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李晓丽

    教育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教师教育理论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提升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由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2019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适用于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与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各高校做好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位教师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育心理学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贯彻,抓住教学改革核心环节,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教师的育人责任。

    一、以育人为导向,重视课程思政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是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专门化的课程,为指导教育教学和其他实践活动提供借鉴。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担当;引导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理想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传道情怀、授业底蕴和解惑能力,能够把对祖国的爱、教育的爱和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育人目标,重视课程思政。

    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随时随地在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但要传播专业知识,更是通过治学精神、教学态度、语言表达、风度仪表等方面引领学生。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引领学生的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从内容组织到方法设计、从课件制作到板书设计、从教学安排到语言表达,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准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做到精神饱满,决不照着课件念,而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时照顾学生的听课情绪,并以积极的状态感染学生,经常和学生互动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深入了解本学科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和使命,增强教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動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自觉地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以内容为载体,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它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剖析,给学生提供真实和典型的素材,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做到无缝衔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分为绪论、学生心理、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在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时,可以呈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所传达的有关教育的心理学思想,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第二部分为学生心理,包括学生心理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对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的理解,结合孩子各个阶段的表现实例分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比如小学生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个别学生之所以出现厌学、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与教师的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和作为教育者的责任。

    第三部分为一般学习心理,包括各个学派的学习理论和学习动机。本部分的内容大多都是国外的理论及成果,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对学习的思考。深入剖析每一节课的专业知识之前,给学生列举或介绍中国古代或当代思想家、教育家或科学家的相关人物及其思想观点,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学生对我国的文化自信以及科学人文素养。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斯金纳提出所有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习总书记提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过幸福生活,必须努力工作、勤劳奋斗,这有赖于我们自身行为的付出,才会有可能的结果,这是操作性行为。

    第四部分为分类学习心理。在这部分学习中,列举了“态度决定一切”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迁移不仅仅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更要重视态度的迁移,体会到对社会、他人、工作、学习等的态度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在学习品德形成这部分内容中,以“中国式过马路”“老人摔倒扶不扶”等热点话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学习评定。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管理是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结合目前大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如玩手机、睡觉、迟到、旷课等,教师设计规则并要求遵守,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第六部分为教师心理。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教师的感人事例,或观看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演讲、颁奖晚会等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增加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身份认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告诉我们,每个行业都要有崇高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专业知识。疫情发生后,一群群白衣天使主动请缨奔赴防疫第一线,一个个科研工作者与疫情赛跑进行科研攻关,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人心大爱与责任担当。分析真实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师素养这部分知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作为未来的教师也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现在需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总之,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时,深入挖掘其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提炼出教材中的社会责任、爱国情怀、人文精神、文化自信等要素,使这些材料转化成最生动具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载体。教学中将鲜活生动的实践作为教学资源,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学模式

    转变以往“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重视启发式引导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前沿文献阅读等方法,每一种方法的合理使用,可以在不同角度体现思政元素,完成教育目标。

    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讲解,要结合各部分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比如学习的概念和学习理论可以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来分析,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更要有条理系统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的课堂讨论式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集体主义意识。比如学习策略部分,小组成员针对自己优势学科的学习策略进行分享,大家相互学习,了解更多的学习策略,并认识到学习策略使用的特定性。还比如“学习动机”部分,通过让学生列举在求学经历过程中,自己及周围同学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丰富自我并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

    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理论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融入课程学习中,“乐学”“会学”“学会”在每位学生身上得以更好的体现,以真正实现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育人性的有机统一。

    四、以过程为引领,完善评价体系

    課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引作用,注重过程性评价,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使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的课程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组成,期末成绩为试卷得分。期末考试的试卷命题中要减少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性考察,增加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题目以及能够彰显学生价值观思想的题目,比如多设置一些案例分析类型的题目。这些题目的完成主要依据平时的深入理解才能完成,不是靠考试前的背诵就能轻松通过,培养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严格的考勤制度,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认识到作为学生的主要责任,进一步强化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内部动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态度、思想道德修养、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将这些方面的行为表现纳入考核指标。课堂表现主要通过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课堂小结的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方面来呈现,每组的成绩即为各个成员的成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了集体荣誉感。课后作业以实践性为主,强化作为未来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的参与、全方位的思考。教师要结合课程的知识属性,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具体举措,在实践中落实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