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幼儿园的自然生态教育

    简淑真

    一、自然生态教育的四个层次

    依照与幼儿自然生态教育的结合程度为轴向加以分析,台湾目前众多幼儿园开展自然生态教育的情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当然它们不是截然分割的,可能是重叠与交织出现的):

    第一,运用自然素材作为幼儿探索与学习的材料。对此,很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都有所涉及,例如带孩子至户外观察树木的叶子或花朵等。虽尚未达到自然生态教育的层次,但带着孩子们在户外散步时,挑拣一些落叶带回教室,孩子们能进一步观察、探究和进行创作等,也是美好的活动。实际上,很多幼教老师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且卓有成效。

    第二,鼓励幼儿亲近自然,享受在自然环境中自在地游戏。教师可以在运用自然素材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带领幼儿走向户外,在自然中畅快地游戏,不为学习,纯粹享受沉浸在大自然中的美好。

    第三,帮助幼儿较深入地认识与探究自然中多样生物的生命现象。当幼儿走向大自然并快乐地亲近自然之后,他们会发现自然界的多彩多姿,感知生命的奇特魅力,直观地认识生命和物种的多样性,进而深入探索多种多样的生命现象。

    第四,幼儿展现爱护与保护自然的情感与行动。在上述三种幼儿生态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幼儿逐渐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特性,也逐渐萌发关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爱护与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与行动。这也就是幼儿生态教育的最高层次。

    二、幼儿自然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笔者在对台湾幼儿园教师及园长的各式培训、幼儿的在园辅导,以及在台湾师范大学执教甚多年里,教授过很多担任幼儿园园长、教师或大专院校讲师的硕士、博士生。笔者始终不遗余力地传达“尽量让孩子亲近自然、孕育在自然的生命气息之中”“再也没有比自然素材更好的教材及教具了”等教育理念。

    大自然里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置身其中的幼儿能够在无形中被生命的气息所感染。大自然也蕴藏了各种生命的奥秘,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被其吸引,并显得尤为好奇与专注,积极主动地探索与感受其中的奇妙之处,在欣赏的同时也时常流露出愉悦之情,并生发出关爱与保护的情意与行动。由此可见,大自然对幼儿着实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三、台湾幼儿园的自然生态教育活动类型

    上列所述台湾幼儿园实施自然生态教育是透过以下七种活动类型来落实的:

    第一,幼兒每日生活中的例行性活动:幼儿每天在园内散步的同时欣赏自然景观,观察自然生物,以及开展种植或照料小动物等活动。

    第二,区域自主学习活动:在区域自主游戏活动中以自然素材为材料开展的各种活动。

    第三,主题或方案课程:以探究为取向,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的课程,例如持续进行2~3个月的“校园里的大榕树”主题课程。

    第四,园内的户外园地活动:利用幼儿园内的户外自然环境或创设相应的生态园地,开展相关自然生态探索活动。

    第五,园外附近的户外活动:若幼儿园的空间有限,缺少必要的户外游戏场地,幼儿园会安排固定时间段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在社区的户外自然环境中探索大自然,例如公园、河边或动植物园等。

    第六,亲自然体验活动:结合时令安排亲近大自然的体验活动,如在水田里种稻,在草原上徜徉,在山林间攀爬,等等。

    第七,其他类型的活动:如毕业季的生态之旅或幼儿参与救治园内生病榕树的行动等。

    四、台湾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活动实例

    (一)运用自然素材作为幼儿探索与学习的材料

    台湾很多幼儿教师都会收集一些自然素材,并投放到班级教室的各个活动区域,供幼儿观察、探索或进行艺术创作。

    当今,网络购物轻而易举。但是,接下来所介绍的这位幼儿教师,好似一位自然物品的收藏鉴赏家,也是一位变废为宝的创意大师。她会挑拣一些美丽的贝壳,细心地将这些大小不一的贝壳都清洗干净,消毒除菌,搭配与幼儿在校园散步时捡拾并加以干燥的花朵、果实等,供幼儿进行各式创作。坚果壳、咖啡豆、包装纸、咖啡杯防热套等,都是她收集的对象。这位老师成了名副其实的自然资源收藏家。此外,这位幼儿教师还是一位收纳高手,她总是将收集到的自然材料整理得井井有条、赏心悦目,以身作则地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收纳行为与习惯,幼儿的美感也在其中得到了培养。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幼儿游戏活动空间,教师往往充分利用教室外的走廊或楼道来延展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空间,并适时地投放一些从户外收集到的树枝、松塔、石子等。孩子们将喝完的饮料瓶洗净后稍加装饰,就可以作为花瓶,再插入一些在户外捡拾的枯枝,实为善用大自然的创意之举!自然材料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力量是我们难以衡量的。

    除了将自然素材带进室内,幼儿还可以直接在户外活动区域就地取材进行自然材料的探索与游戏。例如:在草坪上摆弄落叶,创作树叶拼画;在户外写生,画一画观察过的树叶和花草;等等。

    (二)亲近自然,享受在自然环境中的自在游戏

    不少园所让幼儿在园内饲养一些小巧可爱且安全卫生的小动物,如小兔子、小鱼、小乌龟等,鼓励幼儿与之亲密互动。值得赞赏的是,有些幼儿园老师不是将动物锁在笼子里让幼儿观看,而是让动物在自然中享受自由,鼓励幼儿去接触、照料它们。当然,教师鼓励孩子抱抱小动物的同时要提醒幼儿小心一些,动作要轻柔一些。

    饲养这些小动物绝非易事,带着幼儿进行清洁工作成为幼儿园教育与保育的重要工作。当看到孩子们如此热爱并渴望亲近大自然,如此小心翼翼地爱护这些小生命时,教师会感到一切辛劳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时候,一些尚未入学的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到园所参观。小孩子看到鱼缸里的小鱼会不自觉地想要触碰或抓取。这时候,家长会焦急地说:“那个水很脏的,你不要碰!”但是,若是已经在幼儿园就读一段时间的幼儿的家长则会说:“如果你的手不干净,就会把小鱼的家弄脏的。你突然去碰小鱼,会吓到它们的。”由此可见,幼儿园的自然生态教育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对自然和生命的保护与关爱之情。

    当然,带孩子走向户外、亲近自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担心孩子被蚊虫叮咬、被石头磕绊而摔跤受伤等,这些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教师。但是,若教师真正重视亲近大自然对幼儿的重要性,就会想办法努力克服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只要是天气晴朗的日子,教师都会带着幼儿走进大自然,观赏春天里缤纷的花朵或秋日里飘零的落叶,孩子们会主动触摸与探索这些花朵及落叶。孩子们从小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感受真实世界的多姿多彩,远比看着色彩图谱认识色彩或把玩各种人工教具来得有意义得多。自然物与生俱来的生命气息与和谐美感是大自然所独有的,非人工所能及。

    当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受限时,教师会定期带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散步,去乡间的稻田踩泥巴,去林间溯溪探险,或者在溪边的沙滩尽情游戏。在静谧的户外,孩子们会安静地沉浸在自己对自然的探索与感受中,足以见得大自然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多么强大。

    (三)探究与认识自然中多种生物的生命现象

    孩子们在日常照顾小动物、浇灌植物的过程中,有机会观察并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发现生命的多样性。因此,幼儿教师不宜过早地引導幼儿观察某一个焦点,否则孩子的观察兴趣很可能受到教师的影响而受限,建议教师要放心且耐心地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地观察与探索。当孩子们兴奋地发现并告诉大家自己的所见所闻时,再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共同探讨那些见闻,才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恰当的学习时机。

    当孩子们在树叶下发现了毛毛虫时,若教师很快用昆虫饲养箱将毛毛虫带回室内,让孩子们观察它们化茧成蝶的过程,很可能会事与愿违。真正顺应自然的方法是不要打扰毛毛虫,让孩子们静静地在户外观察,因为毛毛虫只有在自然中破茧而出,化为美丽的蝴蝶,才是真实的生命现象。

    (四)展现爱护与保护自然的情感与行动

    正如前文所说,幼儿日常会照顾小动物、浇灌植物,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动植物的习性与生命特性,也会萌发出爱护与保护它们的知识、态度与能力。有些幼儿园会定期带领幼儿外出亲近田野、山林或溪流。幼儿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亦能探索其中所富含的自然生态多样性,逐渐了解生态的发展特性,自然生发出爱护与保护自然的态度与能力。

    有的幼儿园会利用园内的户外自然环境来创设特有的生态园地。例如,创设充满多样植物与水生物共生的生态池,供幼儿经常性地进行自然生态观察与探索活动,孩子从中习得自然生态中生命的互相依存与相互尊重的特性。

    幼儿也会参与园内保护大自然的行动。例如,园内的榕树得了“褐根病”,幼儿积极参与救治行动;或是参与扶正被台风吹倒的大树的行动。

    幼儿有机会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才会感染自然的气息,发现自然的奥秘,进而认识自然、生命和生态发展的法则,逐渐生发出爱护、保护自己,以及自然生命和生态的知识、态度与能力。自然生态教育培养了幼儿感恩与博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