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初探
摘要:我国的美术教育理念始终以具象化为主,抽象化为辅。小学生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只注重事物的写实特点,忽略了事物还可以进行抽象化表达,美术绘画过程中始终缺乏创造力。因此,本文基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生艺术创造力提高的具体策略,从绘画环境、美术作品和艺术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稳定优质的艺术氛围,探讨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措施,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3-0097-02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借鉴国外绘画思想和观念,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艺术作品的背景、理念、手法、技巧等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增加美术知识储备,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1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西方国家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美术的教育理念都存在很多不同点,导致中西方国家学生对于美术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举例来说,教师给学生布置画鸡的美术作业,美国日本的学生画出的是抽象性的小鸡,甚至还会发散思维,画出遗传变异的小鸡,创造性地给小鸡画上三只脚,而我国的学生则会画出具象的小鸡,熟练地画出小鸡的具体特征,有些学生甚至会画出鸡腿。同样的一道题目,中西方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学生从小到大都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产生具象性思维,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长期的教育模式上来说,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性教学方式,硬性规定标准答案。这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无疑是对学生开拓创新型思维的打击,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作为一种开拓学生思维模式的有效方式,可以结合点、线、色、形四大方面,运用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完成艺术性创造,实现情感上的表达。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生理器官感知世界、用自身思维理解世界、用美术绘画表达世界。教师应该摒弃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偏重于美术思维的创造,而不是美术知识的灌输,改变以往教师示范教学,学生模仿的学习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我创造和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提高小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具体策略
2.1构建优质、稳定、和谐的绘画环境和艺术氛围
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艺术氛围是提高学生美术创造力的首要解决办法,帮助学生能够置身于浓厚的艺术气息的绘画环境之中,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创造力和对于美的欣赏品鉴能力。艺术氛围和绘画环境的正确选择能够更加促进学生进行艺术创造,专业的美术指导则是对于学生进行艺术表达的重要加持。因此,小学学校、教师在对于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方面,应该打破以往的教学理念,改变过于僵化的艺术模式,可以让学生自主挑选座位,不硬性要求同桌和座位,营造一个舒适、和谐、轻松的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月亮的课程时,可以由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出主要内容,绘画一轮明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月亮上画画,海报、文字、动物等等皆可。让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表现浓郁的艺术情感。
2.2引导学生品鉴优秀的美术作品,开拓创造性思维
在美术文化课堂上,教师应该收集中西方的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多角度看待艺术作品,熟练掌握中西方不同的绘画技巧,从各个方面拓散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学生得到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正如有位国外著名的教育家所说,“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国对于美术教育观念也应该适时转变,鼓励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动态,防止外来环境的一切干扰,绘画出独一无二、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绘画作品的极大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
2.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发挥想象力
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创作材料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时,不仅能够体会到各大艺术家的表达手法,还能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与作品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在教育模式上一直存在固化的教学思维。因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改变这种固化思维,勇于探索新的创作思路,勇于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充分表达个人的艺术情感。创造性艺术思维,并不是单一荒谬的想象,而是遵循艺术规律,在单一背景下能够画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例如,教师设置绘画建筑物的课堂作业时,学生不仅要参考自己欣赏过的艺术大家作品的绘画方式,而且还要注重背景与建筑物的色调、色彩、比例等问题,如果建筑物本身色彩不多,外部背景色调简单,学生应该通过以往的经验合理运用不同色彩,运用不同的创造工具将建筑与背景互相融合,达到色调统一,增强立体美观,增强艺术创造力,为小学美术教育奠定基础[1]。
2.4推广艺术评价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在长期固化的美术教学模式中,通常根据实物状态,将绘画作品与实物进行对比,相似度高的作品能够得到高分数,这种固化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缺陷,不仅忽略了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和绘画能力。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对于艺术的认知性教学,积极推进美术教学的发展和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例如,美术教师在讲解小桥流水的绘画作品中,應该注重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绘画作品中所表达出的含义,能否体会到画家的绘画手法与技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突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正确且客观评价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为艺术评价教学模式提供教学理论[2]。
3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措施
3.1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眼界
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都是根据过往的人生经验总结得来的,学生的背景、经历都会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要完美掌握美术课程的精髓,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而小学生的对于事物和自然的了解还远远不足,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组织探索自然的课外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飞机展览馆,讲解飞机的主体结构,外部特征,帮助学生观察飞机形态,课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绘画出飞机的形态,赋予飞机新的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最大程度上发挥想象力。教师也可以举办课外春游活动,讲解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知识,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了解一草一木,为未来的自然写生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蝴蝶的课程中,可以将课程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课程主要让学生观察蝴蝶的体色,翅膀的形态,运用多媒体设备对比不同种类的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线下课程在学生对于蝴蝶有更好地理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观察蝴蝶,主要观察蝴蝶静止的状态,蝴蝶翅膀扑动的状态等,激发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3]。
3.2勤于动手动脑,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绘画功底,还能检测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体会到艺术作品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该挑选出适合学生年龄的且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给学生进行鉴赏,再运用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作品的思想。例如,教师在布置小狗绘画作业时,可以先收集一些小狗的典型特征的图片和文件。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回想下之前看到的小狗的表情动作和行为方式,采用提問的方式问出学生印象最深刻的点,教师再通过照片、表情、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小狗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表情,将生活中的小狗活灵活现地绘画出来,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的记忆。
总之,为了解决当前传统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使学生能够通俗易懂地了解艺术作品,带学生拥抱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观察一草一木,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形态。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提问式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学生未来的美术道路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张芳.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0(82):153-154.
[2]马龙生.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新课程(上),2019(12):286.
[3]刘利华.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读写算,2019(26):202.
(责编:杨梅)
作者简介:常在(1992—),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小学二级教师,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