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教育培训研究
邹雪 蒋友财 宋佳燕 梁旭楷
内容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在许多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产业成为新一轮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要牵引性产业,将一二三产有效串联起来,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民族文化旅游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但随着而来,也逐渐暴露出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接待水平不高,民族文化出现异化等问题,旅游地村民人心浮躁,对发展旅游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程度存在哗众取宠的现象,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在扶智的同时更要扶志,构建常态化教育培训体系是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乡村振兴 ?旅游扶贫 ? 教育培训
一、民族文化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自然生态往往伴生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生态,也就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黔东南森林覆盖率达68%,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22倍,全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9%。有3300多个村寨,这当中有409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省的56%,占全国6%;同时有126个村寨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占全省40%,数量均居全国同级城市第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点缀期间,仅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53项72处。基于独特的资源优势,黔东南确立了用好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2019年全州旅游接待突破1亿人次大关。在我国西部地区,类似黔东南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都在努力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旅游的灵魂在于乡村文化,但体验乡村文化的基础在于舒适性。好的乡村旅游产品在舒适的基础上还应承载更多的文化和创意[1]。正是如此,随着全社会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升,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产品质量、经营管理和從业人员接待水平都将直接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目的地原住民认知的异同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可以说乡村被视作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内心深处情怀和情感的最后寄托,人们希望留下的一片净土,礼失求诸于野的最后精神家园。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双刃剑的利弊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另一方面,生活环境商业化,思维习惯功利化。在政府主导下,民族文化旅游不断深入推进,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在地村民的思想随着旅游业发展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较为成熟、知名度高的旅游村寨,因受外来文化影响,不同程度出现投其所好的现象,本民族长期保留的生产生活习惯和待人方式逐渐发生着变化,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有的地方频频出现宰客、欺客的现象,极大破坏当地旅游形象,亟待进行纠偏式的教育引导;在旅游业刚刚起步的村寨,发展产业激情高涨,但缺乏系统的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知识,在发掘和展示民族特色文化上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亟待政府层面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从起步之处正本清源,直面当前出现的问题,规避发展中的洼地、深坑。
三、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教育培训现状
现阶段, 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总体上是通过学习培训帮助其提升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促其融入城市的阶段。因此,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或继续教育等方式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提高其职业转换能力, 是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与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2]。就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而言,教育培训同样是解决文化冲突,提升整体素质,拓展在地村民心理容量、社会容量的关键。调查发现,当前旅游扶贫教育培训组织零散,培训效果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总体来说,
一是培训成效考核机制有待建立,部分培训没有结合农村农民实际需求,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实用性弱,以至于一些技能培训采取误工补贴的形式吸引农民参与培训,把培训补贴作为耽误务工的补偿,完全背离了组织培训的初衷,让培训流于形式和完成任务;二是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培训的师资队伍有待健全,目前部分教师培训方式方法单一,依然按照课堂教学的形式组织教学,授课教师没有结合农村农民实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村民学习兴趣没有很好调动;三是培训缺乏整体性,一个内容不同部门组织的培训反复重复,既浪费资金和精力,又难以发挥实际效果,培训组织难度大,部分地区来参加培训的青壮年极少,多为留守老人参加;四是培训缺乏常态和跟踪机制,往往是一阵风,没有后续强化和督促,对培训成效评估不够,难以对下一阶段的培训组织进行调整。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在教育培训的内容选定上,要符合乡村振兴这个大战略的具体要求来实施,才能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尽量避免“各扫门前雪”完成任务式培训。
四、亟待构建民族旅游村寨培训机制
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在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师资培养、实践培训等方面形成固有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由政府、学校和行业企业团体三方主体的力量和创造性,各主体、各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充分满足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必须坚持实践、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来加强实践性课程学习,强化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用所长。同时不断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对于接受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农民在创业扶持和享受有关补贴方面有所倾斜。发展乡村旅游业, 可以有效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 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农民在参与旅游的同时, 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经济意识, 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经济基础[3]。只有实施有效教育培训,增强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有效实现农业、旅游业的有机融汇,而要实现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关键在体制机制建立。一是建立统筹机制,明确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统筹管理部门,一、二、三产业分属不同职能部门,各部门都有组织培训的职责和义务,这当中势必有内容重叠,知识重复,明确一个部门或地方政府进行统筹,可以实现教育培训的递进式和连续性,培训导师通过竞聘上岗,优选优质师资团队,让村民得到实在的收获。二是建立调研机制,教育培训的主题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听取村民反馈意见,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了解村民想获取什么样的关键知识,可适时开展“点菜式”培训,灵活机动设计课程,同时聚焦民族认同感开设专门课程,让村民了解民族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抵制伪文化和扭曲价值观的免疫力。三是建立分时培训机制,即根据旅游业淡旺季和农村劳作忙闲情况确定培训时间和时长,乡村旅游职业培训的内容应当有针对性的选择, 即以乡村旅游发展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并结合从业者的自身能力和岗位需求, 以突出实用性。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分为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两类。首先, 他们自身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素养差异较大;其次, 针对不同的岗位或不同的服务项目, 其操作标准和规范亦不一致。因此, 应分层次制定培训计划[4]。四是建立培训跟踪服务机制,即培训组织单位定期组织专门人员针对培训人群开展回访、检查,在检验培训成效的同时,在技能和知识方面进行再强化和巩固。可以结合当前大家使用新媒体的习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消除培训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培训教师在线答疑,学员之间在线交流,线上课堂可以起到强化联系,巩固成效的作用,通过学习平台,培训教师可以定期发放与乡村旅游有关的知识,寓教于乐。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与就业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实现培训和就业服务的有机结合, 提供职业测评、就业指导、职业技能考证等服务[5]。五是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多部门的培训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形成年度培训计划,可独立核算,强化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建立一支教育培训金牌师资团队,各领域培育大师、名师、骨干教师、行业企业导师等,形成老带新、传帮带的培训队伍,对教师培训成效进行考核,与培训薪酬挂钩。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将社会化培训和服务工作与职称晋升挂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培训团队。
当前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已不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的旅游需求,开展扶贫式教育培训正是提升民族文化旅游整体接待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培训不能只是一支“强心剂”,一时救急,教育培训要构建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考核体系、保障体系,让教育培训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器,拓展从业人员眼界,提升整体素质,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红旭,满孝平.乡村振兴背景下济宁市旅游扶贫效应与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07-05
[2]李友得,范晓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可行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9(01):34-41.
[3]刁丽琼.乡村旅游从业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探析[J].山西农经.2018-11-15
[4]李杰,王颖.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培训精准化探究——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8-10-30
[5]刘轩,吴兆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及其就业质量提升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4):52-56.