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会适应性课程建构与实践

    贺霓 谷萌 毛娜

    

    〔摘要〕小学是培养儿童社会适应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发展出的良好社会适应力能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顺利成长。基于此,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建构了小学生社会适应性课程,该课程包括环境适应、学业适应、自我适应、生涯适应、人际适应五大板块,通过“儿童伴儿童”“家长伴儿童”“教师伴儿童”的多角色互动的生态课堂和艺术渗透的手段,帮助小学生完成社会适应性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生;社会适应性;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1-0047-03

    一、开设小学生社会适应性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现代社会愈加开放多元,变化创新和接纳融合成为新时代的特点,这就要求未来人才具备良好的适应力,以在社会中健康生活、顺利发展。1999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关注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适应是指为了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及行为上的适应性改变[1]。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环境协调、和谐的一种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遭遇挫折与冲突时,能主动寻求适当的解决策略,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反应,更好地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缓解压力事件对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维持积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儿童因为适应不良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弱、缺少学习目标、缺乏交往自信、亲子沟通不畅、抗挫能力差、不会排解负面情绪等。因此,教育者需要帮助小学阶段的儿童掌握一定的社会适应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是儿童社会适应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后,面临着进一步社会适应的挑战。相比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同学、老师的人际交往更复杂和开放,他们需要在人际交往中体验更复杂的情绪感受,提升情绪控制能力,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小学阶段是塑造优秀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的坚持性、独立性、自制力及时间管理能力,养成积极乐观、坚持不懈、独立自强的品格和行为习惯以适应学校规范。因此,了解小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建构并实施小学生社会适应性课程,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必要的。

    为了解我校(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学生社会适应性状况,我们选取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编制的儿童心理素质测验量表中的适应性分量表为工具,对学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施测,发现我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整体上在常规范围水平之内,但在个别指标上存在不足,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即本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上升空间。基于本校学生社会适应性情况,结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建构了儿童适应性提升课程,以期提升我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生社会适应性课程目标、结构与评价

    (一)课程目标

    社会适应是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2]。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适应主要包括对学校环境的适应、师生亲子人际关系的适应、学习的适应、身心发展的适应、生涯发展的适应等。我们将社会适应性课程的目标定位于:(1)学生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环境、班级环境;(2)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变化及时调整学习方式;(3)接纳自己的身心发展变化,学会调节负面情绪;(4)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5)具有初步的生涯发展意识和生涯适应力。

    (二)课程结构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学生与所处环境会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们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了分解,分别从环境适应、学业适应、自我适应、生涯适应、人际适应五大板块建构社会适应性课程。

    环境适应:指学生能够与新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初入小学后,面临新的校园环境、学习环境、社交环境时能够自我调节与适应;做好小学升初中衔接时期的心理准备;学生在面对转学、学习和生活空间变化等情况时,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

    学业适应:指学生根据当前的学习和所处环境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我,從而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3]。小学生学业适应内容涉及对课堂规则的了解,能够自我控制以适应课堂要求,对于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反省力;能够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建立学习兴趣;能够拥有学习自信和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一定的坚持力,克服困难;积极面对学业压力并主动调节考试焦虑。

    自我适应: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的身体、心理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学生了解自己的生理特点,悦纳自己的外在,保护自己不受侵害;有性别角色意识;能够积极洞察自己的情绪,拥有良好的情绪调节意识,适应周围的环境,纾解消极情绪;认识并探索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

    生涯适应:小学生涯课程关注“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三个方面[4],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者、子女的角色定位,并关注自己的角色变化;树立正确的成就动机,建立起自信心;学会设定目标和作出选择,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始思考和探索自己未来的发展;开始为未来作计划,有意识地提升问题解决等各方面能力,为未来作准备。

    人际适应:学生能够较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最终能够与同伴友善相处;能够尊重老师;能够理解父母。学生需要提升对他人和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发展出较好的同理心,掌握必要的与不同角色对象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各个模块下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如表1。

    其中生涯适应集中在小学高年级,环境适应和人际适应集中在小学低年级,自我适应、学业适应则贯穿整个小学阶段。

    (三)课程评价

    在评价上,我们重视生成性的质性评价,包括学生在知识、情感、意识、行为、习惯上的改变。例如,在知识层面上,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识他人和自己,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关系等;在情感层面上,学生能否体验到友情,感恩父母与他人;在意识层面上,学生能否发展出较好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安全意识、公德意识等;在行为和习惯层面上:学生是否形成了积极乐观的行为模式及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我们从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建构了系统、全面的体现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的质性评价体系。

    三、建构多角色互动的生态课堂

    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亲友、同伴、教师、群体、社会环境之间不断互动,带来的认知、行为、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连续性变化与台阶式发展[5]。如果教师、同伴、父母作为小学生的重要他人,都进入课堂参与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发展过程,会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据此,我们设计、规划了“儿童伴儿童”“家长伴儿童”“教师伴儿童”的多角色互动的生态课堂,帮助小学生完成社会适应性课程的学习。

    这样的生态课堂以人际互动为基础,使学生以自然、灵活、生动的方式完成社会适应。小学生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与他人的价值取向互动、情感互动、知识能力互动、思维方式互动,从内在性格、情感、动力建立等方面进行较深层次的社会适应。生态的互动模式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校园内、课堂上、师生间”这三类限制,不同角色间的互动有助于实现更生态化的校内外、课堂上下、师生间和学生间的课程教育模式,使小学生的社会适应更自然和常态化。

    (一)家长伴儿童

    我们根据五大内容模块编写了《家长伴儿童手册》,在实践中,家长将手册作为课程参考和评价。例如,在入学环境适应部分,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展“萌宝寻爱”活动,家长需要陪同孩子到校报到,参观校内各个功能室,讨论交流校园活动,在当天的适应性课程结束后,完成手册上对应的“家庭作业”,家长和学生一起对当天的学习进行评价。《家长伴儿童手册》记录家长和学生每次参与课程的过程和收获。

    (二)教师伴儿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将艺术手段融入课堂,开展情景式、体验式的心理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们创设安全、温暖、有趣的学习情境。

    (三)儿童伴儿童

    我们以结对的形式,让高年级儿童与低年级儿童结对,颁发结对勋章,实现儿童互助,以大带小。例如,在入学适应性板块,五、六年级的儿童全员参与一年级儿童的社会适应课程,利用下课时间陪伴一年级儿童熟悉校园环境、学校规则,帮助他们顺利融入学校环境,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责任心、行动力。

    四、艺术渗透式的课程实践

    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社会生活影射在艺术作品中,通过审美体验在人际中传播互动,艺术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影响,有研究表明音乐教学对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5]。小学生由于语言表达、理性思维、情绪体验能力发展不完善,具体化的表达能力欠缺,艺术心理手段恰恰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表达和交流。

    我校尝试将音乐心理教育融入课程。例如,在自我适应中的情绪调节部分,我们引导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放松冥想,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提供不同旋律色彩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乐曲进行情绪疏导;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放松自己,宣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又如,在学习适应部分,针对学习意志力薄弱现象,我们利用鼓点节奏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专注力培养。在自我适应部分,我们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创作“自画像”,帮助学生认识他人眼中的自己、自己眼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使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通过艺术渗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五、结语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立足社会、健康生活的人,我校立足于教育的本质,开发了内容全面、形式新颖的生态化社会适应性课程,使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到了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在未来,还需要師生、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和实践,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使课程发挥出更大的辐射作用,服务于更多的学生和家庭。

    基金项目:成都市教育科研一般课题“提升小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学校陪伴式课程建构研究”,课题编号:CY2018Y29。

    参考文献

    [1]沈建波.社会适应问题探讨——兼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0):137-139.

    [2]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108-114.

    [3]张亚宁,彭海豪.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自我意识和学习适应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基于某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1):47-51.

    [4]吴清英.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0):31-33.

    [5]钟志农.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三大主题”[J].江苏教育,2019(24):33-38.

    [6]开红,田耀农.音乐教学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102-103.

    (作者单位: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成都,610051)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