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沃土四十载 姹紫嫣红正芳华
章柳云
摘? 要:本文以编辑出版者视角,从国家历史进程、学校体育发展历程、期刊发展路径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杂志40年的办刊历程进行回顾,就办刊理念、出版责任、期刊作为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杂志;创刊;40周年
中图分类号:G623.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7-0020-0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1年又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首都体育学院期刊部全体同仁历经数月奋战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学》杂志用高品质的大型系列专题活动和专刊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体育教学》杂志也迎来了40岁的生日。
40年的岁月,是时代的丰厚馈赠,更是继续奋进的动力所在。《体育教学》杂志属于每一位读者与作者,更属于一代代学校体育工作者,它承载着学校体育一步步奋进的记忆,更孕育着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编辑部主要成员,我参与《体育教学》杂志编辑出版工作20余年,此时静下心来慢慢翻开一卷卷杂志,一张张具有时代感的封面、一篇篇熟悉的文章再次映入眼帘。蓦然间,40年激流成曲,奔腾而来!
一、紧扣时代脉搏,《体育教学》满腔热忱
1981年创刊的《体育教学》,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征程,一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杂志始终秉承“贴近一线,服务一线,指导一线”的办刊宗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政策性与方向性,突出专业性、应用性、前瞻性,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与突发事件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回应社会关切,从本专业领域视角“发声、出力、谏言”,彰显《体育教学》的责任与担当。
在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对激发国民关注体育和参与体育的热情、提升体育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社会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加速推进的作用。《体育教学》杂志从服务国家战略角度出发,以本领域教育教学需求为聚焦点,多年持续开辟“奥林匹克教育”专栏。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理论阐述,冬季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知识与教材转化的生动介绍,以及奥林匹克示范校的案例呈现,全方位推进奥林匹克教育在校园的普及和开展工作。杂志的优秀表现也于2008年被第29届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授予“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
在2009年国庆60周年、2019年国庆70周年之际,《体育教学》杂志用精心打造的“学校体育60周年”专辑与“70年学校体育口述史”大型专题,为新中国庆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勾勒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足迹,展示老一辈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赤诚之心与无私奉献,进一步激励与增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与此同时,杂志分别于2008年和2019年对改革开放30年与40年的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梳理与反思。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杂志精心策划“建党百年学校体育”专刊,献礼百年华诞,讴歌砥砺前行、奋斗不息的中国学校体育。回望历史,以史为鉴,立足中国国情,坚定自信,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体育贡献力量。
2008年汶川地震,《体育教学》杂志深入受灾一线,用独特视角关注校园重建、关注学生身心,生动、震撼的“汶川地震”专题报道彰显了体育教育独特的社会价值与功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编辑部就敏感地意识到,在全面停课、居家隔离状态下,广大师生普遍面临着舆情和网络乱象带来的困惑与焦虑、身心健康水平下滑,如何进行“停课不停学”的体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等一系列突出、紧迫的问题摆在面前。编辑部结合受众与自身优势很快确定了抗疫工作方案,纸质期刊以最快速度连续推出5期“抗疫”特别报道,微信公众号通过“天天练 战疫胜”“疫情下的学校体育”等系列内容,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为缓解广大师生、众多家庭的焦虑,改善身心健康,作出应有贡献。疫情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社会责任践行的一次全民考验。《体育教学》杂志凭借高度的责任感、执行力和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通过优化采编流程、增强策划精准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体育期刊的责任与担当。
二、与学校体育共成长,《体育教学》坚守初心
改革开放的40多年,是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的40多年,《体育教学》杂志创刊40年,见证并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栉风沐雨、奋进前行。
1979年召开的“扬州会议”是改革开放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标志着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新时期。在学校体育事业百废待兴,学校体育界尚没有一本可供体育教师学习借鉴的资料或读物时,为适应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发展需要,1981年8月《体育教学》第一期(试刊)创刊问世。虽然当时条件有限,刊物也显得稚嫩、朴实,稚嫩得没有刊号、没有刊期,朴实得没有定价,基本以内部资料的形式赠阅,但还是坚定地创刊了,为当时学校体育改革春风中打开了一扇窗口。
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颁布,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而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的出台也对学校体育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学校体育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杂志也在艰辛探索后,逐渐步入正轨,刊期1993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正式刊号,199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杂志也进一步明确了办刊宗旨和风格,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杂志紧密配合国家对学校体育的工作重心,想体育教师所想、解体育教师所急,从浅入深、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内到国外,开拓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视野、传授教科研方法。結合不同时期广大体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陆续刊登学校体育知名专家的文章,为广大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杂志也以其活跃的办刊风格、不断提升的文章质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进入21世纪,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也不断加快。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同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开启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篇章。《体育教学》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这一主旋律,开辟“教改动向”“焦点问题讨论”“教改论坛”等栏目,上传下达、解读分析、答疑解惑,努力推动教学改革前进。
2006年,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解决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问题被中央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重点之一。《体育教学》深入跟踪,全方位报道,解读中央精神和推进动向。2007年开始的“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体育教学》杂志都一一精心策划、深入报道,使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中央精神,尽快投入到工作落实中。2008年5月,“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大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编辑部周密策划,深入采访,全面解读,使本次报道成为“阳光体育”宣传报道工作的范本,教育部网站对本专题系列文章进行全文转载。
2010年,新一轮课程改革近十年,到了急需总结和梳理经验、成果和问题阶段。《体育教学》经过多方论证后,对全国代表性地区的中小学校和体育教学研究机构逐一走访,“课改万里行”活动拉开序幕。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报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深入江苏、河南、广东、陕西、北京等9个省市进行深度调研,在帮助教育教学一线梳理总结经验的同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上级部门和组织提供必要的课改政策依据。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推进了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体育教学》也通过每年不同主题的“专题讨论”,围绕课程标准落地,组织开展解读、学习和讨论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改革过程中,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的思想认识统一显得尤为重要。课改初期,面对来自一线教学实践中的大量问题与困惑,纸质期刊有限的交流空间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需求,一些改革中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急需一个更直接、易沟通的交流平台。经多方论证,《体育教学》自2006年创办了体育教学网络论坛(bbs.tyjx.net.cn),为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搭建起了一个即时交流互动的平台。结合不同时期的焦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网络在线大讨论,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争鸣、问题的探讨,《体育教学》带头掀起了一场大中小学学校体育理论与教学一线工作者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大讨论。这其中论坛的一线骨干成员,代表一线教师在收集问题、反馈心声、提出疑问、与专家学者面对面沟通交流上,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许多极富价值的优秀讨论陆续被杂志摘登。体育教学网络论坛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对了解问题、统一认识、修正偏差、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做出了贡献。
四十載峥嵘岁月,中国学校体育事业风雨兼程,有艰辛也有欢欣,不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成果,也收获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体育教学》在这一历程中记录、见证了学校体育改革历程,自身也在不断快速成长。杂志始终坚守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第一线,保持着兼容并蓄的胸怀和探索创新的热情,以专业的视角和前瞻的思想,对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一代又一代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三、四十载淬炼成大器,《体育教学》不惑前行
悠悠四十载,弹指一挥间。一代又一代《体育教学》人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全方位打造杂志,努力提升办刊质量,做人民满意的杂志,让《体育教学》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进步。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期刊发展路径。
(一)将社会效益放首位
40年来《体育教学》杂志坚守职业准则,心系广大读者,以优质的内容和真诚的服务树立期刊形象。多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送教下乡、精准扶贫等多项工作。尤其2020年疫情之初,面对不断紧张的形势,结合居家停课、发行渠道不畅、读者收不到杂志等诸多问题,《体育教学》杂志自出刊之日,微信公众号上便可同步下载当月电子期刊全文,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居家提供免费学习资料,用实际行动践行“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理念,履行期刊的社会职责。
(二)精准定位,社会认可度高
作为全国唯一一本面向基础教育的学校体育专业期刊,《体育教学》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为全国广大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及学校体育工作者服务的原则,求真务实。杂志根据一线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栏目设置理论与实践结合,尤其是短小精悍、实用性、指导性强的实践类栏目,便于教师课间翻阅学习。图文相配的生动、活泼排版,在兼顾学术类刊物特质的同时,又增强了阅读性。杂志以其鲜明的特色、专业优质的稿件质量,获得了全国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
(三)注重选题策划,打造精品栏目
为提高重点选题质量,《体育教学》编辑部每年坚持以多种形式组织专家、学者、一线骨干教师、部外编辑精心策划重点选题,并结合不同时期的重大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回首不同时期的重大选题,无论是“国庆60周年”“建党100周年”,还是“阳光体育”“课改万里行”“中央7号文件”10周年,或是“我给总理上节体育课”“疫情下的学校体育”等,这些重大选题背后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难以用三言两语讲述完,但时代责任与担当作为始终是做好重大选题的基础,而研判力和策划、执行力是做好重大选题的核心,群策群力、多方通力配合是做好重大选题的保障。40年来,《体育教学》以其前瞻意识、快速反应、深度挖掘的特点,办刊风格独树一帜,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提升现代化办刊水平
《体育教学》杂志于2007年最早启用网络采编系统,实行无纸化办公。2015年创建《体育教学》微信平台公众号,精心打造网络二次出版内容。2019年推出“立体化阅读”计划,为文章配置专用二维码,读者阅读纸质文章的同时,手机扫描二维码,可观看与文章有关的视频。这一系列出版形式的丰富,大大满足了读者的不同阅读习惯,丰富了学术成果的传播途径,使杂志迈入了媒介融合的发展道路。
(五)加强专业领域延伸服务
《体育教学》杂志除实现出版、传播等主要任务外,还不断加强延伸服务功能,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提供增值服务。多年来根据广大受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迫切需要提升的阶段重点,适时开办研讨、培训、支教扶贫等活动,发挥专业媒体的引领与凝聚作用。如通过品牌“身体功能训练培训”“体育游戏培训”等活动, 组织优秀团队,设计培训内容,将优秀的教学、训练理念和有效教法进行推广和普及,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多元服务。
回眸四十载,《体育教学》始终坚守办刊理念和职业操守,不断摸索创新,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特有风格,打造出了一本独具特色的行业期刊。《体育教学》的成长壮大凝结着作者、读者的闪光智慧,浸透着学校体育工作者的涔涔汗水。一期期杂志如一个个刻度提示着时代的步伐、岁月的速度。几代人用满腔热忱与坚持,不断耕耘,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的支持与精心培育浇灌下,它茁壮成长,根深叶茂。《体育教学》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与时代同行,与学校体育工作者携手,一路探索前行。
“流水的40年,事无巨细的《体育教学》。”回顾自己在《体育教学》杂志工作的这些年,有幸赶上了国家、教育事业、学校体育、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与《体育教学》杂志一同成长。感恩前辈的引航与厚爱,感恩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参与与支持,感恩一起奋斗的同事们与志同道合的团队骨干!感恩这一路走来有你们相伴!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站在时代的长河中,于国家、于行业、于杂志、于个人,都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登高远望,不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