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曹阳

    摘 要: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本文从新旧课程标准下音乐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课程目标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学;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71?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078-001

    《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更加适应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发展。国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新课标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全面进步和发展,符合国家对于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一、对新旧课标“音乐课程性质”的比较分析

    在旧版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主要强调音乐课程性质的“人文”“美育”和“必修”。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中,主要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人文性主要表现为音乐中所蕴含的文化,审美性主要表现为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实践性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创新点,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参与聆听、演唱、探究等教学活动时,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进而为其更好的学习、学懂音乐打好基础。

    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实践性”,在音乐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对原有的课程标准做出了升华。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注重感受和体验的课程,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际的参与,更好地提升自身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通过在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的实践性,可以为音乐课堂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有助于我国基础音乐教学的进步和发展[1]。

    二、对新旧课标“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比较分析

    新课程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对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归纳和整合,具体内容为以下五点: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第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第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第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第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该标准对原有标准的内容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并將内容的顺序作出了一定的改变——比如,其将强调对音乐的创造和实践放在了第二位,符合新课程标准下所强调的实践性,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中,剔除了原有的“完善评价机制”,增加了“突出音乐重点”,可见,现阶段的音乐教育不再强调对于课堂的评价,由于音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情感性,现阶段的音乐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及其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就可以通过强调音乐课程的实践性,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歌曲所表现出的情感。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以事先准备两个爱国的短片,让学生进行观看,给学生的情感做一个带入。随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两次歌曲,让学生进行盲听,仔细感受歌曲铿锵有力的旋律以及演唱者慷慨激昂的情感。最后教师可以开始正式的教学,学生在之前的准备活动中情绪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已经对歌曲的情感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对新旧课标“音乐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分析

    在旧版的课程标准中,将课程内容分为课程目标、教学领域以及内容标准三个方面。并将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具体分为: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文化等方面。在新课程标准中,对这些方面进行了整合和提升,主要分为划分教学区域、设计实践活动、分学段设计教学目标几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调整,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设计,凸显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进行课堂设计,并保证学生的发展[2]。

    四、对新旧课标“音乐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

    在新旧课程标准中,都将音乐课程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两个部分进行规定。其中总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言,新旧课程标准不存在较大差异,在过程与方法中,新旧课程标准都对其进行了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五个方面的划分,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通过亲身体验,进而对音乐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而旧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想象。在探究这一模块,新课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而旧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教师对学生潜力的激发。对于学段目标,新课程标准将其分为三个学段进行阐述,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培养其不同的能力,使其得到有针对性的提升。其中1-2年级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3-6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7-9年级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师在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为3-6年级的学生讲授《铃儿响叮当》这首曲目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象圣诞节轻松愉快的画面,带着饱满的热情对歌曲进行演唱,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由学生进行评判,看哪一组的热情更高涨。通过分组演唱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音乐的新课程标准对原有的标准进行了调整和升华,更加符合现阶段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也在不断的进步,小学音乐教师仍要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实践,并设计出适应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梁晶.音乐新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法的创新——评《音乐教学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9,38(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