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能力之译者素质探讨

    【摘要】根据PACTE对翻译能力模式的界定,其划分内容中的子能力对如何提高译者素质提供了建设性指导,结合我国当前现实情况,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展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翻译能力;译者素质

    【Abstract】The definition to PACTE mode of translation capabilities, and its sub-capacity in the content of the division provides constructive guidance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nslators. With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realities in China, in-depth researches can help give further exploration.

    【Key words】Translation Ability; Translator Quality

    【作者简介】欧嘉瑶(1995.01-),女,汉族,辽宁铁岭人,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文学翻译。

    面对纷繁复杂信息交流的文字内容,如何将外语文稿转化为中文文字成了译者讨论的焦点和中心,也成为我国语言服务提供者的一个好平台。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满足社会英语专业需要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翻译作为英语专业大背景下的新兴学科,在教与学方面还处于入门阶段,翻译能力作为翻译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需要高校英语教师的密切关注与持续研究。“能力”一词,指的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一项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人的直接影响是完成一个事件的时间,即效率。同时,不同的人完成一项相同的活动会展现出各具特色的人性化的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一定的实践性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不难看出,翻译能力指的是译者在从事特定的翻译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一、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通过语言的媒介实现。当今时代,翻译人员的重要使命是将中华优秀文化传向世界各地。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中转站,需要进行中转的远远不止是表面上字对字的转化,更包括深层次中文化意识形态的整体传递。中华文化凝结了独特的东方文明进程,这与西方文明的进化与演变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因此对翻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表明了译者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语言功底,更要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遵守语言知识中的细节与规则,熟练进行语言运用,更需要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与学习。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等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新时代的译者在语言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在点滴中积累与观察东西方差异,注重采用对比研究的分析方式,多角度体会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译者素质是指译者从事翻译活动必需的生理、心理、语言等主观条件,主要由陈述知识和以陈述形式表征的程序知识构成,是译者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译者能力是译者素质的外化。译者能力是一种动态结构,而不是静态结构,与翻译的行为过程有着直接关系。

    翻译能力到译者素養的背后是中国翻译教学目标的转向,其中对于翻译能力的界定,不同学者,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给出的定义与解释内容更是不尽相同。其中,西班牙的PACTE专项研究小组提出翻译能力可分解为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生理要素。

    二、工具使用能力

    翻译能力往往需要译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而工具的使用是每个语言学习者最基本的素养。每个语言学习者初接触一门新语言的时候,最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扫清阅读障碍,而导致阅读障碍的第一步就是生僻词,即陌生的语言词汇。所以,语言学习者以及翻译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学会使用如各类英语词典等可以帮助扫清第一步阅读障碍的工具。确保每个词汇都理解了之后,便可以在头脑中进行连词成篇,然后形成篇章含义,再根据头脑中所形成的篇章含义,用汉语进行输出。在英汉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英语词汇在篇章中不知选择哪个汉语对应词汇进行输出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具体查看该词汇是属于哪个领域的,自己对该词的释义是否熟悉,对该词汇的背景知识是否可以达到基本了解,该词是否是其领域的关键词汇。词汇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元,词汇翻译的是否正确决定整个语句表达地是否准确,进而决定着整个语篇的主旨是否偏离原文,因此检索工具的使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一项活动都包含着实现其目标的一系列重要途径,而每一个途径,以及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劳动者恰当地使用其劳动工具。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文本处理活动,在这个大环境中,翻译工作者就是整个工作的“劳动者”,因此,自如地使用多项辅助工具进行整个翻译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更是评价译者翻译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翻译技术逐渐走近翻译实践领域,对翻译工作的完成提供了更为高效的辅助,同样,对翻译技术掌握得熟练与否成了译者素养的重要体现,更是衡量一名出色翻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指标。翻译技术指的是语言服务行业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翻译的电子工具。其中,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是翻译技术中应用最多的辅助工具,其主要应用于使用计算机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译者在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经常依赖的是语音翻译与文字翻译,通过对辅助翻译工作的掌握,处理文本翻译的效率则会大大加快,在提高质量方面也变得更加有针对性。从翻译技术的研究不断加深不难看出,成为一名当今时代的翻译工作者,绝非易事,对语言的基本功要求深度不断增加,从最基本的语法词汇,到后来的语言运用知识、翻译基础知识到如今的科技辅助,每一个挑战的增加,都需要翻译工作者不断与时俱进,关注科技发展态势,追求自我提升。

    三、语言交际能力

    从PACTE所给出的翻译能力模型可知,翻译能力既包括语言交际能力,也包括非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意味着译者需要具有强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不同的翻译策略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指译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对外界的人事物作出及时的选择和调整,以实现沟通效益的最大化。译者是在两种不同文化间起桥梁作用的接洽者,其必须自身具有很强的跨文化背景之下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不断地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来成功地完成每一项交际任务。翻译的本质是沟通交流,因为其内容往往复杂多样,涉及的覆盖面广、延展性强,因此是一项充斥着多项考验的艰巨任务,更是对翻译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力”一词,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是一个具有多方内涵的词汇,需要进行更为广泛的思考和探讨。语言交际能力还包括对跨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其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深厚的中西方文化积淀所形成的跨文化表达能力,这是我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取得突破的重要体现,彰显了我国取得的不可忽视的每一个进步。跨文化交际能力往往涉及语言、文化和心理等诸多因素,是每一个翻译者综合实力的体现。交际能力展现丰富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意味着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思辨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促进不同文化的互补与发展。要培养学生通过语言交际行为的表现,向对方传递心理、情绪状态,增进交际的和谐、融洽,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文化误解或冲突,提高文化修养和感知洞察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四、百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PACTE研究小组(2000)所构建的“翻译能力”模式中的“语言能力”包括常识、主题知识、背景知识和百科知识等陈述性知识。翻译是一项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但其翻译的内容往往涉及众多话题,如科技、经济、文化、医药、卫生、文学等,因此如果对某一话题的内容不是十分熟悉,那么就会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在应用词汇时感到晦涩吃力是首先的感觉,而由于词语晦涩难懂而导致句子甚至整个篇章的理解偏差就会导致整篇文章的翻译失败。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需要译者注重积累百科知识,要对各个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众多的百科知识中,要进行系统化地学习,其中对翻译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首先,翻译技巧是每一个学习翻译的入门者最先需要掌握的能力。译者需要熟悉英语语法层面的知识,知道英语句子表达和汉语句子表达层面最基本的差异,可以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进行初步的句子之间的转化,实现在理解层面的通畅。其次,语句间的表达顺序不同。词性不同的背后往往渗透着中西语言的巨大差异,渗透着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翻译学习者如果想对“翻译”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想要在翻译方面具有更好地实践性突破,那么就需要继续对翻译理论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索。翻译,“Translation”,往往探讨的不是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作为一种渠道来进行更好地跨地域、跨文化层面的交流,能起到语言方面的连接和桥梁作用。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是译者素养高低的重要体现。翻译理论的研究需要翻译学习者深入研习西方文化,培养自己的西方文化视角与西方思维的意识,使得自己不受母语文化的束缚而去理解西方的内涵与精髓。

    译者素养是一个与翻译能力息息相关的话题,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交流协作不断增加,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日益提升,翻译难度更是在不断增加,因此,译者在认真研究翻译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切实结合实际,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现实的发展不断协同前进。PACTE模型对翻译能力的划分给予了我们对于自身翻译能力评估的客观参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范例,将其与自身心理变化、知识迁移能力的变化与知识积累量相互结合,互为参照,为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PACTE. 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3:43-46.

    [2]PACTE.Acquir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Hypotheses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f a Research Project[M]. BEEBY A,E NSINGER D, PRESAS M.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99-106.

    [3]史岩,杨友朝.非语言交际对跨文化表达能力培养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4):52+54.

    [4]长孙馥蓉.论中国译者素质素养能力的培养[J].现代妇女(下旬), 2013(06):120.

    [5]周亚莉,朱瑾瑞.国内翻译与技术研究可视化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0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