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价值解读
姜学斌
摘要: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智慧的结晶。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文章旨在深入剖析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激烈冲突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隐藏的价值危机与生存危机,并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3-0076-02
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愈演愈烈。新媒体技术无处不在,并且逐渐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挤占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甚至深刻的影响到社会发展进程。
一、新媒体时代的内涵
所谓“新媒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学术界及各领域众说纷纭,有多种定义,但总的来说,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依赖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高科技电子产品为载体,传播信息具有即时性、广泛性及共享性等特点。
新媒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是新媒体在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等高科技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进行传播。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新媒体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使新媒体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最主要形式。二是新媒体是一种全球化的、自由的、即时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技术使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任何资讯或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等)即时的传递到全球任何地域,实现了信息化共享。三是新媒体时代以商业化的大众文化为主要传播内容。互联网、手机已经成为学习、工作和娱乐必不可少的媒体工具,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也满是网络传媒、移动多媒体、数字电视等形形色色新媒体的影子(如地铁、公交等新媒体资讯),它们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开始转向为迎合人们的思想和趣味而生的商业大众文化。这些特征表明,新媒体已经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二、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危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和思潮,也形成了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的新事物,严重挤压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从而引发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危机。
(一)传统文化危机溯源
追根溯源,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始于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向西方敞开,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涌入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败的惨痛教训开始让国人质疑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使国人对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更进一步促进了向西方文化学习甚至是“全盘西化”的思潮,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动摇。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消亡殆尽。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新一轮冲击,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战略部署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同时也在学术界及日常生活等各层次中掀起了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潮。
(二)传统文化与新媒体传播的冲突
首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本土文化是各民族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实践而沉淀下来的精神世界的体现,是具有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和鲜活生命力的部分。但是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新媒体网络消除了国家间的文化壁垒,各国本土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加速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1]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具有明显的侵略性,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下,已经覆盖到世界各地。这种外来文化给中国的本土文化带来了剧烈的冲击,特别是外来文化的思维理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通过电影电视、卡通动漫、音乐书籍、广告商品、网络媒体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很多人对于这种入侵文化并没有甄别能力,而是对外来文化感到新鲜、时尚,盲目欣赏,随波逐流,对传统文化失去信心和兴趣,欣然地接受这种舶来品。
其次,传统艺术与大众娱乐的冲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资讯和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当代青年成长于新媒体时代,他们对于新媒体具有特有的依赖和熟知,而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也更为贴近年青一代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他们宁愿选择改编后的电视电影,也不会选择读原著或者观看戏剧欣赏,同时“微博文学”、“朋友圈文化”占据了他们所接触的日常文化的大部分内容。然而一些低俗的所谓“改编”、“创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不仅没有积极的意义,反而加速了传统文化与经典艺术的生存危机。以片面的当代语言方式和逻辑思维来诠释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和内涵意义,甚至是颠覆经典原著的基本观点,这不仅是扭曲了传统文化应有的价值意义,而且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解构。
再次,传统交往方式与新媒体交往方式的冲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交往方式。新媒体技术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交流领域,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人与人的传统交往方式,可以与遥远距离之外的陌生人实现沟通交流或买卖交易。诚然,这种新媒体交往方式的确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也隐藏着深刻的信任危机,近些年来,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形式不胜枚举,在虚拟的交流空间中令人防不胜防。同时,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反而使人变得孤独,逐渐失去了面对面沟通的意愿和能力,无论是乘车或用餐等,人们在各自使用手机而不互相交流的现象随处可见。
(三)传统文化主导的价值观缺失和文明缺失
新媒体打破了国家、地域的界限,不同意识形态、思想观点、价值理念可以瞬间广泛的传播。而外来的价值观逐渐吞噬着本体文化所承载的世界观。不难发现,在年青一代那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盛行,中华文明中的道德价值观的约束力正在逐渐减弱。
除此之外,网络用语泛滥,语言滥用现象普遍。作为文化特殊表现方式的语言遭到蓄意破坏,失去了本意,许多词语被篡改并被赋予低俗的新意义。同时,文字书写逐渐被键盘和鼠标所代替,传统意义上的读写技能正在下降,提笔忘字现象普遍,一种传统形式的文明传承面临深刻的危机。
三、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
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赋予文化新的内涵,但同时,文化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域长久以来的风俗、信仰、理念等一系列文化元素的凝结,因而文化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这也是传统文化能够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人格修养、道德体系的载体,在新媒体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构建作用
文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框架,包括经济、政治、知识、道德、法律、信仰等精神传统和物质文明,因而从本质上说,人类社会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生存的文化模式。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构建基础,是一个民族或地域特有的传统文化,规范着这个民族或地域的文明形态和生存方式。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观念与物质文化的支撑,是优秀民族品格的塑造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根源。几千年来凝结的文化系统,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仍然是社会结构和思维框架的主体,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将会继续发挥稳定民族基础、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作用。
(二)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正是这种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使历经沉浮、压迫、侵略的中华民族依然紧密团结,生生不息,使拥有广阔地域和众多民族的中国能够实现统一、不断发展壮大。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意志、品格和光荣传统。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传统文化凝聚的民族精神,始终引导着国人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以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姿态,接纳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与其融会贯通以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倡导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人交往关系的协调统一,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发展进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当代中国客观的具体国情、正确的指导思想、现实的发展蓝图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总体趋势下,未来的文化建设依然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应是简单的否定传统文化,而是要批判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通过新媒体手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拓,孙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尹韵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钟永圣.传承与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4]严三九.新媒体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5]干虎程.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J].才智,2011,(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