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视角下商务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

    【摘要】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新国标旨在促使课程的复合性、应用性,旨在培养学生五种能力。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双语授课不可避免。但是作为新晋本科院校,我们对于双语教学的认知很少,致使教学管理与实施缺乏依据与标准。本论文拟探索双语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及答案,同时又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对双语教学效果最大化产出做出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国标;双语教学

    【作者简介】林桂红(1970.04-),女,河南辉县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系主任,副教授,英语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校级教改项目研究成果,由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资助,项目编号:ZGJG2019050B。

    一、双语教学与商务英语本科国标

    为了适应国家加入WTO以来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要求。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双语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至2010年,中央财政与公共财政都对双语示范课程项目投入巨资,在各地打造了500门双语示范课程。2012开始本科招生的商务英语正是脱胎于这样一个背景,双语教学项目为商务英语专业的诞生做了师资准备,国内在2012年设置的商务英语博士点就分属三个不同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以及工商管理学。

    商务英语前身是外贸英语。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首次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内正式招生。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商英国标》)。国标课程体系最显著特征就是改变过去英语与商务两张皮现象,加强对英语与商务知识的复合。“商务英语是一个不可拆分的完整概念,商务和英语不是有主有次或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是跨学科形成的特有话语体系,包含普通英语、通用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三个层次,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语言和商务融为一体,形成有机的整体”。王立非老师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应重点建设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谈判、商务翻译、商务模拟实训、跨文化商务交际、全英商务专业知识课程等。显然,对于新晋本科院校,由于师资问题,商务英语本科国标下雙语授课是一个必然阶段,而理想目标是商务英语专业课全英授课。这比双语课的要求更高,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双语课面临的问题以及我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概况

    文献研究表明,双语课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一是学生问题,学生普遍英语薄弱,双语课一味追求词语研读;二是教材建设落后,原版不适合中国国情,自编教材语言不过关,知识安排随意性强;三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有的学校对于双语课没有前修课程,学生猛然接触双语课,处于双盲状态,学习效果差;四是高水平双语教师缺乏,师资知识结构较单一;五是缺乏理解与认可,学校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六是许多双语课沦为中文课。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于2000年,属于高职高专类专业。原课程体系是低年级学习英语基础课,高年级时学习中文专业课。唯一将商务与英语联接在一起的是一门《商务英语》课程,学生陷入识记专业术语的汪洋大海中。2015年我校升本,2018年商务英语专业升本,在新国标精神指导下,我们使具有英语硕士文凭且有多年外贸经验的专职教师承担起《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由从国外留学归来具有金融管理硕士学位新晋老师承担起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工商导论》以及《市场营销》的主讲任务,要求英文教材,双语讲授。商务英语专业课开始向学科融合迈出了第一步。

    我校作为新晋本科院校,由于初次接触双语课,学校对于如何界定与管理双语课,教师们应如何把握双语课的标准,如何才能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表达高度融合,使课程得到最大产出,存在着种种疑问。目前,商英专业还有许多专业课需要双语教学,甚至其他学院将来可能也会面临着双语教学这个问题,所以搞清楚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三、双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1. 双语教学的界定。什么是双语教学,国内许多学者已有研究。郑定阳在1994年的《高等教育研究》上发表《实施双语教学的初步实践与思考》中认为,“双语教学是指非外语课程采用外语讲授”。郑红苹则进一步认为,“双语教学内容是全部或部分非语言学科”。显然,商务英语专业课的归属问题就值得探讨。《商英国标》中规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显然《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属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而非语言学科。

    2.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地位。以打造专业课全英教学为核心内容的商务英语专业课是否属于双语课呢?张维佳在2002年于《语言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中认为,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可以部分或全部英语教学。但郑红苹认为,双语是教学语言,而非语言教学。学科知识目标是第一位的,语言目标是第二位的。但商务英语国标下的双语课程,语言与知识同等重要,就意味着不能再像以往非语言专业双语课程那样,为了保全专业知识而放低对语言的要求,教师须努力最大化地实现这两个目标。

    3.双语课对于外语用量的要求。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指出,用双语授课的课程是指采用了英文教材,并且英语授课课时达到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的课程。一些高校对此作了具体的解读,如海南大学规定:双语课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英汉并用,其中不但英语授课达到总课时的50%以上,学生课后作业和考试试卷英文使用量也应达到50%以上,而江西大学则仅要求课堂英语口语使用率达到50%以上。

    四、最大产出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探究

    最大产出在这里是指依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师生共同努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习得专业知识与语言。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语言与商务知识的最大产出?此是我们需要探究的课题。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自己的教学原则,对于我们双语教学有很大指导意义。他提出“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在全体学生发展上下功夫等原则”。下面,笔者以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为例,以这些原则为指导,谈一下我院对双语教学效果最大化的一些尝试与建议:

    1.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学习教材。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旨在用外语这个工具掌握其背后的专业知识。以《国际贸易实务》贸易术语这一章节为例,我们选用的是全英教材,但是即使学生对课本理解无误,还是不可能做到融会贯通,不能真正掌握这十几个术语的应用。原因一,是由于知识多而琐碎,学生不经过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形成立体式的认识;原因二,是专业教学不仅得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应用,如何调研市场,如何选择贸易术语,如何规避风险等等。真正掌握这些,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国贸知识,还得了解金融知识,管理知识,国际法律法规,风土人情等。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进行灵活授课,而将精学教材的任务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要求快速阅读教材,将主要内容用树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自己归纳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与小级分享或与全班同学分享。

    2.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重在使学生理解与应用。既然学习专业知识是第一性,那么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就是我们双语教学的第一要务。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专业知识呢?首先,教师要在备课环节下足功夫。既要有语言准备,也要有知识准备。明确语言目标与专业知识目标。教师可将归纳好的中英文资料和目标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加以先行学习和思考。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多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讲授。其次,让学生学好专业课还必须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为此,我们采取分组形式,小组长负责对每个成员建立课堂档案。记录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作业等的检测结果,提高学生积极思考能力、课堂参与度与课堂的活跃度。最后,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与熟练度。为帮助学生加深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教师要设计出大量英文试题,英文简短且重复性强,借助雨课堂等线上工具使学生真正习得语言与专业知识。最后,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自编自导部分重要商务环节,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有一个更清晰与客观的认识。

    3.贵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新国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即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对照这五种能力,高年级时期的双语课程都需要进行课程创新,尤其是像国际贸易实力这样的核心课程。

    (1)授课设计创新:实施任务教学法。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相当一部分都来自课外,比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贯穿整个教材,可让学生依据课程进度找出相关规定与惯例,并于课堂上展示。另外,加大实践课比例以及课外学生自学时间。让学生组建公司、竞选团队领导、自创商品、自创包装、自订价格等外,还让学生自编并以小视频形式用英文展示国贸的重要环节。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与商务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还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2)能力培养创新:国际贸易课程涉及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学生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学期初除了让学生明白预习内容,还可要求学生提交至少一个研究报告,题目自拟或选用教师提供的专业题目。通过对答案的搜索与研究报告的拟写,学生不但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条理等思辨能力。还可以开设专业课程公众号,展示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的驱动力。

    (3)考核创新:如何对学生考核是教学产出的标准,使用好这个导向标,对教学产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目前,我们大多数课程实行终结性评价,设置标准答案,分点评定细分等造成学生学习行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导向,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思维能力,形成性评价严重不足,或流于形勢。为了弥补其不足,双语课加大了形成性评价比例,对学生实行多元化的评定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都成为我们的考核的一部分。

    五、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双语课要比非语言专业的双语课具有优势,因为学生的语言基础更好,专业知识在低年级时也有了一定的积累。相比非语言学历背景的双语教师,具有语言学历背景的双语老师转型会更难,但一旦开始,转型会更彻底。目前,大学里的许多传统专业课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时代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讲,每个教师都需要转型。更何况,大学里还有许多课程是由于时代所需或转型所逼新开设的,即便具有同样学科学历背景的专业教师也很难驾轻就熟,还是需要潜心研究,才能做一个对得起良心的高校教师。所以,治学态度才是决定一个双语教师是否合格的决定性标准。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J].中国外语教育,2015(3):8.

    [2]王立非,艾斌.改革开放40年来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与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1):3-17.

    [3]朱丽红.我国高校本科双语教学现状与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 2013(3):1+19.

    [4]郑红苹,吴文.双语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5-7.

    [5]黄安余.双语教学评价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