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声乐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

    徐福梅

    【摘 要】社会的进步发展,促使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希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观念,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而翻转课堂就是此种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立足于声乐教学角度,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整体课程中的设计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手段。

    【关键词】翻转课堂;声乐教学;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4-0141-02

    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逐渐转变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声乐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随着时代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但是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翻转课堂的设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在应用中发挥优势。因此,对翻转课堂模式下声乐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十分必要。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轉课堂的概念

    所谓的翻转课堂其实是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之上,完成课内外时间的调节与分配,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国外很多教育学者将翻转课堂定义为:学生在家中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中对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此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说扩张了课程教学的延展性,让传统课程教育模式转变为一种开放的形式,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更多。对于翻转课堂而言,最为明显的一个体现就是“微视频”的应用。微视频其实就是当下教学活动中经常应用到的微课,从其基本内容上来说,是传统课程教育的一个浓缩形式。微课视频时间通常在十分钟左右,这也刚好符合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并且视频的教学方式更加新颖,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明显。除此之外,网络应用数量与规模的增加,也使得微课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一方,而教师才是教学主体,这也是造就“灌输式”教学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转变,学生将会成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以及构建者,此时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课程开始之前,学生需要通过视频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完成之后又需要总结难点,此时新旧知识将会发生交替,并且相互融合。课堂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应用分组讨论等形式,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在遵循主体教学的基础之上,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2.精心设计教学视频。由于教学视频时间较短,且需要涵盖完整的教学知识点,因此,无论是视频信息还是教师语言,都需要精简、干练。通常情况下,每个视频都包含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具有十分鲜明的针对性。除此之外,视频讲解所应用到的方法需要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学生基本心理特征。综合以上种种需求,微课应用到的教学视频必须是经教师精心设计之后的产品,不然无法发挥教学作用。

    3.教学整体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备课仅仅包含教学内容,因此并不具备全面性。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不会产生此类问题,因为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设计后,还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这在课堂重心前移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把控课程走向,注意学生学习进度以及教学效果。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接下来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久而久之教学活动就会更加具有整体性,从而达到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目的。

    4.分层教学。为遵循学生的主体差异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法,而翻转课堂可以达到此种教育目的。教师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部分,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传递给学生,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可以逐渐学习高深的知识点,以免知识学习越落越多,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巩固知识。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声乐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一)课前环节的设计应用

    对于传统声乐教学而言,其主要教学活动集中在课堂之上,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案例,可以将此类教学模式进行如下总结。首先,课堂上需要引入新课;其次,需要进行知识讲解,在此环节中将会加入部分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下,上述教学流程将会发生一定的改动,具体改动情况如下。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生首先会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并且进行自主学习;其次,需要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最终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此环节中将会应用微课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辅助教学;最后,应用网络等手段解决疑惑,将无法解决的疑惑进行记录。课堂上,需要进行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小组协作与探究、科学试验、布置作业。课后学生需要完成作业。

    基于此,翻转课堂模式的课前设计十分重要,针对声乐教学基本特点以及教学基本内容,对课前设计进行如下处理。教师课前设计:一是结合教学基本内容,上网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以及资料;二是总结资料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微课视频制作;三是设计课堂教学方案,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学生课前设计:一是观看教学视频;二是完成自学任务;三是归纳学习问题。

    例如,在声乐作品《我亲爱的》教学中,以上教学模式应用方法如下。

    教师方面。第一,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需要制作教学视频,视频制作中需要对作品基本内容进行总结,如歌曲创作时间、创作背景、基础结构、演唱速度等。第二,结合教学需求,制定不同微课视频与教学文案。如曲子结构视频、意大利语言教学视频、西洋唱法教学视频等[1]。第三,在视频编辑文案编辑完成之后,教师将《我亲爱的》的创作背景等文案信息通过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传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之后传输视频供学生进行学习。可以先传输曲子结构视频,再传输曲子演唱教学视频。

    学生方面。第一,阅读教师传输的作品创作背景等文案内容,对作品有一个初步了解。第二,按照教師发送的视频顺序进行观看,观看之后进行总结,把有疑惑的地方记录下来。第三,所有视频观看完后,对总结的问题进行分析,借助网络手段获得答案。把模棱两可以及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二)课中环节的设计应用

    经过课堂前期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已经了解完成,不懂的地方已经记录下来。因此,课中环节主要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以及专业演唱指导教学。鉴于此,课中环节的设计,主要围绕以上两个部分进行。虽然在翻转课堂当中,将教学重心前移,降低了课堂教学任务量,但是这并不代表忽视课堂主体教育地位,其存在仍然具有鲜明的教学意义,因此课中环节的设计与应用也需要做到全面和规范。

    课中环节设计。课中环节设计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教师设计。教师在课程中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学生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指导,此环节中可以采用个性化指导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其次,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点评[2]。最后,辅助学生进行演唱,完成现场指导。第二部分为学生设计。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任务,一是提出问题,二是学习演唱。

    课程设计应用。结合课程设计内容,设计应用论述将会从教师、学生两个角度进行。

    一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数量选择解答方法,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方法进行。将学生分为3-5人一组进行讨论。因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并不相同,所以遇到的问题存在差异性,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扩大获得答案的概率,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讨论完成之后,一部分问题得以解决,剩余一部分问题就可以由教师进行讲解。

    二是在完成问题解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演唱,并且在演唱中完成现场指导。在现场指导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人体基本构造,告知学生发声时身体各部位的状态。此时教师进行演示,演示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并且在模仿过程中用手部按压声带或者是腹部进行感受。

    由于演唱与发声并不相同,因为演唱过程中需要连续换气与发声,学生有时很难掌握。基于此,教师可以应用CUBASIS软件进行指导[3]。例如在演唱《我亲爱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时,由学生进行演唱,然后在软件中生成波形图;之后由教师进行演唱,同样生成波形图。将两个波形图进行对比,就可以知晓学生在由第二段进入到第三段过程中,哪些环节的气息把握出现了问题,结合软件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自己的问题。

    (三)课后环节的设计应用

    在课后的设计中,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以及课后知识的巩固与学习。这是教师了解学生,学生夯实基础的重要环节。

    课后评价。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一个会唱歌的人,而是一个有较高音乐素养、较高音乐表现能力的综合性的声乐人才。为此,通过使用声乐打分系统,对声乐考试环节的打分情况进行了改进,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课后评价巩固与学习。通过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按照学生类型录制有针对性的课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可以反复观看、摸索、学习。在课后评价巩固与学习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MOOC具备的不仅仅是拥有可以满足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丰富的开放性资源,它更可以使这些资源更好地为学生所利用[4]。

    综上所述,传统声乐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当下所暴露出的问题众多,翻转课堂的应用刚好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并且因其具有的新颖性与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这样就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根本上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畅瑞.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技巧在广西民族声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为例[J].黄河之声,2019,(05):41-42.

    [2]王沥沥.让民族声乐教学回归民族的土壤——民族声乐专业“中国传统声乐地域风格与研习课”的教学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9,(02):62-63.

    [3]李雯靓.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评《民族声乐艺术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112.

    [4]苏燕.多维视角下的演唱风格与教学理念——评《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上下册)》[J].中国高校科技,2018,(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