇总,构建宣传全媒体二维码导览图,从而实现方便受众提升对宣传产品和资源大餐整体认知度,以便按图索骥获取相应的信息和资源。以此,在构建一本“全媒体”杂志之际,更好地提高融媒体资源的效度和维度,提高媒体平台的融合度和有效阅读力。同时,对于杂志自身相对独立的稿件、文章,借助新媒体的网络空间、蜻蜓FM等第三方软件实现文字转语音,以适应受众在不方便阅读的零碎时间用耳朵聆听杂志,实现赋予杂志突破纸质的局限性能力,组建起“能看、会听、可视的复合媒体平台”。

    电子版杂志——对接融媒体平台。多平台互动,共建共融共享是融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开发电子版杂志。电子版杂志的订阅价格仅为纸质杂志订阅价格的1/2—1/3,且订阅方式灵活,还可削减掉印刷和投递等相关占比较大的成本。下一步,杂志还可以通过与现有的综合性手机杂志、APP微杂志等社会资源联合,将全部内容投放到网络平台,加大网络杂志订阅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电子版杂志在全部杂志订阅量中的比重,实现受众与杂志的双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横向联合——让已有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在条件成熟时,杂志可开通头条号、百家号、一点号、搜狐号、大风号、爱奇艺、抖音等平台的内容推送,实现优质的原创资源多平台投放,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推广力。

    传统媒体做新媒体并不是内容迁移,更多的是思维更新,要学会新媒体的一套“玩法”。例如,在内容打造方面,从过去作者角度,转换为用户思维。如果内容没有“网感”、没有爆点,这样的新媒体其实不算正真意义上的新媒体。换言之,在融媒体时代,只是将纸媒内容原版照抄地搬上网是行不通的。因此,杂志在选取优质作品投放相关平台的同时,也在非媒体平台开设相关联的“网络大咖专栏”等,逐步构建起相应的融媒体作者资源库,以不断提升自身适应融媒体的融合能力。

    二、架构的适应性调整

    (一)构建总体宣传策划体系

    从内容上讲,例如,五一表彰,从3月份开始直接切入劳动节话题,“受众是不解其意的”,但可以和雷锋精神、劳动精神等相结合,重构、重组以往杂志、报纸等媒体精彩报道。前期如何预热?进入4月,电视栏目组职工颂唱劳动美的歌曲、视频接龙活动等。举行媒体活动确保事件热度稳步推进,发起往届劳模事迹、创新工作方法等相关话题讨论;活动开始前,加大报道力度和频率,将热度逐步推向高潮,“吊起受众胃口”。活动过程中,要考虑打造协同而不雷同的报道产品、事后回顾和总结以及对下一年同类活动报道提前做好伏笔。

    从方式和媒体渠道来说,考虑如何搭配好声视频播报、花絮播报,新媒体体验式、揭秘报道,预热活动的发布和实时推送的组合;考虑如何搭配其他媒体平台的组合,力戒用多了宣传重复度过高、用少了力度不够等问题。

    从节奏和氛围上来说,融媒体时代需要新闻策划,也需要做一定的策划新闻。其实,就是要杂志等媒体平台在重点报道前勾画一个符合时间节点事件来吸引受众的关注点,同时不断配合和创造一个氛围,让受众持续关注且关注越来越高,而在事件发生时达到最高点;事件结束后,还要缓缓落幕。这样,需要杂志与媒体平台共同协作,打造节奏有张有弛的、持续不间断报道的方案。同时对协作平台的投放时间和投放频率也要整体规划方案。杂志则需要设立一个类似总编室的机构,作为总体策划和执行评价的机构;在“中央厨房”统一运作下,负责对杂志日常策划、重点策划等做集体论证和最终决策,以及日常编辑、出版等协调工作。同时,建立类似内容部的大编辑部,以便统一协调、综合协调新闻产品至最好表达方式、最佳投放平台等。

    (二)构建人员组成新体系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杂志的从业人员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语言、新的表现方式、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技能等。就成熟的融媒体现有人员构成来看,杂志主要缺少四类人员:高素质美术设计人员、微视频拍摄和制作人员、新媒体活动策划人员、融媒体记者编辑。高素质美术设计人员。其对接新媒体常见的H5页面设计,插图插画、网络海报甚至是简单的动画形象设计、微视频片头和山东省总工会各项活动展板、图标等工作;微视频拍摄和制作人员。与电视栏目要求不同,对于视频创意的要求较高且工作理念不同,需要符合网络思维且具有一定编剧和导演能力、还会视频制作的人员,同时可以做网络直播工作;新媒体活动策划人员。着力在杂志内部年轻人中培养,重大活动等由总编室来制定,其只是做初期策划和活动监管。先期可参考央视做法,逐步做強做大后再聘任新人;融媒体记者编辑。能适应全媒体播报方式、文字图片视频采集(建议会速录),24小时值班确保第一时间发布,会议稿件、图片、视频信息会议未结束前发布,评论类通讯类稿件8小时内播报,负责与美术设计人员沟通及稿件H5形式发布等。全部为一线采编记者,可由“中央厨房”统一协调、调用,或外聘。未来条件许可时,建议引进新闻写作机器人,以减轻记者报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