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海玉老师的《再读杜甫诗三首》

    周国瑞

    内容摘要:在所有的文学样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诗歌应是最能直接反映诗作者本人的内心世界与主观情感的。因此,通过读诗品诗,也是最能直接进入诗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最能直接感受诗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王海玉老师的《再读杜甫诗三首》与他以前所作的一些咏物诗、述怀诗、唱和诗、应景诗有所不同,它是一首以读诗述感为由,而实则咏人怀人的诗。正如中国古代诗论所说:“诗是心声……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清·叶燮《原诗》)所以,读诗就是读人,我们通过《再读杜甫诗三首》,既可以深刻认识伟大诗人杜甫,也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其人。

    关键词:阅读 鉴赏 品诗 读人

    王海玉老师是武汉市第49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山诗客”诗歌创作交流群群主,平日爱好写诗作词。据他本人自述:“自2015年2月27日始,连日创作不辍,迄今已有千首。”下面是他新写出的一首五言诗:

    再读杜甫诗三首

    武汉/王海玉

    闲来品圣诗,天地一儒痴。

    乱里怀尧舜,流中念布衣。

    草堂轻戏蝶,廊庙重拾遗。

    又是江南好,相逢异代时。

    笔者受王老师创作精神之激励,亦想在此谈谈自己读了王老师新作《再读杜甫诗三首》的感受。上面这首诗与王老师之前写的咏物诗、述怀诗、唱和诗、应景诗有所不同,它是一首以读诗述感为由,而实则咏人怀人的诗。咏人诗的特点多以赞赏某位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主,兼以怀念其人其事。据资料介绍,杜甫一生共留下诗篇一千四百多首,而此处所说的“杜甫诗三首”,则是特指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三首诗:《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和《登高》。这三首诗都是杜甫于社会动乱之际、颠沛流离在不同地方写下的,都极显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之特色。如果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的话,那么,在面临国家危难、百姓困苦的时候,才能看得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具有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所以,教材编者选录的“杜甫诗三首”,为《再读杜甫诗三首》的作者,提供了咏人怀人的线索和平台。

    首联:“闲来品圣诗,天地一儒痴。”从前句“闲来品圣诗”来看,既是在开门见山地点出诗题“再读杜甫诗三首”,也是在含蓄委婉地表现一位敬业尽责的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自觉性与积极主动性——即使在休息时间里也在备课和钻研。这里的“圣诗”二字恰巧也是“诗圣”的倒装句,从而巧妙地揭示了杜甫的诗坛地位。而“闲”与“品”二字也用得极好,因为“品”是需要时间和心情的,而“闲”字则是表明了作者已具备时间的从容和心情的平和,在这样的状态下品读“圣诗”,必然会保持一种空灵超然的审美距离,以便更加客观地审视杜甫其人其诗。从首联的后句“天地一儒痴”来看,它突出了“咏人诗”的特点,即十分精当地概括出了杜甫的人格与思想特质——“儒痴”。如果说在李白、苏轼等诗人身上还能看到儒、释、道等家思想苗头的话,那么,在杜甫身上则只集中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

    我们知道,杜甫的儒家思想突出表现为“仁爱”、“贵民”、“仁政”,在他的诗中表现了忧国忧民,揭露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希望封建统治者实施仁政,实现国盛民安的社会理想。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的血诚。当国家危难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会心痛得流泪。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旦大乱初定,消息一传来,他又会狂喜得溅泪。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一生关怀着国家的命运:“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谒先主庙》),“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去蜀》),“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晚登瀼上堂》)。从他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直到他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二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同时,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他的忠君是从爱国爱民出发的,他一方面对皇帝存有很大的幻想,希望通过皇帝的“下令减征赋”(《宿花石戍》)来“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另一方面,杜甫敢于批评讽刺皇帝,而且他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也写了“唐尧真有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二十首》),“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奉赠卢五丈参谋》)等诗句,直接讽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民”乃“国家之根本”,杜甫的爱国之心不同于战场上的将军的为国献身,不同于屈原的冒死劝谏。他的爱国之心,是根植于“民本”思想的爱国。没有一个诗人的诗中有这么多的人民的形象。《石壕吏》中的老妪一家让人心酸哀痛;《新婚别》中的新婚夫妇的生死离别让人同情;《垂老别》中花甲老人告别老妻,毅然而上战场的悲壮。这些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劳动人民,在哪位诗人的笔下有过如此清晰的形象,让读者产生悲悯之心呢?这些处在战乱中的不幸的人民,又表现出积极投身抗战,收复失地,重建家园,拯救李唐王朝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诗人有感于人民的苦难,用诗歌真实的记录这段历史,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杜甫前期的诗中有很多斥责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同情百姓疾苦的诗篇。如“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写出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丽人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统治者进行了鞭挞,对平民百姓充满了同情,客观上反映了贫富悬殊对立的社会现实。“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曾沦为胡虏,颠沛流离于各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是杜诗灵魂的主体。作者路过石壕村,见证了征兵给人民带来走赴边疆、家破人亡的惨痛;新婚夫妇成婚一日之后竟成永别的悲惨,花甲老人拜别老妻的无奈,士兵们战场上九死一生的遭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中对返京的期盼。杜甫是第一个如此真实地写“民”的诗人,有着一种患难与共感同身受的共鸣,同样的遭遇使他的诗中对人民有了深刻的同情。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便忘怀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幼子饥已卒”的情况下,他想的却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默思夫业徒,因念远戎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自己所居的茅屋被秋风揭顶时,他却发出了这样的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嗚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宁愿“冻死”自己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杜甫反对加重人民赋税既出自于儒家思想,也与他在中下层人民中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对老百姓的痛苦深有体会有关。他认为老百姓痛苦的根源,一是朝廷租税太重,二是贪官污吏盘剥勒索,三是统治集团奢侈浪费。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诗人不仅揭露了“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这样的客观事实,而且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对比鲜明的形象画面一针见血地对贫富对立问题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在《岁晏行》中,他还说:“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字履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这些见识虽然来自对生活的观察,但也与儒家“薄赋敛则民富”(《说苑·征理》)思想是一致的。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忧国忧民”是他思想的真实写照。他的“忧国”之心,较之屈原等有进步性。屈原等人的爱国之情是建立在“爱君”、“爱山河”之上,而杜甫不同,他的忧国,是广植于“忧广大人民”这一现实的土壤之上的,“忧国”即是“忧民”,“忧民”即是“忧国”,他的爱国之情更有一种悲天悯人在其中。由此可见,王老师能从“再读杜甫诗三首”中,以“儒痴”二字来概括与评价杜甫其人,可谓用词别致且又恰如其分!

    诗的中间两联:“乱里怀尧舜,流中念布衣。草堂轻戏蝶,廊庙重拾遗。”除了在诗歌形式上体现了十分工整的对仗外,更是从具体内容上对杜甫的人品行迹作了高度点赞,并且此处的“尧舜”“布衣”“草堂”“戏蝶”“廊庙”“拾遗”等用语均出自杜甫本人的其他诗中。由此可见,王老师此时的“再读杜甫诗三首”,其实是在已读了杜甫大量诗歌的基础上,在对杜甫的其人其事作进一步的艺术概括与人品评价。“乱里怀尧舜”,既是在表现杜甫对唐王朝统治者的讽刺,也是在表现杜甫期盼有明君出现的愿望,从而再现了诗人杜甫之“忧国”形象的一面;“流中念布衣”,是指杜甫即使在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困苦途中,仍没有忘记还有许许多多同他处境一样的“布衣”——平民百姓也在艰难度日,从而再现了诗人杜甫之“忧民”形象的一面。“草堂轻戏蝶”和“廊庙重拾遗”中的一“轻”一“重”,则是从杜甫的日常生活和官场经历两个侧面来进一步评价诗人杜甫的胸怀与德行的。“戏蝶”本是出自杜甫的另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该诗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有声有色的田园图画。黄四娘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候的邻居,其年龄不详,相貌不详,身份不详,但喜欢养花。杜甫在经过那么长时间的颠沛流离之后,好不容易在成都草堂安顿下来,开始过上一段安逸稳定的生活,他此刻能在路边悠闲地观花赏景看“戏蝶”,本是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可王老师在“戏蝶”前面加用了一个“轻”字——“轻”戏蝶,从而表明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是不会长久地沉溺于个人的暂时的安乐之中的,他是一定会“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又由于“达者兼济天下”是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因此杜甫应该是十分看“重”和怀念他曾经担任过的朝廷的“左拾遗”这一官职的,因为这样他才可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总之,在杜甫的诗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那种忧国忧民的“儒痴”般的悲天悯人之情怀,而很少见到有像李白诗中的那种浪漫张狂之劲头和有像苏轼诗中的那种超脱潇洒之心态。所以,王老师在《再读杜甫诗三首》的中间两联里,通过“乱里怀尧舜,流中念布衣。草堂轻戏蝶,廊庙重拾遗”等意象或想象,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凝炼的生动语言,刻画了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儒痴”形象,表现了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

    古人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引自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意思是诗文写作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此“六字法”,既是对一般文章的写作要求,也是一种对诗歌创作的开头、主体以及结尾的比喻说法。就是说,诗文的起头要奇句夺目,引人入胜,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采;诗文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诗文章的结尾要转出别意,宕开警策,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

    从《再读杜甫诗三首》的尾联:“又是江南好,相逢异代时”来看,这句收束语是显得干脆有力和颇有匠心的。它能在引导读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时候,及时地把我们领回到现实里,表明王老师在“再读杜甫诗三首”的时候,是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将读诗与读人相融通的。王老师通过“读杜甫诗三首”而产生联想,并由联想而对杜甫其人加以咏怀。《再读杜甫詩三首》中虽然没有一句是在直接紧扣杜甫的“诗三首”中的某一首、某一联、某一句来抒发感慨,但是却没有一处不是在紧扣杜甫这位“诗圣”和“儒痴”的诗歌内容与精神特质来进行解读。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王海玉老师的闲时品诗、赋诗之一斑,可以窥见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于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其充盈的精神生活、高尚的艺术爱好、自觉的阅读思考,不能不让某些安于现状、甘于平庸、既不读也不思又不作的人感到惭愧和汗颜!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