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地域性实践

    魏振英

    摘要: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基础上,分析聊城市在践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力求寻找到突破点,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市生动实践的研究路径和可行性措施,为山东省聊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践行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3-0036-02

    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工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作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聊城人,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一)推进经济科学发展

    聊城市地处山东西部,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有力措施。特别是近几年,面对中原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建设等叠加机遇,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干,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创造了氛围,注入了强大动力。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实现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塑造聊城大气开放、崇商敬商的城市品格,才能营造出有利于我市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和软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展现人文精神内核

    人文精神凝聚了城市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社会风气及市民素质等要素,代表着水城的精神面貌与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部分更加突出了水城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渊源。弘扬“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务实为民、敢于担当”的新时期聊城精神,不仅是引领聊城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旗帜,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

    (三)发挥党员干部正能量

    实现聊城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而核心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更是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只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以实际行动树立榜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者和个人价值准则的践行者。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聊城市在践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发挥该市文化资源优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方面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

    (一)思想上重视不够,缺乏引导力

    一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活动仅仅看作是一项政治宣传任务,常常是走过场,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实生活相脱节、远离百姓生活。从整体上看,目前全市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工作的力量偏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停留在读报纸、学文件的肤浅状态,缺乏系统深入的解读,党员干部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对于如何发挥出最大的引导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没有引起党委政府的足够重视。

    (二)有效的制度规约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

    要想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通过制度化建设来管长远、求实效。但该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存在制度建设步伐缓慢、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制度实施缺乏有效性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失范现象,由于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和惩处,使得人们丧失了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信心,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

    (三)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力度不够,缺乏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聊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黄河文化、齐鲁文化和运河文化的交汇地,其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相契合的部分。但在现实中,对于聊城的传统文化精髓只停留在点或面的层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只有大力弘扬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它激活并传扬下去,才能使运河古都大放异彩。

    (四)宣传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知的过程就是宣传教育和认知认同的过程。当前,聊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存在“重灌输”而“轻交流”现象,在实践中宣传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显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足,缺乏吸引力。目前聊城市还停留标语宣传、公益广告等方式,没有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推出具有聊城本地特色和实践特点的宣传形式,没有创新宣传的渠道。隐性的宣传教育力度也不够,教育的覆盖面窄,大多停留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以“家风”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和体验式教育推进力度不够,缺乏渗透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结合当前聊城市实际情况,在理论引导、制度机制、宣传教育、氛围营造等方面,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使它真正成为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动实践。

    (一)提高引导能力,贯穿融入科学发展

    要不断加强政府有效引导,做好理论提升的引领工作。优化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文化环境,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精心策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特别是近几年提出新时期聊城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全市人民的核心价值与共同理想。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和市社科联等组织专家结合聊城的实际,从价值理念及价值目标等多维视角,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探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完备成熟。此外,要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各级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

    (二)完善制度规约,形成良好政策导向

    在实践中,改革与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从而使制度的构建和运行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第一,加强政府绩效考核中的道德奖惩。市委市政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情况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纳入文明创建体系和道德建设标准,纳入各级各类先进评选测评中。在干部队伍建设上,选什么样的人历来都是“指挥棒”,要选好用好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好干部。对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私德等方面表现好的干部,予以奖励和重用;对于群众中的道德楷模,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背道德原则的,漠视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干部,给予不同形式的批评和“道德审判”。第二,完善社会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尤其是激励型制度和约束型制度,完善奖励扶助机制,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鞭挞,从而实现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的常态化,强化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制定了《聊城市文艺创作生产扶持规划》,积极开展“文艺精品工程”和“水城文艺奖”评选表彰,大力扶持既具有聊城特色、聊城底蕴,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做好融合文章

    聊城市应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努力做好聊城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融合文章,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在践行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聊城是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道德精华和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相契合。聊城是诚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季札挂剑墓树、淳于髡空笼献鹄的故事在聊城流传至今。平民教育家武训行乞办学的义举,佐证了兴学图强的思想,仁厚宽容的蹈和精神使得各种文化能在聊城兼容并包,成为人们讲礼义、重和谐的社会风尚,“仁义胡同”的故事成为典范传颂至今。明清时期,山陕、江浙、京津等众多外地客商长期选择聊城为生财之地,也折射出当时聊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开放性特点。在这样一个道德文化的沃土之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更应该有一个高起点。市委市政府要利用好本市的地方文化资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古为今用、做好融合文章。与此同时,不断加强我市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积极开展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弘扬好聊城革命老区精神,深入挖掘聊城革命老区红色资源。

    (四)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在认知认同上突出地方特色

    宣传普及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时代和各地的特点,注意它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第一,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强势。要充分发挥聊城新闻网、聊城日报、聊城电视台、聊城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同时聊城新闻网、聊城视窗等网站以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迅速形成强大宣传声势,从而彰显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用主流媒体营造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氛围。第二,提高特定群体文化认知。开展了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市开展儒学进乡村、进企业活动,使儒学的仁爱观、义利观等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积极因子进村入户;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等,向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第三,学习英模先贤事迹。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具有示范导向作用,我市先后树立了孔繁森、白云、李少振、李昆仑、徐本禹、陈金良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把宣传“精英”典型与宣传“平民”典型结合起来,以至善至美的精神力量,在全社会激发和凝聚起充沛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

    [2]柯缇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红旗文稿, 2012,(2).

    [3]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2).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