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探析
熊逸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了用户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全媒體环境下有所削弱。本文认为,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提升全媒体信息传播质量、融合多媒体传播形态、创新传播手段和技术,并强化舆论引导,优化在全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功能。
【关键词】全媒体 广播电视新闻 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以音频和视频的形式通过收音机、电视机播出,是线性传播。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有固定的播出时段和节目时长,通过精心的选题编排,在重点栏目、重点时段播出,可以起到强化议题的效果。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除了以音频、视频的形式播出外,还通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进行传播。而移动互联网给了用户更大的自主选择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关注感兴趣的新闻,这使得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全媒体环境下有所削弱。
一、议程设置对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意义
议程设置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议题的选择报道、在编排中不断强调,使大众关注、重视该议题。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播者的电台、电视台为中心,新闻节目根据编排顺序逐条播出,听众和观众作为受众只能单向收听或收看,被动接收信息。也正是这种单向线性传播,给了传播者极大的主动权,播什么、不播什么,先播什么、后播什么,占多大篇幅、播多长时间,都由传播者来决定,这也就使得议程设置功能在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影响着受众认知。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通过议程设置,对不同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强调,可以让受众对不同议题有不同程度的重视,从而达到主动引导舆论的传播效果。同时,由于新闻节目在播出前需要进行信息把关和筛选,所以议程设置功能也无形中包含了传播者对众多新闻素材的取舍和加工,强化了传统广播电视的“把关人”作用。
二、全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有所削弱
全媒体环境下,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融合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甚至H5互动页面等多种表现形式,实现了网络传播渠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互补、互融、互动。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场景不断丰富、移动终端规模加速提升、移动数据量持续扩大。因此,正如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到的“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现在就像是人们身体的一部分,手机的摄像头、听筒等成为了人们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眼睛、耳朵的延伸。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传播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线性传播模式,传统的“受众”概念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听众和观众的身份,“用户”的概念则更为贴切。随着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中最便于用户碎片化阅读的设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适合移动屏阅读浏览或是碎片化收听收看新闻的传播渠道,手机也成为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用户有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以自由点击选择关注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新闻,不再只是被动接收新闻信息。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议程设置功能有所削弱。
三、全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如何优化议程设置
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传播仍然存在着议程设置功能,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移步到移动终端上时仍然需要有效的集纳和整合,把重要的新闻进行重点编排和推送,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一)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全媒体信息质量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通过线性传播,新闻内容及播出顺序都按照一定标准经过了精心编排,受众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只能跟随播出节奏收听收看新闻。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各种移动终端被用户随身携带,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新闻资讯,主动性大大加强。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以音频、视频的形式播放,占用频率或频道和用户的时间资源,新闻节目的时长也是固定的,所有的内容都在节目时间限制下进行编排,通常情况下不能随意增减节目内容。而全媒体传播使得新闻节目不再被这些因素所限制,理论上可以把采编的新闻内容全部放到互联网上,成本低廉、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不受时空限制。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给了广大用户更大的自由获取新闻信息的权利,所以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制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优势,给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资讯。
优质新闻内容总是稀缺的。在网络传播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时、碎片化的新闻资讯大量生产,在提供给用户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不重要或是无效的信息耗费着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加大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成本。用户在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新闻时,由于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面对庞杂的新闻信息不可能一一浏览。如果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在全媒体传播时一味追求新闻数量,忽视对新闻质量的把关,则会导致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内容良莠不齐,进一步加大用户获取新闻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这样一来,真正重要、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可能被受众忽视、错过,也就没有进一步成为议题的可能。广播电视新闻在进行全媒体传播时,对新闻的取舍和编排一定要坚持把关人作用,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推送,把重要的新闻信息及时推送给用户,保证重点新闻信息的阅读量和关注度,从而实现对议题的设置。同时,在传播重要新闻时主动发声,不失语、不缺位,充分利用专家资源进行专业解读和分析,用深度评论积极引导舆论,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
(二)融合传播形态,适应不同渠道传播特点
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聚合式传播,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图片新闻将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将新闻事件进行系统、有条理的梳理,有助于用户理解新闻信息;音频和视频形象生动,不同的表现形式提供给用户多样化的体验和观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偏好和需求。
图:新闻聚合式传播形态
传统广播电视的线性播出单向地传播了新闻内容,全媒体传播则对新闻信息内容进行了聚合,包括按一定主题聚合推送、分类呈现等。同时,新闻呈现的形态也聚合了图文以及音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传统广播电视和移动端形成了互补和交融,需适应不同渠道的传播特点,最大化发挥新闻内容的价值,在进行多元呈现的过程中实现议程设置。
(三)创新传播手段和技术,融议程设置于互动分享之中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全媒体新闻产品,相对于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一大优势即为互动性。通过推出新媒体互动产品尤其是打造“现象级”产品,加强用户的互动参与,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在用户自发分享、转发中提升传播效果,实现对新闻议题的设置。
比如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央广女主播王小艺跑两会,一切听你的!》H5互动产品。用户只需要发一张带有“OK”“1”或“2”手势的自拍照,就可以分别看到央广主播王艺“去直播”“去大会堂”“去街采”的视频,跟随主播主持广播节目、去人民大会堂采访代表委员、去街头采访市民,而每一个情境中又有多个不同选项供用户自主选择,观看主播如何进行两会采访、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这款产品互动性强,新鲜、好玩、有趣,用户积极参与,自发传播,无形中对2018年全国两会这一新闻主题进行了议程设置。这样,通过创新传播手段和技术,既增加了用户黏性,又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互补,在轻松活泼的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
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如果能够正确加以分析利用,可以成为传播者了解用户需求、获知用户关注点、开启传统广播电视和移动端新闻内容差异化传播的有效资源,从而更好地进行新闻议程设置。
(四)正面引导舆论,倡导传播风清气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面向受众单向传播,媒体机构很难有机会直接听到大量听众观众对节目、对新闻事件的实时反馈。而在全媒体环境下,用户只需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就可以随时发表意见、建议、批评、感想等。微博的评论和转发,微信的留言,客户端的“边看边聊”,都是用户发声的平台。随着互动性的增强,网民参与评论新闻事件的便捷度和主动性大大加强,话语权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网民既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成为了传播者,可以自己设置议程或影响议程的发展,但这也容易导致出现谣言、谩骂、言语攻击等不良信息甚至网络暴力现象。
因此,传统电台、电视台作为有公信力的媒体,一方面要积极主动正面引导舆论,做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另一方面也要倡导传播风气,呼吁网民理性探讨、客观分析、真诚沟通,在参与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养,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客观、公正地进行传播。
为此,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机构要有必要的准则和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对用户的言论进行适当的管理和引导,既要重视新闻评论的价值,又要关注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表达需求,还要避免偏激言论肆意传播。倡导用户在参与新闻传播过程中自觉规范言行,遵守法律法规,拒绝谩骂、侮辱、诽谤、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避免在泛滥失真的信息中削弱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而形成公平、公正、透明的舆论环境,实现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
四、结语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全媒体环境下依然存在,广播电视新闻在移动端传播时要坚持“内容为王”,并融合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和技术,加强用户参与,同时倡导传播正气,在移動端对新闻传播进行议程设置,带给用户最重要、最需要的新闻资讯,实现广播电视新闻全媒体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1月。
2.张语珂:《“央视新闻”微博中凸显优势》,《传播与版权》,2014年第1期。
3.苏振东:《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传播模式研究》,北京印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
(本文编辑: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