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探索

    吴晓娜 徐永利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互联网+”背景和供给侧角度,以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要素阐释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总结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 ?互聯网+;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20)02-0110-04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具有专业特长、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实践平台和技术支撑。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实现精准供给的实践要求,让新时代会计实践课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扎实的会计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夯基固本——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要素关系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术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统一。供给侧与需求侧相联系,正是需求侧目标的变化会引发供给侧的变革。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视角对经济进行结构性优化,增加有效供给,既涉及方法论问题,又涉及思维方式问题。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考察供给侧方面的要素,又不能忽视需求侧的要素,并正确厘清相关要素的关系,旨在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会计实践教学是提升会计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培养企事业单位合格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载体。供给侧的改革来源于需求侧的引领。从需求侧角度分析,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个人需求是指学生个体所要实现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为融入社会、适应工作而对会计实践教学所提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能力需求。社会需求则主要是社会对学生未来提供的会计服务的现实需要。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两个方面,而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要素,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要求建立合理、高效和科学的会计实践教学供需结构,既能满足个人需求,又能实现社会需求,从而达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联互动、协调配合、相辅相成。一方面,就个人需求而言,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从而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科学整合会计实践教学供给过程中的各要素,矫正教学供给过程中配置不合理、不科学的各要素,从而有效调整、扩大、激发会计实践教学的供给,提升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中个人需求要素变化的针对性、适应性、科学性和灵活性,进而提升各要素的合理性、融合性和价值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另一方面,就社会需求而言,会计实践教学具有规范性、共享性、服务性等特点,就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供给要坚持与时俱进,符合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社会需求的目标。总之,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是一种主动式的改革,是在满足个人需求变化和社会需求目标的情况下,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科学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推动会计实践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二) 供给主体与需求客体相统一

    高校任课教师与在校学生是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主体和需求客体的关系。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知识的供给与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存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教师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供给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提供;学生的需求需要依靠教师的供给为条件。同理,教师的供给,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需求则是教师供给的目标和动力,是一种激励和推动,学生需求的内容影响着教师的供给深度、广度和难度。另一方面,教师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会计实践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均衡只是暂时的和偶然的状态,相互失衡才是常态,这正是会计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教师是供给的主体,在授课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又要关注学生学习中被动的接受特征,充分理解、认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的趋向,调研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适宜并有针对性的供给方法和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供给内容的同一性与需求目标的差异性相协调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目标在于既提高学生模拟实务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实现供给内容的同一性与需求目标的差异性相协调的要求。

    一方面,按照教学传统,会计实践教学需要按规定使用内容大体一致的教材,但是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如本科、专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学习要求、目标指向和评价标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同,采用无差别的教材、按照统一的规范作为供给依据,难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需求。按照学生需求的原则和标准,针对学生的学科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供给,最大程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真正、有效地发挥会计实践教学供给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实践教学供给既需要坚持以教材为依据,又需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有效整合、科学设计、精准调整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供给,从而实现从注重教材供给体系向注重教学供给体系的渐进式转化,解决供给内容统一性与需求对象多样性的矛盾,切实提高会计实践教学供给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因教育主体自身能力和水平、供给资源有限性所导致的供给内容同一性的条件制约和不同的学生在成长成才中具有不同的需求,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与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进步的需求和期待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即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不能完全满足会计学科的任务需求,或者说是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与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均不匹配。这就决定了会计实践教学供需矛盾必然始终伴随着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这一矛盾呈现常态化、复杂化的趋势,制约、限制和影响学生会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坚持供给内容的同一性与需求目标的差异性,把握供给主体的主导性,实现会计实践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增强会计教学供给的针对性、广泛性和适用性,确保会计实践教学供给资源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导向性,充分发挥供给主体价值引领的作用。供给内容的有限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实际,受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影响。优质教学内容供给的有限性从客观上决定了要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资源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努力实现有限的会计实践教学优质资源效益,发挥最大的作用。无论是供给教材、供给主体、还是供给内容,都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考虑的关键内容,都是实现供给内容的同一性与需求目标的差异性相协调的重要因素,都是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二、问题导向——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源泉动力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級,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和行业,也推动着会计行业的变革和发展。解决问题是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面对“互联网+”的社会背景,面临教学改革的主流大势,传统会计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深刻改革,特别是在供给侧方面。

    (一) 供给主客体关系混乱的窠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会计实践教学理念发生了变革,必然打破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主客体界限,“教与学”在技术更新的时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微妙变化。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和片面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片面的,然而这两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方面,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完全是供给侧的主角,担任编剧、制片和演员的角色,而学生类似观众。诚然,学生虽然是学习需求的需求侧,但更是社会需求的供给侧。学生一旦陷入被动学习的境地,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氛围的沉闷、学习兴趣的降低,必然造成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性能力的低下,从而影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教学供给中真正的主体,难免会矫枉过正,造成供需主客体关系混乱和“本末倒置”,作为供给主体的教师,其主动引导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作为供给客体的学生,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有效的调动。

    (二) 供给模式简单趋同的困惑

    供给模式始终是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实现会计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跃升的中心环节。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供给模式的改革。其目标就是形成一种“个性化教学、自主化学习、弹性化评价”三化的全新供给模式,让教师展现“个性”,并不是“共性”,让学生实现“共享”,而非“独享”,从而实现精准、科学供给的核心要求。办学层次和目标的不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办学地域和传统的区别,要求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和突出的独特性,这与“互联网+”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当前,部分发达地区高校结合地域资源、办学特色、优势学科结合社会需求,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但多数高校特别是中西部的高职院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计实践教学只是按部就班,依靠旧经验和老传统,并未真正实现供给侧改革,也没有把社会需求和学校特色纳入进来,更没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渐进性、差异性、参与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重整体、弱个体”“重说教、弱实践”“重过程、弱实效”等问题依旧存在,必然形成一种既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又缺乏独特性和专业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 供给资源难以共享的制约

    供给资源是会计实践教学的载体,是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因素。优化组合的供给资源是提升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当前,会计实践教学的供给资源仍然以教材和习题为主,然而这些教学资源已经无法适应翻转课堂等现代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用视频、图片和网络资源等形式的资源融合模式,而不是单纯的书本,推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向立体化方向迈进,从而把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会计实践教学的资源整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在学校内部的供给资源整合不够,相关行政部门、相关教学单位协调、沟通不畅、各自为战的情况依然突出;在高校间的供给资源共享平台尚未搭建起来,省域、区域的供给资源平台的搭建更是任重道远,全国共享的一体化平台也还只是在路上,建设滞后、共享不足的缺点依然明显;移动大数据开发、公众号的常态运用仍显不足,还尚未搭建起“平台+个人”的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数字化会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四) 供给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供给的针对性是指会计实践教学所针对的个体,是否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差别性的教学;供给的实效性是指会计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当前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会计实践教学作为会计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比如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税法实践教学、管理会计实践教学、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等,它们是在学生学习这些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为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提供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这种作为会计理论教学辅助的会计实践教学中,会计实践教学软件内容和形式的设计都和相应的理论课程几乎一致,其实就是相应课程的题库软件,形式上表现为实践教学,但内容和实效上几乎和作业练习差别不大,因此难以实现供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会计实践教学的另一种形式是综合实践教学,即学生在系统学习完所有专业课程之后,综合利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等课程知识,进行的相对完整全面的系统会计实践,比如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在这种综合实践教学形式的实践教学中,教学涵盖内容更加综合多样,但是教学中的案例背景资料、行业资料千篇一律,没有结合学生的个体需求,不适用其他类型或行业的综合会计实践。因此,这类会计实践教学也仍然无法满足个性化、差别化的需求,供给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多措并举——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方法路径

    实践是会计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当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协同,会计学科才能不断发展,学生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要。“互联网+”时代对会计实践教学提出了全新的任务要求,紧紧围绕需求目标和问题导向,解决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创新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的种种弊端,实现在“破”中“立”的根本目的,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和具有时代特色的会计实践教学新体系,提升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一) 调整厘清供给主客体关系

    “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会计实践教学改革,首要的转变就是调整厘清供给主客体关系,精准定位主客体之责,把学生纳入到会计实践教学主体中来,实现教学主体学生化,让基于知识传授的课堂转变为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一是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占据主体地位,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供给侧改革中,一方面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能一味追求一劳永逸的通用教材按部就班,而是结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特点选择适用性强的教材并在施教过程中收集和使用专业性强、适用性广的新案例。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专业知识更新迅速,要求教师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了解发展的行业前沿,不能知识封闭,更不能因循守旧,需要教师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和时代所要求的“双师型”人才。二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互联网+”时代,学生不再是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中的看客,也不再是纯正的供给“客体”,而是供给侧改革中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其参与程度的高低既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又间接决定着供给侧改革的成败。提高学生的參与度,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创造性学习,真正提升会计实践的能力素质,在满足个人需求中满足社会需求。三是重塑供给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解决教师和学生的两种极端现象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渐进的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化,并不是说教师退出教学主体的舞台,而是把学生纳入和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明晰的界限。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一种教学主客体变革关系,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在互动、互学的主动学习和轻松氛围中,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才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有效发展。

    (二) 创新推动供给模式

    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按照学习求知、注重实践、动态生成的教学思路,构建差异化、多样化、混合化的综合教学模式,提高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在破除传统的教学的观念中推动模式创新。注重借鉴国内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结合当地文化优势、院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实际要求,强调教学相长的要求,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课内与课外相互衔接、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在结构调整中促进模式创新。遵循注重实践和提高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活动助推+案例深入+实践内化”的特色课程结构体系,顺应“互联网+”的主流趋势,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数字化课程的建设和运用,提高课程结构朝着多样化、虚拟化、拓展化和操作化方向发展,深化以实践活动、实际操作为主的体验教学方式,构建“教、学、练”一体的教学新方式,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体系,构建具有全面、立体、综合的“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于一体的教材体系。三是在方式变革中推动模式创新。摆脱授课方式纸上谈兵的状态,既强调理论讲授,又关注实践能力培养,还强化实训实战操作。在供给知识模块上,构建层次递进的课程模块,灵活衔接的知识应用和相得益彰的教学体系,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运用的结合,在供给方式上,突出实践的讨论式,突出特色的案例式,突出普遍性的启发式,突出问题的解析式运用。对接“互联网+”的时代大势,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授课吸引力,把教与学紧紧结合起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拓展挖掘供给资源

    供给资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是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多样化、综合化、时代化的供给资源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引领方向,又是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度挖掘各类教学资源,既包括线上资源又包括线下资源,推动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推进高校间的机构合作和教学合作,共同搭建协同教学的实践基地。一是打造线上服务的延展教学会计云平台。这个平台既是学校模拟情景实训中心,也是区域会计人才培训的基地,还是现实问题解决的“智囊团”。在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注重网络虚拟化资源的利用,开发和利用线上教育精品资源,推动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的有机结合,打破孰优孰劣的偏见认识,在和谐共生、融合运用和均衡发展中推动教育的平台建设,坚持参与多元化、交流互动化、教学个性化、实践体验化的基本要求,筛选精品内容,打造精品慕课,实现教学资源的存储库,构建跨时空、规模化、立体化、零距离的互动空间,利用“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和“慕课”的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有效实现各类优质课程资源整合,推动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二是构建层级递进的实践平台。通过学生自主的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提高的方式,延展课堂教学成果。围绕会计实践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疑点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计划、社会实践实习、多样的校际大赛等活动,把各种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会计实践教学朝着正确轨道发展。三是构建接地气的微服务平台。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作为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一个群体,他们是QQ、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交流工具使用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关注线上、注重实践、全员覆盖的标准要求,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强化微服务建设,搭建和嵌入学生“微生活”,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来。按照注重能力、易于操作、服务社会的目标,构建耦合一体的“微服务”平台,在实现资源有效分享、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中实现教学的即时化、全程化和多样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学质量。

    (四) 增强供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要依据接受教育的学生专业、层次、个体需求等特点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方法,对症下药,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并由此使得学生达到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会计理论教学辅助的会计实践教学,可以在教学软件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体现出差异性和可选性。比如,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学软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多种企业类型,提供多种可能的案例资料;教学设计时,学生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案例类型和资料,自行选择判断最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完成该案例企业的成本核算。同样地,在作为综合实践教学形式的实践教学中,更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软件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都要有多样选择性,体现出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人需求,不是限定学生必须要按规定的模式做什么,而是要求学生选择某一特定行业和背景,自由组合岗位,分工协作完成该特定行业和背景资料下的企业完整的会计实践处理过程。而且,会计是一门社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经济发展,会计准则及税法等的变化,要能及时反映在实践教学中,以此进一步增强供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傅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系校内实践教学案例研究——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J].商业会计,2018,(05).

    [2] 李嘉琦.韩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3] 李孟玫,毛国育.“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情景模拟实验教学的探究[J].价值工程,2015,(35).

    [4] 覃艳.新兴网络交流工具对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J].学理论,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