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讨
方伟
[摘? ?要]议题式教学通过“议”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使其形成一定的思维品质。高中政治课将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发散平台,让学生在“议”中强化认知、交流观点、提升素养。文章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促进高中政治课程改革,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 G633.2?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20)13-0042-02
议题式教学,是指通过“议”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议”中启思、论证、分析、升华、内化,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多项提升。议题式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高中政治课程与一般课程不同,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素养,具备法治意识与科学精神,能够正确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当中。在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通过“单边式”教学渗透政治教学内容,学生参与度不高,效果十分有限。将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政治课中,能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政治认同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高中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政治认同素养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兴趣恹恹,认同度不高,究其原因在于高中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价值观体系,对于看到的事物更加信服。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应该为学生选择“好”议题,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应该注意三点:第一,具有生活性,以让学生对议题内容感兴趣;第二,具有教育性,以对学生发挥一定的政治教育作用;第三,具有契合性,符合课程学习内容,能够巧妙融入教学当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政治自由”知识点时,可以设置“言论自由该不该受限”的问题,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列举言论自由受限与不受限的生活实例。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言论自由应该受限,而有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受限。由于学生认知有限,列举的事件多为同学之间发生的小事,说服性不强,导致学生之间争论不休。此时,教师为学生列举“洁洁良”事件中田佳良在微博上发表的错误言论,让学生分析这些言论到底对不对,帮助学生认同言论自由应该有所限制。
二、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科学精神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高中生普遍具有易冲动、不理性、固执己见等思维特征。鉴于此,科学精神对于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教师可以借助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利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议”,学生在与别人争论的过程中不可“盲议”“乱议”“诡议”。不“盲议”即辩论的目标要明确;不“乱议”即辩论的语句要有逻辑,起到前后论证的效果;不“诡议”即议论过程中不可使用诡辩之术,要询证而论、实事求是。
例如教师在讲解“纸币的产生与发展”时,可以结合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设置“纸币该不该被淘汰”的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纸币与电子货币各自的优点在黑板上列出来,然后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得出个人结论,对于学生的最终结论,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三、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法治意识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高中生的法治意识主要体现在“守法律、遵义务、晓权利”三个方面。在议题式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校园暴力案例来培养法治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权利与义务”时,可以引入校园暴力案例,并让学生扮演原告方、被告方、陪审员等多个角色,鼓励学生用法律条文分析解决案例涉及的问题。学生在思考、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提升了法治意识。
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同时履行义务。公共参与是其他核心素養的行为表现。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有多种形式,但对于高中生而言主要体现在时政讨论中。高中政治教师通过开展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关注社会时政。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与学生相关联的时政热点,让学生对此畅所欲言。如果学生观点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教师不必急于批评、纠正,可以让学生先相互交流。学生在讨论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共参与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瑞典16岁环保斗士登上联合国发言”的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首先,教师让学生做出对与错的观点选择,并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其次,教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陈述个人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这件事情做得对,人类应该做好环保工作;有的学生认为做得不对,16岁学生的思想并不成熟,不能理解环保的真正含义,也不认同“周五罢课”的行为。此时,教师可以让持两种观点的学生交流思想,鼓励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最后,教师让学生简单设想如果是自己会如何做,再次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落实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不必固守于方法限制,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提升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使其更具教育价值。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自主创新,给予高中生自主讨论的权利,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 费金娟.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初探:以“走进哲学问辩人生”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4):17-18.
[2]? 覃遵君.凸显统整性课程重构? ? 探索议题式教学方法[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15-18.
[3]? 李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35-36.
[4] 周业虹.实施项目式学习? ?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8):33-37.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