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李悦民
摘要:主要介绍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例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旨在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种急性消化道疾病,它可威胁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传播速度较快,发病早期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造成大面积发病。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于10日龄以下的仔猪。随着猪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呈现下降趋势,成年猪感染后大多呈慢性发病,死亡率相对较低,强化护理1周左右能够恢复健康。养殖管理人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不同的发病情况进行针对性防控,确保仔猪健康生长。
1 流行特点
患病猪以及耐过急性期的患病猪和受污染的禽产品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由个别猪发病后,排出的粪便、分泌物中携带有大量的病毒,迅速向整个猪群扩散蔓延,往往表现为整窝哺乳仔猪一起发病。另外个别母猪进行1~2次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疫苗免疫接种,病毒感染后不发病或者表现为轻微发病,但其排出的腹泻物中会携带病毒,污染周围环境,很容易造成哺乳母猪或断奶保育猪感染发病。患病猪康复后,仍然能够长时间向外排出病毒,这也是造成该病反复流行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患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或污染周围环境后造成直接传染。另外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猪场的蚊虫老鼠也是造成该病毒间接传播的主要途径。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其中对哺乳仔猪和断奶保育猪造成的危害相对较为严重,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有时高达100%。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传播流行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很多仔猪主要集中出生在每年的冬春季节,因此冬春季节是该病发生流行的高发期,常呈地方流行或大规模流行。
2 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的猪感染病毒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同,育肥猪的潜伏期通常在2~3 d,哺乳仔猪的潜伏期通常在36 h以内,表现出来的症状越严重,致死率越高。发病后患病猪表现为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采食逐渐下降,直到停止。发病十分突然,发病后先是出现呕吐症状,随后突然出现腹泻,粪便喷薄而出,在粪便中夹杂很多没有消化的凝乳块。哺乳仔猪在出现腹泻症状3~4 d后,因为机体严重脱水衰竭而死,死亡率高达100%[1]。断奶仔猪症状相对较轻,造成的死亡率降低,轻者会出现呕吐,症状重者会出现严重腹泻,一般强化护理一周后恢复健康。育肥猪受到病毒侵染恢复健康后出现影响生长发育的现象,失去饲养价值,应将其淘汰处理。
3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猪解剖发现大多数病死猪的背部肌肉严重坏死,肠道中充满了大量泡沫样或水样粪便,小肠充满气体,肠壁严重扩张,松弛缺乏弹性,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肠系膜高度充血水肿,淋巴结水肿,肠绒毛膜严重萎缩。部分病例可看见胃底黏膜存在点状出血和环状出血,胃肠道内容物呈鲜黄色,混杂有大量乳白色的凝乳块,个别病例胃底黏膜出现坏死,病灶主要位于幽门区域[2]。心脏严重扩张,各个脏器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淤血现象。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猪的病变脏器组织带回实验室后进行细菌分离检测,没有发现被染色的致病菌,在几种常见的培养基出现生长情况。采集病死猪的空肠组织带回实验室将其制作成抹片,在丙酮中固定30 min后使用缓冲稀释液充分冲洗后,分别向其中滴加猪传染性胃肠炎荧光抗体、猪流行性腹泻荧光抗体、猪轮状病毒荧光抗体,作用30 min后充分漂洗,干燥后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病猪传染性胃肠炎荧光抗体染色的肠绒毛膜上皮细胞出现特异性的荧光变化[3],其他病毒没有出现上述变化。由此可判定致病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5 防治
确诊后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并采用中西药手段治疗。西药主要以强化补液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为主要治疗原则。选择使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300 mL、维生素C注射液20 mL、维生素B注射液15 mL,硫酸慶大霉素4 mg/kg体重,混合后静脉注射,1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所选择的复方中药制剂是由丁香、木香、藿香、青皮、陈皮、官桂、木通、茯苓、车前子、生姜、红茶叶、蒲公英、双花组成,使用量分别为20、10、30、10、15、15、20、20、15、25、25、30、40 g,上述中药组方为50 kg体重猪1次的使用量。对于食欲不振的患病猪,在中药组方当中添加神曲、山楂各25 g,对于腹泻加重的患病猪添加乌梅、石榴皮各15 g。上述药物水煎服每天灌服1剂,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本次诊治过程中共出现患病猪59头,治疗前死亡13头,全部为哺乳仔猪。通过采用上述组方对剩余的患病猪连续防控7 d后,个别哺乳仔猪因为病程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猪恢复健康,但有个别断奶仔猪恢复健康后停止生长发育,对其进行淘汰处理。但从整体的治疗效果来看,在做好中药治疗的同时,对未发病的猪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疫苗,成年猪每头注射4 mL,仔猪每头注射2 mL。另外还应该加强养殖管理,严格控制圈舍温度、湿度,强化防寒保暖,保证卫生干燥整洁。确保饲料营养价值,提高猪群身体抵抗力。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圈舍内部环境每周消毒2~3次,消毒剂可以选择使用1%的煤酚皂溶液,20%的新鲜石灰水或3%的来苏尔等。如果发现疑似发病情况,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和封锁,并对所有用具包括运输设备、喂养设备全面高温消毒,避免传染性胃肠炎在整个猪群扩散蔓延。做好母猪分娩舍的防寒保暖处理工作,由于冬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应激因素很易造成仔猪和繁殖母猪感染病毒。仔猪出生后应该引导其快速吃上初乳,吃足初乳,提高猪群的抵抗力,还需要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对患猪尽早治疗,提高其存活率,降低经济损失。
6 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猪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主要蛋白质来源,直接推动了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流行严重影响到仔猪的健康生长,使得猪的淘汰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预防该病的发生传播,就要求养殖户采取有效措施,从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严格卫生消毒、重视疫苗免疫接种等角度入手,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几率,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郁,刘 强,赵光伟,等.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4(10Z):68-69.
[2] 张永富,马国文,武克炳,等.猪传染性胃肠炎和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40-243.
[3] 常丽红,任咏梅.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云南农业,201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