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探讨

    陈倩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异位妊娠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的西医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汤剂进行口服或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时间(15.13±1.02)d短于对照组的(20.27±2.0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的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行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提升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联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78

    异位妊娠又被称为宫外孕, 常见的异位妊娠位置主要是输卵管妊娠, 占到异位妊娠病症中的90%以上, 其余的为卵巢妊娠、宫颈妊娠(胎盘前置)等, 主要病症表现为输卵管、子宫壁、卵巢出现炎性症状, 导致黏液增多使得组织间互相粘连, 阻碍了受精卵的排出渠道, 造成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内, 本病症多发于未生育患者, 目前而言, 常用的异位妊娠治疗方法有期待治疗和手术药物治疗两种。其中期待治疗对常见的输卵管妊娠治疗效果较差, 而手术药物治疗对医疗资源条件要求较高, 容易造成患者失去生育能力, 且容易导致并发症发生,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危险。但近年来, 常规西医方法在结合中医方法治疗后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从病症原理出发, 采用对症下药的方式, 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减少了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 因此本院对此展开实验研究, 采用米非司酮片加甲氨喋呤的西医治疗方法, 联用中医治疗异位妊娠的药方为患者进行治疗,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1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7.5±2.5)岁;停经时间41~49 d, 平均停经时间(45.5±3.5)d;妊娠包块直径2.55~4.57 cm, 平均妊娠包块直径(3.12±0.56)cm。对照组患者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28.2±2.6)岁;停经时间40~48 d, 平均停经时间(44.5±2.9)d;妊娠包块直径2.19~4.33 cm, 平均妊娠包块直径(3.52±0.45)cm。两组患者的年齡、停经时间、妊娠包块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前已排除肝肾器官功能障碍者、对本次实验使用药物过敏患者, 实验前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 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口服米非司酮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202), 首日剂量为50 mg, 分2次给药, 之后根据患者病情给药25~50 mg/d, 分1~2次给药, 服药时间均在饭后2 h, 连续使用3~5 d;甲氨蝶呤(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692)首次使用时进行肌内注射, 采用注射用水2 ml溶解进行肌内注射, 剂量为10 mg/(m2·次), 1次/d,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不良反应增加或减少使用剂量。实验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方法治疗。中医药方组成:蜈蚣2条、鸡血藤30 g、生蒲黄30 g、天花粉25 g、丹参25 g、赤芍15 g、川牛膝15 g、茯苓15 g、白芍15 g、槐花15 g、桃仁12 g、五灵脂15 g、三棱12 g、莪术12 g、香附 10 g、枳壳10 g。有阴道出血和便秘的患者可以加入大黄10 g;气虚患者可以加入黄芪或党参10 g, 另外根据患者的其他症状相应的加入一些不会互斥的药物。煎服方法:将药物放入药罐并加入500 ml水均匀搅拌后浸泡30 min, 以文武火相煎至200 ml, 再加水300 ml后均匀搅拌并煎至200 ml, 冷却后为患者服用, 2次/d。于治疗第5、10、15、30天分别检测两组患者体内β-HCG值, 医生则根据β-HCG值进行分析后决定是否增加或减少药剂使用量, 护理人员则对β-HCG进行记录, 并留作比较资料存档。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症状基本痊愈, 无腹痛, 阴道无流血, 包块明显减小;有效: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腹部仍有疼痛感, 伴随阴道少量流血, 包块有减小迹象;无效:患者症状未得到缓解, 腹部疼痛感较强, 阴道流血较多, 包块未见减小、有破裂迹象或已破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3. 2 比较两组患者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时间 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时间进行统计, 恢复时间越短表明采用的治疗方法越有效。

    1. 3. 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脱发、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2例(20%), 有效2例(20%), 无效6例(60%), 总有效率为40%;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3例(30%), 有效6例(60%), 无效1例(10%), 总有效率为9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时间为(20.27±2.03)d,?实验组患者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时间为(15.13±1.02)d;实验组患者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发生6例恶心呕吐、1例白细胞减少、1例肝功能损害,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实验组患者发生1例恶心呕吐、1例胃肠道反应、1例脱发,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患者的不洁性生活、子宫或盆腔手术处理不当、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导致的炎症均有可能造成异位妊娠, 在前期若忽略治疗或错误治疗, 极为容易造成患部周围反复出现炎症, 导致患者子宫血液瘀积, 形成对卵巢和子宫的压迫, 同时黏液分泌增多, 造成患者多器官粘结, 受精卵便因此只能着床于输卵管中, 另外, 患者炎症、血瘀会导致对患部周围器官造成影响, 导致患者体弱气虚, 无力运送受精卵, 由此造成卵巢妊娠, 破坏了患者的身体生育能力和身体健康[1]。

    因此, 从病理分析上可以看出, 要想解决患者的病症, 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①抑制受精卵发育, 以防止受精卵发育对患者造成危险;②对患部周围进行炎症消除, 减少黏液分泌和血液渗出;③要对患部进行消肿化瘀, 降低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④采用中医的治疗措施, 对患者进行前三步的辅助, 清理受精卵离体后的残留, 对周围的炎症进行持续压制, 促进血液流通和肿块消除, 同时为患者采用补气健脾的药方进行元气补足, 增加其腹部相关器官组织的活力, 重新打通各个器官之间的血液循环, 促使患者身体健康恢复[2]。

    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中, 最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片和甲氨蝶呤, 其中米非司酮片是一种终止早孕、促使月经发生的药物, 其治疗原理是通过萎缩输卵管或子宫壁间的黄体, 使受精卵无法结合黄体着床;或者萎缩已着床黄体, 造成着床受精卵无受体最终脱离, 以及釋放激素, 促使子宫膜脱离形成月经, 将受精卵一并排出。甲氨蝶呤治疗原理与之相似, 区别在于甲氨蝶呤注重组织受精卵的发育生长, 两药联合使用对受精卵及其发育环境进行破坏从而阻止妊娠进行[3]。

    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片在服用后均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其中甲氨蝶呤会造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 严重时会造成患者肝脏功能受到破坏甚至造成患者出现生命危险。米非司酮片则会造成患者体内激素变多, 导致患者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并且米非司酮片对已经着床成功的受精卵效果有限[4]。

    两药联合使用较多剂量则对患者身体有害, 使用量少则无法阻止受精卵发育, 且对患者的炎症和瘀血处理较少, 而中医治疗则对应的进行了解决, 采用的药方中丹参、桃仁可活血化瘀, 帮助患者子宫血管舒张, 促进子宫内血液循环;蜈蚣、川牛膝、赤芍可活血通络, 消炎破胚, 对周围起到消炎作用的同时, 抑制受精卵的生长;延胡索茯苓、生蒲黄、天花粉、黄芪、党参则对患者补气健脾, 增强患者的体质;白芍、紫草皮鸡血藤、槐花滋阴调经, 改善患者的子宫活性[5]。

    从本次实验可以看出, 中西药物合用, 能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受精卵的发育, 也能促进患者生殖系统的血液循环, 消肿化瘀, 清理周边瘀血, 消除周边炎症, 减轻周身负担,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中西药物合用后患者的相关功能指标恢复期缩短, 恢复程度较好,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需要注意的是, 在治疗后期炎症消除时还要注意对黏液进行排出, 避免出现卵巢、输卵管囊肿现象。

    综上所述, 中西医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 效果显著,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曼.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5):9-10, 91.

    [2] 朱芸.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7):1228-1230.

    [3] 韦海桃. 甲氨喋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评价及对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 29(1):68-70.

    [4] 周琴亚, 凌静, 吴群英, 等. 腹腔镜手术与药物非手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34):157-159.

    [5] 方治丽, 代彦娥. 个性化护理在中西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4):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