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认知视野下的实践作业初探
吴亚红
区域认知能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在2017年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着力发展素质教育,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业作为学科教学重要的一环,作业质量高低势必影响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区域认知视野下的实践作业,以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为基本理念,立足具体区域,通过指引学生深入研究家、校、社会等不同地点的主题内容,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怀。本文立足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探讨地理实践作业的设计、实施、指导和评价。
一、设计融合区域认知能力的作业题目
作业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实践作业在设计上,应综合考虑学生实际、区域实际、教学需要、过程可行性等问题。
1.在内容上,重视区域情境与知识的融合
区域认知视野下的实践作业,立足学生身边的区域实际情境,融合区域理论知识、区域研究方法、区域探究能力和科学的区域观等内容,突出家、校、社会等不同地点情境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例如,根据学生特长的差异,可让学生结合所在镇区的旅游景点、公园、商店、火车站等区域实际,选择“某镇一日游设计”“某公园主要设施使用情况调查”“画某街道不同类型商店的分布图”和“调查石龙火车站变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实践作业,这类源于社会实际和真实生活的实践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探究身边区域的趣味性,了解区域的各种特征,掌握区域探究的方法,提升具有实用性和情感性的区域认知能力。
2.在操作上,重视区域研究的可行性
实践作业在选题方向上,一般要结合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参与的积极性和态度体验等,允许作业自选方向,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身边区域的欲望,促進学生自主发展。在内容建议上,应指引学生从很小的切入口研究某一具体区域主题,力求题目新颖,研究视角独特;可与时事结合,提高作业成果的时效性,如《东莞市在婚人口二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成果形式上,要有能展示的作业成果,如调查报告、小论文和摄影作品等。在完成形式上,可自主独立完成,也可团队协作完成。部分地理实践作业的设计如表1所示。
二、立足区域研究的多层次作业指导
在科学选题之后,学生就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逐步深入主题研究,最终撰写出作业成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指导,能让学生的研究更有方向性和更有深度。
1.加强作业实施的过程性指导
学生依据自身特长和喜好,自愿组成相应的实践作业研究组。在研究组成立之后,教师应做好统筹性指导,引导研究组做好作业实施的前期工作——确定主要负责人,明确各成员的主要分工,制定作业实施的计划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保证作业相关环节的高效开展。表2是高二寒假实践作业“石龙镇一日游设计”的计划表。
在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计划表,对作业各环节进行操作性指导。以“石龙镇一日游设计”为例,在设计线路时,可引导学生从老人、年轻人、小孩等角度切入,提供“寻找千年古城石龙”“感受宜居城市石龙”“休闲购物游”等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以供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选择;在上网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访问咨询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材料分类和整理,并做好相应的过程记录,促进过程成果化;在介绍景点时,尽量配上凸显景点特点的照片,最好能自己制作景点介绍的视频等。
2.加强区域研究的系统性指导
教师立足具体区域,引导学生开展系统性的区域研究,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区域特征、区域发展和区际差异等综合能力,提高作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以“石龙镇一日游设计”为例,在研究的框架上,力求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可引导学生从镇区简介、一日游路线推荐及其设计思路、路线上的景点介绍等三大模块研究。
在一日游线路的景点选择上,第一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实地调查和相互交流等方式,掌握旅游景点的区域位置、区域特征、景点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等空间属性知识。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异同比较等区域研究方法,得出旅游景点的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自然景点的季节性特点,以及对哪些人群有较强的吸引力。第三步,引导学生用动态的时空视野考虑一日游线路,如景点在地区上的集群性应较强,彼此间距离不能太远;自然景点与人文景点有机组合,吃喝玩乐等配套地点尽量靠近公路或者景点等。第四步,引导学生绘制石龙镇一日游线路图,提升空间辨别、空间想象、空间思维等能力。第五步,指导学生运用图文资料,写出石龙镇一日游设计方案,提升学生描述、评价身边区域地理事物、地理问题和地理过程的能力。
教师在“石龙镇一日游设计”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石龙镇点、线、面的系统研究,利于学生掌握并运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提升对石龙镇的认知,增强对石龙镇宜居城市的认同感。
三、凸显区域认知能力的实践作业评价
区域认知视野下的实践作业,是一种基于具体区域的、促进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提升的主题实践活动。在评价时,既要强调研究区域的过程性评价,也要强调研究区域的成果评价。
1.关注区域探究中的个体发展和团队协作
在过程性评价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合作探究,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区域研究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在区域探究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写出作业心得,促进个体能力提升。
2.关注区域认知能力的作业成果评价
在成果上,由于作业主题不同,导致作业实施形式不同,成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成果可以调查报告、小论文、视频和图片展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但无论何种形式的成果,在评价上,都应指引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创新性地分析、解决区域实际问题,形成区域研究成果,并学会展示交流成果(表3)。
四、小结
区域认知视野下的实践作业,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对家、校、社会等不同地点的区域探知,增强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怀。在撰写凸显区域认知的作业成果过程中,学生会逐步了解区域的各种特征,掌握区域探究的方法,感受区域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