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叙事与先秦语体、说体的形成

摘 要:先秦部分文体是口头叙事的产物。语体与瞽史讲诵有密切关系,以道德教化为目的,通过对前代先王历史的追述,传承治国思想。记事性的语体,言事结合,不仅记录人物间的言论对话,而且要记录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为了建构情节,瞽史们往往会根据情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增添不少虚构的内容,以吸引听众,达到讲诵的效果。而通过对经说体例和重出故事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认为“说”这一文体最初的来源就是口口相传的故事。随着社会功能变化和书写的普及,语体和说体在汉代以后分别有了不同方向的发展。
关键词:先秦;口头叙事;语体;说体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2-0140-06
一、口头叙事与语体
《说文·言部》对“语”的解释是:“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段玉裁注:“论也。此即毛郑说也。语者,御也。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之语。从言,吾声。”先秦典籍中出现与语相关的内容,大都表对话之意。《诗经·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孔疏:“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①《礼记·杂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郑注:“言,自言己事也;语,为人论说也。”②所谓语,就是二人对说,有问有答,是记录问答对话之言。张政烺说,语“既是文献记录,也是教学课本”③。的确如此,《国语·楚语上》申叔时对贵族教育内容做了系统的阐释,列举教导太子的内容,其中提到“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韦注:“语,治国之善语。”④语体是以道德教化为目的,通过对前代先王历史的追述,传承治国思想。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简中有类似格言的文句,整理者将其命名为《语丛》。⑤郭店一号墓的墓主人是楚国“东宫之师”,也就是“顷襄王太子横的老师”。⑥陪葬的书籍,暗示了墓主人生前“教師”的身份,也说明了这些书籍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韦昭对《国语》文体的定义是:“采录前世穆王以来,下讫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以为国语。”⑦与《左传》不同,《国语》对于国家兴衰历史事件的记录,更侧重于嘉言善语和典章训诫方面。《国语》大量的内容都是人臣劝谏君主,劝谏一般会预言正反两方面的后果,以作警醒。《周语》中的祭公谋父谏穆王伐犬戎、邵公谏厉王采纳国人之言、芮良夫谏厉王悦荣夷公、仲山父谏宣王料民都是这样的三段式结构。《国语》主客问答的稳定结构形式,表明对话体散文已经大体定型。⑧《国语》并不仅仅是一部史书,其意义并不在于记事,而在于“语”。“语”其实就是问答对话的记录,记事性的语体言事结合,不仅仅记录人物间的言论对话,同时也记录事件发展过程。
《国语》记述历史时并不像《左传》那样按照历史年代把重大事件依次列出,而是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如《周语》中记载穆王,聚焦于祭公谋父劝谏穆王征伐犬戎之事,其他事迹概不提及。厉王朝则记载了厉王虐,国人谤王;厉王说荣夷公两则事件,展现了厉王昏暴、不听劝谏。幽王朝,仅选取三川皆地震这一自然灾害事件,预言国亡。而且同一人物的事件尽量安排在一起,集中叙述。《鲁语下》康子求教、露睹父闹宴、内外朝之别、敬姜论劳逸、敬姜循礼都是围绕敬姜来讲述的,更像是讲故事时将相同主题的事件安排在一起。
在具体历史事件的描绘中,与《左传》相比,《国语》有更多情节的铺张。以骊姬陷害太子申生这个故事为例,《左传》和《国语》的两种叙述中,故事情节是一致的,都是讲述骊姬从被娶到谋害申生的全部过程,但是细节不同。首先,人物有了变化:为献公占卜的人,由《左传》中的卜人变成了《国语》中的史苏,与骊姬密谋杀害申生的人由中大夫成变成了优施;《晋语》同时交代了骊姬与优施“通”的关系。其次,具体过程也不同,《晋语》要详细得多。骊姬谗害申生的整个过程,分了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骊姬密谋谗害申生的过程,骊姬一方面不断和优施密谋如何陷害申生,一方面接二连三向献公诽谤申生;另一条线索是申生面对这些谗害时从积极应对到被动接受的过程。骊姬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一计比一计狠毒。申生则见招拆招,明知是陷阱也不愿违背其父之意,但无论伐霍还是伐东山都凯旋而归。骊姬不仅没除掉他,反让他赢得胜利。最后,骊姬使出陷害申生弑父这一毒计,逼得申生自缢。两条线索,同时进行,具有反衬的效果。骊姬被刻画得心如蛇蝎、不择手段;申生则仁义孝顺、顾全大局。这使故事更具悲剧色彩,更难得的是还有细致的心理刻画。
对于重耳流亡之事,《左传》和《国语》记载略有差异。《左传》中晋国历史的记载详于战争,《晋语》详于诸公子之乱及文公流亡之事,传说故事更多,情节演绎更类似于后世小说。徐北文认为《国语》是“说唱文学”,《国语》中晋献公死后诸公子之乱这个故事是当年口头传说的一个简本,因而据此推想,在战国时的说唱必然是十分精彩的。⑨恰恰说明了《国语》的口头特征。
史传作品(历史叙事)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组合,还包括“情节”。史传文学并非纯粹的历史再现,实际是将历史事件以叙事性的话语重新表达出来,“时人出言,史官入记,虽有讨论润色,终不失其梗概者也”⑩。海登·怀特就认为历史是第三种话语,它既不是意识形态的,也并非绝对科学性的。B11钱钟书也认为:“古代史与诗混,良因先民史识犹浅,不知存疑传信,显真别幻。号曰实录,事多虚构;想当然耳,莫须有也。”B12历史事件在叙述时往往被演绎成具有开端、发展、高潮、转扭和结局的小说。《国语》的推测、想象之辞虽然与纯粹的文学艺术想象是有所区别的,但“这种推测、想象对此后对话体散文虚化有一定的影响”B13。
谭家健言“《晋语》出自晋人之手”B14,的确如此,《晋语》记载晋国之事十分详尽,称晋君时多称公,多次说“来”,《晋语》中多次引用瞽史所记之材料。结合《晋语》表现出来的口头叙事特征来看,可以推测《晋语》就是晋国瞽史讲述所记录下来的内容。王树民认为瞽史是我国最早的史官B15,有口头讲诵的职能。《国语》中有大量关于瞽史的记载,都说明了瞽史以口头讲诵前代历史兴亡故事,对君主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鲁语上》记载单子言:“吾非瞽史,焉知天道。”B16《周语下》有“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B17,说明了瞽史以口头讲诵前代历史兴亡故事,对君主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国语·楚语上》左史倚相说:
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B18
《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B19的记载。瞽史一般伴随君王左右,在君王身边,随时讲诵,“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B20。瞽史讲诵的多是古代的历史故事,以及嘉言善语,“可以给人君、贵族、卿大夫增长历史知识,是提高听政水平的材料”B21。口头叙事与书面叙事不同,听者和讲述者是双向交流的互动关系,讲述者的叙述靠口头语言来进行,故事要充分调动听众的兴趣,就要有高潮迭起的情节演绎。
瞽史还会运用一些讲诵技巧,如使用韵语,或采取程式化的重复方式来记忆历史事件、嘉言善语。B22《国语》中提到关于瞽史的典籍《瞽史之纪》(《国语·晋语四》),就是口头讲诵的记录文本。B23从文体性质、情节建构和作者三个方面来看,《国语》产生于口头叙事,是具有口头性质的文体。由此看来,“语”体源于口头叙事,最早出于史官“记言”,用来明德于民;后又逐渐分化出家语、事语,具有鲜明的口传色彩。
二、口头叙事与说体
《说文》解释:“说,释也。”刘勰言:“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言咨悦怿。”B24吴讷《文章辨体》称:“按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也。”B25说,就是解释性、阐述性的文体。
《韩非子》中有《说林上》《说林下》《内储说上七术》《内储说下六微》《外储说左上》《外储说左下》《外储说右上》《外储说右下》,记录的大多是历史故事。“林”,顾名思义,是聚集的事物,就是故事集之意。“储说”也就是存储下来的故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贞索隐:“《说林》者,广说诸事,其多若林,故曰《说林》也,今《韩子》有《说林》上下二篇。”B26
《韩非子》中的说体,由经和说两部分构成,经在前,说在后。经就相当于叙事内容的大纲梗概,说则是对经的阐释和演绎。如《内储说上》七术:“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B27后面分别解释经中的七则内容。《外储说左上》《外储说右上》《外储说右下》都是这样的体例。据《汉志》载,解经文体有传、记、说、解、故、微、章句、解故、杂记等。说体格外之多,解《诗》的有《鲁说》《韩说》,解《礼》类有《中庸说》,解《论语》的有《齐说》《燕传说》《鲁夏侯说》,解《孝经》的有《长孙氏说》等。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汉代的经师之说与《韩非子》中的经说已大不相同。汉代经说之说,是为解说儒家经典;而《韩非子》的经说,实为通过故事阐发自己的观点,文字更浅显。
说体中的“经”,就是口头叙事中的底本;“说”就是以口头叙事的方式对“经”重新演绎。《墨子》中也有《经》和《经说》,是同样的经说体例。《庄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B28说就是对经的阐释。赵逵夫认为:“《储说》部分将所收集寓言分类编辑,各有提要,带出目录,以便记忆和运用,这在当时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编排方式。”B29周勋初言这种经说体是为了宣讲或辩难时,先列出提纲,再加以阐释和发挥。《管子》也有类似的编排体系。B30
《说林》和《储说》中的故事,都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小故事,既没有统一的主题,也没有统一的编排体系。这些故事多取材于历史史实和民间故事,也有韩非自创的。根据笔者统计,《韩非子》中的《说林》共有71则故事,上篇34则,下篇37则;《储说》共有经31则,说241则,“一曰”44则。《说林》取材于历史故事的有53则,占总篇幅的75%;《储说》中取材历史的故事有202则,占总篇幅的83%(“一曰”中的故事基本是重复的故事,所以不计入统计范围)。《说林》和《储说》的故事大部分都见于其他史传,蔡姬荡舟章见于《外储说左上》和《左传·僖公三年》,宋襄公与楚战章亦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内储说上》的三人成虎章亦见《战国策·魏策二》。除了与其他典籍重出的故事,在《储说》中有很多故事都是重出的;而《韩非子》用了采集众说的办法,将不同版本的故事都列举出来,以“一曰”標明,其中《内储说上七术》有5则,《内储说下六微》6则,《外储说左上》6则,《外储说左下》6则,《外储说右上》12则,《外储说右下》9则。
这些重出的故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故事情节、人物基本相同,唯有详略之分(见表1)。第二,故事情节大致相同,但人物不同(见表2)。第三,情节相同,但细节不同(见表3)。
除了以上表格列举之外,还有这样几种情况,《外储说左下·说二》季孙适懈故客以为厌己而杀之。“一曰”版中,是南宫敬子与颜涿聚议论季孙被杀之事。《外储说右上·说二》申子论无为可以规之,两个版本只是用词不同。《外储说右上·说三》以狗猛酒酸而言国患社鼠,内容基本一致。《外储说右上·说三》卫嗣与薄疑言绳之外与法之内,两个版本基本一致,第一版本多了些议论性的总结。除了在《韩非子》中所列举出的不同版本,还有很多故事的不同版本并没有一起记录于其中,太田方认为这是韩非所记录的异闻B31;梁启雄也言:“用‘一曰的体裁作补充叙说,或保存不同的异说。”B32这些故事有不同的变体,但有一个文本核心B33,而这些不同版本实质是故事的变形,这种变形就是口头叙事导致的变异。“‘说体是据传说而记录成文的文本,属于相告、转述、追述,而非当时记载,也就意味着会形成大同小异的多种文本。……‘小异,是因为转述、追述中对于一些具体情节、细节、过程,会因时间、地点、述说者的关注点等因素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描述。”B34
三、说体先秦以后的两条发展路线
通过对经说体例和重出故事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说”这一文体产生于口头叙事,其最初的来源就是口耳相传的故事。《汉书·艺文志》中记载《黄帝说》《伊尹说》《鬻子说》,鲁迅言其似口头文学,“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谬者也”B35。都说明了“说”是早期的口头叙事文体,文人有意识地采集整理,在动态的传递B36中完整保存。到了汉代有《说苑》《新序》《世说》,唐代有《长短经》等书,虽然也是汇集格言遗说,但这些说体的性质已发生变化,“它们已经从谈话资料变成备查辞藻、典故,供人写文章的资料,不再是口头文学的范围”B37。
“说”作为口头文体,还有一类游说之体,即陆机所言“说炜晔而谲诳”类。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也将战国辩士游说之辭归入说体。姚鼐《古文辞类纂》列为书说类B38。说和书虽有相同的文体功能,但说多为口语。而对比两个说体,说(shui)是劝说(persuasive),说(shuo)是解说(explanatory),“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早期帝国公共交流的转变。到了汉代,由于中央集权国家官僚制度现象和不同文学形式的发展,公共论说不可避免地由口头向书面文字转变”B39。所以说(Persuasion)和说(Treatise)虽然字是同形,但却是不同的文体。
说体在先秦以后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条是发展到汉代经说体,到魏晋以后至唐发展为说理文体,侧重于说明性、阐释性;另一条是通俗口传故事的路线,汉代《说苑》等故事汇编,到殷芸《小说》的创作,《弇州四部稿》立说部,遂向后世小说文体发展。
古代文体的生成最初源于行为方式。口头讲诵是早期礼仪活动的重要内容,有一些文体就是在这种口头宣讲的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在特定的场合中,为了达到某种社会功能而采取了特定的言说行为。这种特定的言说行为派生出相应的言辞样式,于是人们就用这种言说行为(动词)指称相应的言辞样式(名词)。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地生成了这种特定的文体。”B40《说文》“言”部所载表示文体的词语比如语、诗、谶、讽、诵、训、谟、论、议、谏、说、誓、记、讴、谚等,本义都与口头形式有关。这些词语既指口头行为,也指文体名称,表示此类文体源于口头行为,“因需适应礼仪的要求,遣词口宣之初,便具有初步的文体意识”B41。甲骨卜辞中,出现了很多表示言说行为的提示词,“告曰”“呼曰”“祝曰”,大都是“言说方式+曰”式的称引方式B42,说明了早期文体的生成过程,实际就是从“言说行为(动词)”到“言辞样式(名词)”的过程。B43
文体的构成一方面有内容、题材等内部元素,另一方面也包括外在的语言、结构形式。一般来看,文体在发展过程中,内部特征的转变并不十分明显,主要在外部特征。具体表现在文体功能上,有扩大、缩小之别。中国古代文体本来就讲致用,注重应用功能,这种变化和社会发展不无关系。应用场合变了,文体功能自然随之发生变化。口头叙事文体包括语体、说体在先秦时期被运用在多种场合,无论是神圣庄严的庙堂祭祀,还是唇枪舌剑的外交场合,甚至在民间的勾栏瓦舍,都有口头叙事的广泛存在。这时期的口头叙事并不完全等同于后世的口头文学,是书写并不发达阶段的文学或文本产生方式,后世的口头文学是流传于口头的通俗文学。汉代以后,口头叙事的社会功能有了转变,加之书写的便捷化和普及化,口头叙事文体与先秦时期的面貌逐渐相差甚远,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仍然流传于口头,形式更加通俗,口诵艺人更加专业化,诸如后世的讲唱文学;另一个方向是逐渐定型于物质文本,完全进入书写形态。这是文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注释
①〔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02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51页。
③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483页。
⑤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⑥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人民政协报》1998年6月8日。
⑦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594页。
⑧陈桐生:《先秦对话体散文源流》,《学术研究》2017年第8期。
⑨徐北文:《先秦文学史》,齐鲁书社,1981年,第107页。
⑩〔唐〕刘知几:《史通》,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B11[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56页。
B12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0页。
B13陈桐生:《先秦对话体散文源流》,《学术研究》2017年第8期。
B14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齐鲁书社,2007年,第234页。
B15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第8页。
B16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113页。
B17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113页。
B18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500页。
B1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1011页。
B20〔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5页。
B21赵逵夫:《论瞍矇、俳优在俗赋形成中的作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B22魏玮:《从重复叙事看〈国语〉的口头讲诵性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B23伏俊琏:《谈先秦时期的诵》,《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
B2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28页。
B25〔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3页。
B26〔汉〕司马迁,〔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2148页。
B27周勋初:《韩非子校注》,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46頁。
B2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863页。
B29赵逵夫:《拭目重观,气象壮阔——论先秦文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B30周勋初:《韩非子校注》,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49页。
B31[日]太田方:《韩非子翼毳》,中西书局,2014年,第361页。
B32梁启雄:《韩子浅解》,中华书局,2009年,第226页。
B33[美]柯马丁:《方法论反思:早期中国文本异文之分析和写本文献之产生模式》,见《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上古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351页。
B34廖群:《上海博物馆叙事简与先秦“说体”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B3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7—31页。
B36陈桐生:《论战国诸子对先秦文献的保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B37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B38《古文辞类纂序目》,续修四库全书第1609册,第313页。
B39Matin Kernkln. "Persuasion" or "Treatise"? — The Prose Genres shui and shuo in the Light of the Guwencileizuan of 1779. In Ad Seres et Tungusos: Festschriftfür Martin Gimm, ed. Lutz Bieg, Erling von Mende, and Martina Siebert, pp. 221-243.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0.
B40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B41吴承学,李冠兰:《命篇与命体——兼论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发生》,《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B42吴承学,李冠兰:《文辞称引与文体观念的发生——中国早期文体观念发生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B43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责任编辑:行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