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
林国生
摘要:从流行病学、治疗、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方面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5-0014-02
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较急,具有传播途径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引起猪黄疸、高热、全身发红和贫血,有传染性,危害性较大。此病四季发病,高峰期为夏秋季节,可导致大面积流行,呈地方性或散发性特点,病猪生产性能大大降低,可引起死亡,影响养殖效益,需重视诊断和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为热性急性传染病,血液附红细胞体在红细胞表面寄生,引起皮肤发红、发热、呼吸困难、贫血及黄疸等,并能通过间接接触、直接接触、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等方式传播。现阶段,此病发生率很高,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较大,引得重视。
1 流行特点
此病常见于猪,可四季发病,但发病高峰期为夏秋季,原因在于夏秋季节蚊虫滋生,气候潮湿。各种年龄阶段的猪均可患病,母猪感染较严重,长势好架子猪和仔猪死亡率高。传播途径多为媒介昆虫、血源性、垂直性及接触性传播,隐性感染猪及患病猪为重要传染源,主要途径为媒介昆虫[1]。接触传播是长期或短期接触病原体发生的传播,患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公猪可通过交配横向传播。血源性传播是交叉使用被附红细胞体污染的针头、注射器时发生的感染。垂直传播是指母猪通过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昆虫媒介传播途径,已知的有吸血昆虫和扁虱、刺蝇、蚊、蜱等,小型啮齿运动也是该病的传播媒介。
2 临床症状
此病潜伏期7 d,病猪年龄不同,则症状不同。母猪生产性能大大下降;仔猪体质变差,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贫血及肠道感染等;育肥猪日增重下降,引起溶血性急性贫血;多数病猪眼结膜苍白黄染,耳背呈青紫色,皮肤发红,被毛无光泽,排尿浅红色,并伴腹泻;猪只之间明显啃咬,舔舐断尾处血液。
(1)哺乳仔猪。多发7~10日龄,发病5 d内出现明显症状,皮肤潮红,停止或减少哺乳,没有精神,体温升高,且眼结膜皮肤黄染或者苍白,四肢发抖、抽搐,贫血,伴腹泻,粪便呈黄色或深黄色,黏稠,腥臭。死亡率较高,约20%~90%,多呈急性死亡。死亡前四肢划地或抽搐,少数角弓反张。
(2)育肥猪。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病程1~3 d;慢性型有黄疸和贫血症状,大便干燥,为栗状,带鲜红色或黑褐色血,尿液黄色,出栏时间延迟;亚急性型体温高,39~42 ℃,皮肤红紫,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精神不振,咳嗽,有拉稀或便秘症状,眼结膜发炎。
(3)母猪。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厌食,持续高热,产仔后产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猪只衰弱,出现屡配不孕或不发情,黄疸,黏膜苍白。
剖检后,尸僵明显,大部分死猪全身皮肤苍白和黄染,血液为淡红色,稀薄,凝固不全,且有紫色出血斑和出血点,大小不一。腹下、四肢末梢和耳尖有紫红色斑块,面积较大。部分猪全身皮肤呈紫红色,且皮下有大面积的出血或淤血,脂肪黄染[2];淋巴结肿大,且切面外翻,有液体渗出。猪肝肿大,质硬脆,呈黄棕色或土黄色,表面坏死灶,为灰白色;心外膜、肾脏、心脏冠状沟、肠道和膀胱黏膜有点状出血,且心包积液较多,呈淡红色。脾肿大,有结节,边缘较不整齐,粟粒大小,丘疹样。腹腔腹水,为淡黄色,且胃内有血水及凝血块,胃底出血,胃黏膜脱落。猪脑充血,有轻微水肿及出血现象,脑室脑积液增多。
3 诊断
依照临床症状初步诊断,结合其他诊断方法,确诊。
(1)Wright染色。红细胞被染为紫红色或紫色,红色身体染为蓝紫色或深蓝色,附红细胞体折射较强。部分红血细胞形状改变,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锯齿状或星光状,边缘不整。
(2)镜检。在显微镜下,红血细胞的边缘较不规则,为不规则形,齿轮形状或锤形,折射大小不一,附红体形状呈椭圆形或圆形[3]。
(3)动物接种试验。在急性期,取静脉血5 mL,加热40.5 ℃,静脉注射,观察30 d。第4天,可见试验猪的体温明显升高,40.5 ℃;第6天,体温41.5 ℃。接种后,试验猪食欲不振,嗜睡,可视黏膜苍白;7 d后轻度黏膜黄染。显微镜检查可见血浆附红细胞体和附红细胞或变形红细胞。
4 防控措施
4.1 治疗措施
(1)抑制或杀灭附红细胞体。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一日1次,连用3~4 d,也可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强力霉素,一日1次,连用3~4 d。对全群,使用四环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等,拌料饲喂,共7~10 d,控制病情。此外,也可选择血虫净,给予肌肉注射或深静脉注射,用量5~10 mg/kg,一日1次;或选用阿散酸,第一周用量180 g/t料,而后用量90 g/t料,共3周,拌料。
(2)对症处理。如病猪体温高于40.5 ℃,且2~3 d未退,应使用安乃近、氨基比林等药物,选择中小剂量,一日1次,共2~3 d。如病猪体温正常,不食,应给予其维生素B和维生素C肌注,电解多维加入饮水,必要时给予安维糖静注。安维糖有葡萄糖、安钠咖和维生素B1。如病猪贫血,应给予补血针肌肉注射,如维生素B12、右旋糖铁等。如酸中毒,应选择碳酸氢钠液,给予静脉注射,视情况应用能量类药,如ATP、强心剂等。针对一般病情,用药选择磺胺间甲氧嘧啶、贝尼尔、优红欣、盐酸土霉素、康复猪血清和黄色素等。磺胺间甲氧嘧啶用量0.2 g/kg,加入全群饲料中,连喂3~5 d。贝尼尔用量7~10 mg/kg,取生理盐水,将其配制成5%溶液,深层肌肉分点注射,一日1次,连用3~5 d[5]。优红欣肌肉注射,用量5~8 mg/kg,一日1次,连用3~4 d。盐酸土霉素,用量40 mg/kg,给予肌肉注射,一日2次, 连用3 d。康复猪血清0.1 ml/kg,一日1次,注射,连用2 d。黄色素用量3 mg/kg,取糖盐水稀释,给予病猪静注,一日1次,连用2 d。
4.2 控制措施
(1)加强管理。圈舍内消灭蜱、蚊虫和螨等,不引入疾病流行地区猪只,减少应激,加强舍内用具及仪器消毒,严格消毒针头、耳标记镊、剪刀、注射器和夹尾等,避免接触传染,遵循一头猪一针头原则,预防交叉感染。圈舍内定期消毒、清洁,保持卫生,定期驱杀体表寄生虫及吸血昆虫,同时做好接触性器械及其他器械消毒工作。圈舍加强保暖与通风,切忌饲喂冰冻、霉变饲料。长途运输及仔猪断奶时,需提前饲喂抗生素和抗应激多维。
(2)应用药物。药物选择四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洛克沙生和阿散酸等。取土霉素(浓度0.06%~0.10%),四环素(浓度0.03%~0.05%),强力霉素(浓度0.03%~0.04%),加入饲料中,连用5~7 d,每月用药1次,预防效果佳。此外,也可选择附红康注射液,用量5~7 mg/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d,停止注药后,取附红迪拌料喂服,预防发病[4]。附红迪成分有甲氧苄啶和盐酸土霉素等。
5 小结
对于猪附红细胞体病,需遵循早发展、早诊治原则,切忌失去最佳的时机,以免病情发展,引起病猪脏器衰竭,继发感染,加大治疗难度,引起严重损失。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及文献,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极具价值,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玉华,陈光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0(1):85-86.
[2] 拜廷阳,赵德明,吴志明,等.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控[J].动物医学进展,2010(8):106-109.
[3] 李敬才.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J].当代畜牧,2015(26):56-57.
[4] 李 东,杨素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91-192.
[5] 陈润生,杜海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农业科技,2015(21):275-27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